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法律板块核心主干知识梳理(关键词:法律,违法犯罪,法治,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权利与义务)一、法律与违法犯罪(关键词:法律,违法犯罪)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行,相伴一生。2.法律的特征?(法律作为特殊的行为规范特殊在哪儿?)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的作用?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以下三种:(1)民事违法行为。如:合同违约、欠债不还(一般违法行为)(2)行政违法行为。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一般违法行为)(3)刑事违法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5、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由违法走向犯罪道路材料说明的观点)①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②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有了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加以改正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6.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7.刑罚的种类?(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只能单独使用)(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可单独也可附加使用)8.如何加强自我规范,预防犯罪?(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做守法公民)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二、法治中国与依法治国(关键词:法治、依法治国)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治的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实行善治。3.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4、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六字方针)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要求、建议)①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③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6.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要求)①建设法治中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7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②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8.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是法治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③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功能。9、怎样树立法律信仰?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三、宪法(关键词:宪法、人权,权力运行,)1、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为什么说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①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之相违背。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3.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①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②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4.怎样增强宪法意识?①学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③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5.如何理解“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目的)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6.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7.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①行政机关应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②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8.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意义?①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9、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造福于民;若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10、.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四、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关键词:未成年人,权利、义务)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特殊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2.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①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②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④其他权利如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5.如何依法行使权利?①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③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6.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①遵守宪法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⑤劳动、受教育的义务⑥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7、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8.怎样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9.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什么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10.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也不应只承担义务。②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