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见学生用书P132]一、“一国两制”1.目的: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__根本利益__,实现祖国__完全统一__。2.依据:尊重__历史__和__现实__的实际。3.提出者:__邓小平__。4.含义: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社会主义制度__,同时在__台湾__、__香港__和__澳门__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5.前提(基础、原则):__一个中国__。6.成功实践:(1)香港、澳门回归:__1997__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__1999__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发展:①方针:“__一国两制__”“__港人治港__”“__澳人治澳__”、__高度自治__。②表现: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走上了同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首次把香港、澳门纳入国家发展的蓝图。今天的香港、澳门,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有序发展,民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稳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③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人民__洗雪国耻__,在完成__祖国统一大业__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②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范例。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二、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由来: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__马关条约__》,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__抗日战争__胜利,中国收回台湾主权;1949年,__解放战争__后,国民党败退台湾,人为地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__和平统一、一国两制__”。3.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1)历史角度: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发展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__综合国力__不断增强(最根本)。(3)现实角度:__两岸交流__日益频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①自1987年开始,随着海峡两岸近40年的__隔绝状态__终于被打破,两岸经济、贸易、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全面、直接、双向的“三通”开启后,两岸人民的联系更密切、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②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就“__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__”达成共识,即“__九二共识__”。③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④2008年12月15日,中断60年之久的海峡两岸直接__通航__、__通邮__和__通商__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两岸真正进入一日生活圈。⑤2015年11月,习近平与__马英九__在新加坡会面。这是__1949__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4)政策角度:“__一国两制__”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为之提供成功的范例。(5)法律角度:《__反分裂国家法__》的颁布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6)外交角度:国际地位明显提高,“__一个中国__”的原则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公认。4.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岛内__“台独”势力__和某些__外国反华势力__的阻挠。▲重点知识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部法律《反分裂国家法》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两个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港澳回归后的方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一、选择题1.国庆假期,小记者阳阳和爸妈一起到澳门旅游。期间,他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澳门同胞十分肯定“一国两制”在澳门的落实情况和澳门回归后的社会发展,并对澳门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充满信心。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A )①“一国两制”保持了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②推进“一国两制”符合澳门同胞的利益和愿望 ③“澳人治澳”、完全自治的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④澳门同胞的奋勇拼搏是澳门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 澳门同胞十分肯定“一国两制”在澳门的落实情况和澳门回归后的社会发展,说明推进“一国两制”符合澳门同胞的利益和愿望,也说明了“一国两制”保持了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应为“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政策得到贯彻落实;④说法错误,澳门同胞的奋勇拼搏是澳门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2.如图中的方框应填入( A )A.“一国两制”方针 B.“求同存异”方针C.和平统一 D.“九二共识”【解析】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地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为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故图中的方框应填入“‘一国两制’方针”。3.“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史实是( C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C.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 材料中“粤海销烟……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分别是指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和香港回归。4.2019年我们将同时迎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和广西解放70周年。这两地分别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是( D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都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的C.都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D.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解析】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综上所述,ACD三项都不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的相同点。5.“一国两制”的提出,为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开辟了途径。这一方针最早在如图哪一地区得到成功实践( C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图中数字③是最早成功实践的地区——香港。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①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③“九二共识” 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A.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C.④①②③ D.③①④②【解析】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1995年,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的共识。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杨力宇时,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所以④③②①是正确的先后顺序。7.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共有一段话七行字,表明大陆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会因为、也没有因为台湾政局的变化而改变。这就意味着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B )A.和平民主,平等协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台湾同胞自主选择社会制度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解析】 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8.20 世纪50 年代“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到20 世纪80 年代“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材料说明( C )A.和平成为世界的主流B.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C.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D.港澳回归推动祖国统一【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共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9.如图为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而绘制的主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在这幅漫画中,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 B )A.香港 B.台湾C.海南 D.澳门【解析】 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祖国,海南建国初期就被解放了。二、非选择题10.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材料二 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习近平会晤马英九时致辞节选 (1)材料一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占?【答案】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爱国情怀。明朝时有荷兰、近代有日本等国家对台湾的侵略。(2)材料二中的“九二共识”是指什么?【答案】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答案】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②“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最根本);④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⑤《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⑥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一个中国”的原则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公认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