资源简介 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书刊、测量、观察等活动进行探究学习,并能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信息。2.通过分析与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意识到大自然的变化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信息,使学生产生探究自然、获取信息的好奇心和愿望;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3.了解年轮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知道大自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给人类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年轮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知道大自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给人类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学?难点:能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一截树干、铅笔、刻度尺、放大镜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视频导入:播放苹果公司的视频《未来的一天》让学生谈谈感受。生交流。请几名同学站起来说说从视频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教师谈话:同学们,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都与信息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板书:信息)我们每天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无处不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给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也借助这些信息认识了万事万物。3.播放第二段视频:来自大自然的种种景象。让学生谈谈从这些视频里你又得到了哪些信息?4.引入课题。刚才我们从视频中了解到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向我们传递着丰富的信息,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板书:来自大自然的——?)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提出疑问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分析、猜想。师出示图片(树桩)谈话:同学们请看,这是树木树干的截面,截面上这一圈一圈的同心圆轮纹是什么?(教师板书:年轮)。那么,年轮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信息呢?年轮里面又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师提出疑问:这截树桩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想怎么研究它?2.猜想假设谈话:科学家遇到一个问题往往是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一些猜测或推测。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着猜测一下: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尝试猜测)3. 制定研究方法生讨论,汇报研究方法。4.探究“年轮”。(1)学生分组拿取自己小组需要的材料。(2)出示探究活动提示。●以年轮髓心为原点,以东西和南北方向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从外向里逐个数清年轮圈数,并记录。●测量每个方向生长轮距髓心的距离。树木年轮的研究记录年轮的圈数 年轮最外层距髓心的距离 年轮的完整程度(是否有缺损) 年轮颜色的深浅 年轮的疏密度 …… 研究时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汇报)(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自主探究。教师参与探究活动,并适时做出指导。(4)报告交流探究结果请2-3个小组的代表上讲台利用展台,报告探究的方法和结果。教师适时做出评价。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报自己的发现。预设1:年轮圈数这是学生最直观的观察结果。学生根据本周观察到的年轮全数,作出自己的假设。让多个小组汇报自己所观察到年轮的数量,并作出判断哪个树木的“年龄”最长?哪个最短?为什么?师小结:年轮的圈数,反映了树木的年龄。 预设2:年轮疏密学生发现年轮的宽度和年轮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先分析年轮的宽度可能和什么有关系?从年轮的宽窄,了解树木的经历以及树木与当时当地环境气候的关系。再研究年轮间的距离大小是怎么回事?还有偏心的年轮,那就说明树木两面的环境不同, 师小结:年轮的疏密反应了树木的生长方向。预设3:年轮颜色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个年轮都有深浅两部分,浅的部分比较宽一点可以判断是春天生长的,春天树木生长比较快,深的部分是秋冬生长的,这部分生长的比较慢所以年轮比较窄,颜色比较深。2.师引导生概括有关树木年轮的信息。根据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树木的年龄;从年轮的宽窄,了解树木的生活环境;从偏心的年轮判断方向;还可以推测过去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情况。......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教师谈话:一段小小的树木年轮,竟然蕴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来自大自然的信息可真是神奇啊!除了树木的年轮,大自然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物质和现象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呢?我们继续来交流。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3.学生自主交流并质疑和提问。4.教师小结。(多媒体播放图片)①植物能告诉我们地下矿藏;②地震前大自然有前兆;③燕子低飞告诉我们要下雨;④化石告诉我们地壳的变化……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教师谈话: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人类传递信息,这些信息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向导,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发现并利用这些信息,寻找自然规律,造福人类!有兴趣的同学课下仔细观察树冠的外形,看能否判断出树木生长的环境,相信你会有所收获。板书设计:?????????? 来自大自然的信息年轮 多少疏密粗细颜色【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有关信息与生活的知识,学生应该是已经掌握了一些的,但在头脑中却没有形成明确的科学概念。《来自大自然的信息》一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采用了以点带面,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明确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很多科学信息。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在上课伊始,我利用现在网络上很流行的“未来的一天”来引起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和兴趣。因此在整个设计上始终追求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做到了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其次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设计和应用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提供各种研究器材,树墩,直尺,铅笔,放大镜等,让学生有东西去研究,有情境去探究,真刀实枪的去做,进行猜想,假设,分析数据,得到年轮的数据,使学生产生探究自然、获取信息的好奇心和愿望。让科学真正能回归生活。再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认识年轮信息并自主总结出探究方法。先梳理旧知、后观察实践、再交流拓展,逐层递进,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思考研究的问题,掌握研究的方法,交流,总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需破解的问题。本课的关键点是需要大量的实物进行支撑,在农村材料较为容易得到,而在城区小学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替代的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