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南方地区 同步测试(4课时,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南方地区 同步测试(4课时,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南方地区
第一框 水乡孕育的城镇[见学生用书P39]
1.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1)太湖流域的位置:太湖流域位于__长江三角洲的南缘__,三面濒江临海。
(2)太湖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
①地形、土壤:地形以__平原__为主,__地势低平__,土壤肥沃。
②气候:属于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温暖湿润,__光__、__热__、__水__资源充足,__雨热同期__。
③河湖:太湖流域有闻名于世的__大运河__和__太湖__,还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河湖与人工沟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江河湖海相通,可以发展__水产养殖__和__内河航运__,是我国著名的水乡。
(3)太湖流域的主要城市:上海、杭州、湖州、嘉兴、无锡、常州、常熟、苏州、吴江、昆山等。
◆思维延伸
太湖流域河网密布的原因
太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量大且较为稳定,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因此积水成河,河网密布。
2.水乡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1)水乡城镇的兴起:
(2)水乡城镇的特色:__水__。
(3)水乡城镇的分布特点:城镇多__沿河__或__环湖__分布,众多的__河道__是城镇联系外界和物资进出的通道。
(4)水乡的房屋特点:
①位置:房屋__临河修建__。
②特点:利用木桩支架把阁楼建在河岸上,楼的一侧伸出水面,楼下有石筑的码头,石级直抵水边。
③目的:为了__洗涤、取水以及出行__的便利。
(5)水乡古镇:__乌镇__、__同里__、__周庄__等。
◆思维延伸
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太湖流域河网总长度12万千米,土地总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流域范围包括上海市(崇明区除外),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丹阳,浙江省的嘉兴、湖州全部和杭州的一部分。
3.水乡人们的生活
行走在太湖流域,__湖泊__、__河道__和千姿百态的__桥梁__是不变的风景。湖泊与河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生活、生产所需要的水源,承载着人们的出行,还丰富着人们的饮食与文化。
归纳太湖流域人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
4.太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__外向型经济__的迅猛发展,从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到__创新型经济__的蓬勃兴起……太湖周边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更多的水乡村落建起成片的新式楼房,配备了现代化的公共设施,人们生活更加富裕。伴随着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过程,一座座新的城镇正悄然兴起,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选择题
1.太湖流域以下列哪种地形为主( B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2.水是水乡城镇的特色,至今还完整保留着水乡景观的古镇是( A )
A.乌镇、周庄 B.西安、洛阳
C.扬州、宋城 D.南京、上海
3.水乡城镇的最主要特色是( C )
A.手工业发达 B.农业发达
C.水网密集 D.商贸兴盛
4.太湖流域涉及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A )
①浙江 ②江苏 ③上海 ④安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既濒临太湖,又濒临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城市有( C )
A.吴江和上海 B.苏州和上海
C.无锡和苏州 D.苏州和杭州
6.下列关于太湖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河湖密布,有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和太湖 ②太湖流域的同里有“过三桥”的习俗 ③自古以来是中国农业高产区,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④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暖湿,灌溉方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年10月20日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诗句或谚语中,描绘乌镇水乡城镇特色的是( B )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B.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C.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这种现象指的是河堤高于两岸的地势,形成“地上河”的景观;“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描绘的是乌镇水乡城镇特色;“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描绘的是由于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山区不同的高度气温不同,植被表现为垂直变化,地表景观往往出现很大的差异,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出现“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的是泰山的雄伟磅礴的气势。B项正确。
8.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可能看到的当地人文特色有( C )
①临河建屋,古桥众多 ②快船是当地居民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④餐桌上摆放着太湖银鱼、白鱼、白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快船是当地居民传统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②中说是“当地居民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说法错误;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属于自然特色而不是人文特色,排除。
二、非选择题
9.读“太湖流域图”,回答问题。
(1)太湖流域位于__长江三角洲__的南缘,三面__濒江临海__,以平原为主。
(2)说说太湖流域成为中国农业高产地区的原因。
【答案】优越的灌溉条件;肥沃的土壤等。
(3)请你列举一些太湖流域著名的水乡小镇。
【答案】盛泽、南浔、乌镇、周庄等。
(4)请简述太湖流域城镇发展的一般过程。
【答案】农村百姓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货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频繁、交易人数的增多、商品的丰富——出现店铺、街道、简单的手工作坊——出现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为生的人——出现小城镇。
第三框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见学生用书P43]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__广东省东南部__、__珠江下游__,毗邻__港澳地区__,三地陆路相同、水路相连,与__东南亚__地区隔海相望。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
(1)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__平原广阔__,热量__十分充足__,降水__极为丰沛__,农作物__全年__都能生长。
(2)重要的农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__粮食__基地、__蔗糖__基地、__淡水鱼__基地和__亚热带水果__基地。
(3)农产品的销售:
①__香港__和__澳门__农产品缺乏,两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副食品需要内地提供。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__外贸装运点__和__口岸__众多,进出口条件较好,十分方便农副鲜活产品运输出口。
3.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__毗邻港澳__,与__东南亚__地区隔海相望,__交通便利__。
(2)人文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__侨乡__,为吸引外来资金尤其是__港澳的资金__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在我国__改革开放初期__,其作用十分明显。
(3)政策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__对外开放__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商到此投资。
(4)与港澳的优势互补:
4.加工制造业
(1)以__轻工业__为主的加工制造业:
①工业部门:__家用电器__、__服装__、__电子及通信设备__等。
②贸易:主要通过__港澳贸易__出口到__东南亚__、欧洲、__美洲__、大洋洲和__非洲__等地,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信息产品__制造业__基地和__出口__基地。
(2)“世界工厂”: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每年都会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被誉为“__世界工厂__”。
(3)经济发展的措施:近几年,欧美国家受__金融危机__影响,各国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大大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这使中国企业认识到,必须改变__发展模式__,加快建设__制造强国__,加快发展__先进制造业__。同时,在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__制造业__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港澳的__服务业__与__对外联系__优势,与港澳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现如今,随着__粤港澳大湾区__的建设,特别是大湾区内多项跨境工程陆续投入使用,发达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区内发展潜力将显著提高。
◆思维延伸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负责产品的加工和生产,扮演“后厂”的角色;港澳地区负责提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及样品研发、设计和产品销售,扮演“前店”的角色。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广东省关系最密切的是( B )
A.雄安新区 B.粤港澳大湾区
C.长江经济带 D.成渝经济区
【解析】 选项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省的关系最密切,粤指的就是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土地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 800万,被视为全球经济未来的第四个增长极。
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下列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D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B.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
C.农业基础好
D.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毗邻港澳
【解析】 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其最重要的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从而促进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进而打造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据此回答3—4题。
3.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是( D )
①轻工业发达,核能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毗邻港澳,水陆交通便利 ④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4.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D )
①使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海运更加便捷 ②加强珠江三角洲区城与港澳的联系 
③对深圳、珠海的经济没有影响 ④有利于港澳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珠江三角洲区域连为一体,陆运条件更加便捷,加强了珠江三角洲区域与港澳的联系,对深圳、珠海的经济联系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港澳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②④叙述正确。
5.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产品出口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工业品主要有( C )
①电子产品 ②航天工业产品 ③日用消费品 ④钢铁工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这里主要的产业部门有纺织、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 D )
A.利用国内原料,生产出口商品
B.原料主要靠进口,产品主要供应国际市场
C.产品主要供应中国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
D.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生产出口产品
【解析】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出口商品,D项符合题意。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读图,回答7—8题。
粤港澳大湾区
7.粤港澳大湾区中,关于珠江三角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在此入海,水源充足
B.珠江三角洲濒临东海,海陆交通便利
C.冬暖夏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适合人类居住
D.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科技力量雄厚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科技力量雄厚,D项正确。我国最大的河流是长江,排除A项。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排除B项。珠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排除C项。
8.下列措施能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区域间的融合发展的是( A )
①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②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③开展“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④产业转向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这一区域间的产业发展应该是技术型产业,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
9.读“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该区域的名称是__珠江三角洲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以__轻__(“轻”或“重”)工业为主,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A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人文因素是__劳动力资源充足,与港澳的居民风俗习惯一致,是我国著名的侨乡__;A地区大力发展__外向__型经济,并与B地区形成了“__前店后厂__”的合作模式。
(3)A地区近几年来吸引外资的优势有所减弱,而外资纷纷转向河南省、安徽省等中部地区投资,原因是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区__示例:资源丰富__,__地价便宜__(优势条件)。
第二框 富庶的四川盆地[见学生用书P41]
1.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__西南部__,地处__长江上游__,是我国著名的__盆地__。盆地四周被海拔1 000—4 000米的山地所环绕。
2.自然环境特点
(1)地形、地势:
①地形以__丘陵__(61%)和__山地__(30%)为主,平原面积较少,仅占9%。
②盆地内部__北高南低__。
(2)河流:河流众多,长江发源于__青海省__,在四川省内被称为__金沙江__。金沙江进入四川盆地后,在__宜宾__市与__岷江__汇合,始称长江,还有__岷江__、__嘉陵江__、__乌江__等支流。
(3)气候:
①类型: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
②特征:__冬暖__、__春早__、__夏热__。
③成因:地处__亚热带__,四周__山脉环绕__,特别是北面__秦岭__、__大巴山__的屏障,大大减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热量不易扩散。
◆思维延伸
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温暖多雨,周围山地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地,它们所含的铁、铝等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久而久之,形成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这些岩石经过风化而成的土壤为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3.农业
(1)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__日照不足__。
②有利条件:__气候温和__,热量充裕,__降水丰沛__,土壤肥沃,__全年__适宜耕种。
(2)主要农产品:
①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这里农作物__种类多__,__产量高__,是我国最大的__水稻__和__油菜籽__产区。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为__饲养业__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畜禽种类多,猪肉和家禽产量很高。
◆思维延伸
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的原因
四川盆地地势低,四周海拔较高,水汽不易扩散,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阴天、雾天多,晴天少,日照时间短,所以四川盆地日照不足,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
4.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四川盆地内的__成都平原__,气候温和,农业基础好,被誉为“__天府之国__”,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比较富足,这些均得益于__都江堰__水利工程。
(1)位置:都江堰位于__岷江中游__,是岷江从山区泻入平原的瓶颈之地。
(2)组成:由__鱼嘴__、__宝瓶口__和__飞沙堰__三部分组成。
(3)各部分的作用:
(4)贡献: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的__防洪__和__灌溉__工程。该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岷江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现在仍然在为成都平原——我国__西南地区__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挥着作用。
◆思维延伸
都江堰的文化价值
都江堰不仅在成都平原的防洪、灌溉中发挥了巨大的水利价值,而且还承载了独特的文化价值。都江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显示了其文化价值。首先,都江堰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利形式;其次,都江堰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是巴蜀文化的见证;再者,历史上不同时期围绕都江堰及李冰父子修建的各种建筑,都是其文化建筑的体现。
5.丰富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降水丰沛,河流众多(如长江、岷江、乌江、嘉陵江等),水源充足。
(2)矿产资源:__天然气__、__芒硝__、__井盐__(__自贡__是我国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有“__千年盐都__”之誉)。
(3)动植物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也使四川盆地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这里有__100__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__野生植物__和__50__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__珍稀动物__。盆地西缘山地是中国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等,都生活在这里。这里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suōluó)。
6.巴蜀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四川盆地形成了兼容南北又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巴蜀文化。热烈欢快、幽默活泼的__川剧__,辛辣可口的__川菜__……都是其典型代表。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巴蜀文化的是( B )
A.京剧 B.川剧变脸
C.二人转 D.孔雀舞
2.都江堰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为成都平原——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挥着作用。都江堰修建于( B )
A.西周 B.战国时期的秦国
C.秦朝 D.西汉
3.四川盆地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下列珍稀野生动物中,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有( B )
①大熊猫 ②华南虎 ③金丝猴 ④雪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关于四川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这里农作物种类多,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B.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降水丰沛,土壤肥沃
C.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中游
D.四川盆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解析】 四川盆地地处长江上游,C项叙述错误。
5.读下图,关于图中各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四川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①地形区是四川盆地以西的青藏高原
C.②山脉为横断山脉,它阻挡了北方来的冷空气
D.④地形区为黄土高原
【解析】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应是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为我国第三大盆地,A项错误。图中的②是秦岭和大巴山,C项错误。图中④地形区为云贵高原,D项错误。
6.关于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正确的有( B )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裕,降水丰沛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③地形平坦,适宜耕作 ④耕种历史悠久,有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裕,降水丰沛,①错误。
2018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这是我省继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四川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后的第3个、全国第36个世界地质公园。运用相关知识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四川省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四川省简称川或蜀,行政中心成都
B.四川省境内有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景观
C.四川省有蜀锦、蜀绣、川菜、川剧等文化名片
D.四川境内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解析】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B项错误。
8.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升级为世界地质公园,对巴中的意义有( B )
①吸引游客,活跃旅游经济 ②填补巴中在国际旅游上的空白 ③能大力发展工业,增加财政收入 ④提升巴中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升级为世界地质公园,对巴中的意义在于:①吸引游客,活跃旅游经济;②填补巴中在国际旅游上的空白;④提升巴中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大力发展工业,增加财政收入与升级为世界地质公园无直接联系。
9.关于世界地质公园的开发和保护,做法正确的是( D )
A.封闭地质公园,禁止人们参观
B.为满足观光需求,在地质公园建大量高层建筑
C.对地质公园内的所有建筑予以拆除,以保护环境
D.适当限制参观人数,避免过度旅游
【解析】 对世界地质公园的开发和保护,应适当限制参观人数,避免过度旅游;不能封闭地质公园,禁止人们参观;不能在地质公园建大量高层建筑;对地质公园内的建筑应有选择的拆除。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盆地又称为巴蜀盆地、信封盆地或紫(红)色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它由连接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腹地和大西部东缘中段,囊括四川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总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盆地中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南充和绵阳等,其文化为巴蜀文化。
材料二 四川盆地农业较发达,是中国著名的农业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是( C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说说这一地区种植量较多的一些农作物。
【答案】水稻、油菜籽。
(3)说说四川盆地能成为我国著名的农业区的自然原因。
【答案】地处亚热带,因四周山脉环绕,大大减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使得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
(4)从文化方面列举四川盆地的地区特色。
【答案】巴蜀文化、川剧、川菜等。
第四框 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见学生用书P45]
1.上海的城市职能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__经济中心__、重要的__工业基地__和世界著名的__港口城市__。
2.上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上海地处__东海之滨__,居于我国大陆海岸线__中枢__,扼__长江入海口__,是天然河口港,也是__海港__。
(2)地形与气候:上海位于长江下游的__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__上,地势坦荡低平,河湖众多,属于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气候温润,与__太湖流域__相连成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3.上海的发展变化
早在200多年前,上海就有“江海之通津,__东南之都会__”的称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依靠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的__综合性工业基地__,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思维延伸
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浦东的开发
(1)位置:浦东因位于__黄浦江东岸__而得名。
(2)发展的条件:__1978__年改革开放,1990年国家实施__浦东开发战略__。
(3)浦东现状:多条黄浦江地下隧道和__跨江大桥__将浦西与浦东连接在一起。如今,浦东已是万商云集,发展成为__国际金融中心__和__高科技中心__。
(4)作用:浦东的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是上海的__经济增长点__,集中体现了上海的__竞争力__,1990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后,上海被推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5.现代上海的快速发展
(1)工业:__工业__历来是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推动上海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后,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2)重要港口:除了金融业、制造业外,__航运业__在上海经济中也占有相当比重。自古上海就是我国对外交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在__对外经济联系__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上海港已经成为中国大陆__集装箱航线最多__、__覆盖面最广__的港口。近年来,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__世界第一__。上海正向着__国际航运中心__的目标迈进。
6.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经济的繁荣产生了__跨领域__、__跨区域__的__辐射效应__,促进了__长江三角洲地区__的成长,带动着全国经济的发展。上海还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__亚太经合组织会议__、__世界博览会__、__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__等一系列重大会议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201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__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__,给上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在我国积极促进“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中,上海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选择题
1.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称誉的城市是( C )
A.广州 B.宁波
C.上海 D.天津
2.中国的大飞机C919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原因是该地区( D )
A.人口稠密 B.气候宜人
C.地形平坦 D.科技雄厚
【解析】 C919大飞机的制造需要发达的科技和广阔的市场,中国的大飞机C919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原因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有广大消费市场,科技力量雄厚。
3.关于上海工业发展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优越的位置 B.便利的交通
C.广阔的腹地 D.丰富的矿产资源
【解析】 上海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运输便利;上海拥有广阔的腹地,不仅面向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也面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海人才集中,科技发达。这些都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上海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贫乏。
4.近年来大量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进驻上海,其有利条件是( D )
①交通发达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5.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关于上海的论述,正确的有 ( A )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 ②近代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 ③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此召开 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实施浦东开发战略后,浦东迅速崛起,如今已发展成为( A )
①国际金融中心 ②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③高科技中心 ④国际旅游接待中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关于上海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B.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工业基地
C.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D.对长江三角洲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解析】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商业中心,位于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中,对长江三角洲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B项错误。
8.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上海作为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原材料自给,产品远销国内外
B.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C.上海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D.上海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解析】 作为全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和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起辐射带动作用,但该区域能源矿产不足,A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观察“长江三角洲简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__上海__,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2)B是__江苏__省,其省会城市F是__南京__。
C是__浙江__省,其省会城市G是__杭州__。
(3)D是__东__海,E是__太__湖。
1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上海位于我国东南部,与江苏省、浙江省相邻。上海简称__沪__。
(2)上海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科技力量雄厚,还有许多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①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长江中下游__平原。平原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位于亚热带湿润区,耕地类型多为__水田__(填“水田”或“旱地”),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至三熟,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②交通便利。濒临海洋,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长江入海口宽阔,便于江海联运。长江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有“__黄金水道__”的美誉。请写出一条经过上海的铁路线名称:__京沪线、沪杭线(任意答出一条即可)__。
(3)上海工业发达,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__综合__性工业基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