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导学案课 题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学习目标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3.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学习重点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学习难点发现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学具准备学生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主要是草履虫);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脱脂棉、记录单。学习过程(一)新知自主探究任务一微生物的培养与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学生活动观察课本17页,说一说微生物的培养方法。观察课本17页,概括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注意:由于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 ),控制微生物的运动。也可以用( )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老师点拨1.我们可以通过干草培养微生物。2.微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任务二观察微生物运动,思考微生物的特征。学生活动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会解决问题:(1)为什么从目镜中看到黑乎乎的?(2)从目镜中看到模糊的影像怎么办?(3)我们可以如何移动玻片标本?2.观察微生物运动,思考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的生物特征: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生长、繁殖......老师点拨A、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B、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C、微生物具有的生物特征。(二)当堂检测一、填空。1、我们还可以利用( )培养微小生物。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 )的结果。2、我知道的微生物有( )、( )、( )等。3、( )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 )、( )、排泄、发育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它进行的。 二、判断1、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 )2、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 )4、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 )三、连线(三)我的问题困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