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复习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复习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null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宪法至上

单元思维导图

一、宪法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
宪法的地位
1、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016.5①)
3、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19~22)
4、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

宪法的作用
1、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17)
3.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5.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6.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宪法的基本原则
null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null
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P3-P5①②③④⑤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主体及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P67)
(1)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宪法的原则
null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8)
null
(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监察方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普法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null
联合国有一个人权体系,其中有九个公约是核心公约,美国没有参加其中的六个。
(1)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2)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
(3)保护有迁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国际公约;
(4)保护残疾人权利公约;
(5)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的国际公约;
(6)儿童权利公约。
这些公约美国都没有参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决了挨打的问题。改革开放解决了挨饿的问题,那么现在要解决挨骂的问题。
部分西方势力在骂我们,一些受西方势力影响的外国人,还有一些中国人也在骂我们自己。

二、复习与拓展——02人民当家作主就是“我”说了算?
null
美国警察如何处理国内“激进示威”?
1、美国1991年洛杉矶暴乱——警察军队化“解决”族群冲突。这起暴乱共造成至少60人死亡,2300人受伤,12000人被捕,3700多座建筑物被毁,财产损失达10亿美元。由于担心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洛杉矶及附近几个县的居民直到事发后数月,依然在排队抢购枪支和弹药以图自保。
2、在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事件里,面对成千上万游行的民众,警方使用警棍猛击示威者头部、将示威者包围起来后向其喷射刺激性液体等手段,处理起来快刀斩乱麻,丝毫不拖泥带水。
去年的香港暴乱,时任美国驻港澳总领事公然指责“一国两制”;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公开称:“完全支持且敬佩那些每周走上街头,为香港民主与法治进行非暴力抗争的人。香港游行是美丽风景线!”
希望这样的风景线在美国越多越好!
我们应正确理解人权,正确认识民主。不能轻易被某些舆论“忽悠”,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人权
材料一过去十年来,中国创造了发展奇迹,解决了13亿多人民的温饱问题,减少了7亿多贫困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中国为7.7亿人提供就业,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关爱2.3亿老年人,700多万大学毕业生和8500万残疾人,保障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基本生活。与此同时,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司法领域人权保障取得重大进展,人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更加广泛的。党的19大报告中确立了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奋斗目标,强调对于妇女儿童农民和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为新时代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了基本遵循。
(2)依据材料一,说明我国是怎样维护人权的?
①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③关心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
④推进法治建设,保证人权。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心弱势群体
法治建设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人权
材料二 2017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京主持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21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19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定位,增强脱贫攻坚使命担当,强化忧患意识和问题导向,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兑现我们党对全体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3)请你为新时代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①行政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施政、简政放权;
②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④公民;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等。

二、人民是怎样管理国家的,是“直接管理”还是“间接管理”?
null


国家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政府
(不同层级行使相应行政权利)
法院
(审判权)




检察院
(检察权)
交给
交给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 “一府两院一委……”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权力

监察委
(监察权)

……
民主集中制
《宪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


《宪法》第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null

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

审判机关:各级人民法院

检察机关:各级人民检察院

监察机关:各级监察委员会
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
知识拓展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11)
null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宪法与国家机关的关系。(P12)
null
(1)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 (2)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及其主要体现。(P13)
null
(1)原则:民主集中制。 (2)主要体现: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三、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为什么规范权力运行?
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
为什么加强宪法监督?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权力需要制约/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P14)
null
(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重要性: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意义: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职权?)(P15-16)
null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国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2018.25(2)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见闻一:2017年8月7日,阳阳在网上看到,南京市建邺区住房和建设局工程管理科原科长刘思龙涉嫌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提起公诉.被告人刘思龙滥用职权、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1)从见闻一可以悟出哪些道理?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2、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根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谋利益.?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保障宪法实施的原因和做法。(P18~29)
null
(1)原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如果宪法得不到充分有效实施,国家权力的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 (2)做法:①国家要坚持依宪治国;②加强宪法监督;③个人要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正确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P20)
null
(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P20)
null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表现。(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P22~23)
null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019.25(2);2018.25(1):2016.63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四、増强宪法意识
null
1、为什么要増强宪法意识?(P25~27) (1)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2)增强宪法意识有助于国家公职人员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宪法与公民的关系。)
増强宪法意识
null
2、增强宪法意识的举措。(P25~26) 设立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宣传周、建立宪法宜誓制度、开设宪法主题公园、举行宪法诵读活动等 拓展提升: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哲制度的意义。 (1)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 (2)引导公民践行宪法至上理念,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党遵守宪法,增强宪法意识,依照宪法规范自身行为
増强宪法意识
null
3、公民应如何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増强宪法意识? 2018.25(4)](P27-29) (1)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等 (2)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3)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成,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null
null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