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从而理解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内涵及其依据。3.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念。【科学精神】懂得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共同参与】通过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教学重点:理解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教学难点:怎么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引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在于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讲授新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板书)探究与分享一: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留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不忘初心”。一个人牢记初心,就不会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迷失自己;一个政党不忘初心,就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吃立潮头。结合探究成果,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保持和践行初心的?联系实际,谈谈为什么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保持和践行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逻辑,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鲜明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政治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为什么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党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时代要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党的性质和宗旨(板书)教师: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学生:首先,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教师: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是什么?学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教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二.党的执政理念(板书)探究与分享二《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张思德是四川省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入党。他参加过长征,作战机智勇敢,曾多次负伤,后因病留在延安做警卫工作。他勤勤恳恳,不计名利,主动要求承担烧木炭这一又脏又累而对技术要求又高的工作。1944年9月5日,在安塞县(今延安市安塞区)石峡峪烧炭时,炭窑崩塌,张思德为保护战友英勇牺性,年仅29岁。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谈谈你对毛泽东这段文字的理解。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历史,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教师: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首先,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其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师: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学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就是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期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达到更高水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教师:中国共产党怎么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学生: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②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探究与分享三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当地县委县政府以这一思想为指导,立足自身,敢想敢干,紧扣“精准”二字,下足功夫。他们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找准村里所具备的劳务经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旅游服务五个优势;精准改善基础设施,先后实施农村“五改”(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精准扶贫激发出了十八洞村人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动力。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十八洞村由深度贫困村到13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由默默无闻的苗寨到乡村旅游胜地,由精准扶贫首倡地到全国精准扶贫典型,为全国的脱贫攻坚树立了榜样。结合十八洞村的变化。谈谈你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解。学生回答:(略)教师: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十八洞村的变化,是在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导下、当地县委、县政府带领十八洞村村民奋斗才得来的。2.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我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同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教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是什么?学生: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