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精品学习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课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精品学习讲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课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精品学习讲义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_____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______,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____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___的保护。
3.对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___。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_______的应有之义。
自测: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对象的有(???? )
①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②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
③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未满18周岁的人
④所有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和18周岁的青年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知识点二:感受法的关爱
4.我国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____规定;我国还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5.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________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______。
6.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_____。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______。
自测: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 )?
A《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
答案:知识点一:
1.十八2.尚不成熟 自我控制 特殊3.共识 社会进步
自测:A
知识点二:
4.特别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5.尊重和维护 义务6. 共同责任 良好风尚
自测:B
【问题梳理】
1.什么是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
4.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6.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重难阐释】
为什么说保护未成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 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②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自身违法犯罪问题也比较突出。
③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保护。
3.我国专门制定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
①家庭保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等。
②学校保护: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③社会保护:各级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秽、暴力、凶杀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④司法保护: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不得披漏其姓名、住所、照片等资料。
5.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6.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只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还需要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观察漫画《联合保护》,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表明,相关部门联合保护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 ??
(2)多角度说明,相关部门联合保护未成年人该项权利的理由。??
答案:(1)生命健康权
(2)生命角度?①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②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地球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机勃勃。③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未成年人角度?①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展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爱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意义角度 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实角度 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影响社会和谐。
解析:本题是漫画题,观察漫画,涉及到学生受到的各种保护。(1)考查联合部门保护的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权。
(2)考查相关部门联合保护未成年人该项权利的理由,可从生命的角度、未成年人的角度、意义的角度、现实的角度等考虑,展开,可从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健康的重要
【名题赏析】
1.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处于变化阶段,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据某市对123名少年犯的调查,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看过坏书、坏杂志、坏录象。这说明( )
A.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失败的
B.青少年成长需要社会保护
C.应加大对少年犯的惩罚力度
D.应加大对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惩罚力度
答案:B
解析:青少年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要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与题意无关。
2.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家庭暴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身体的侵害,包括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二是对精神的侵害,包括经常性谩骂、恐吓等。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实施( )
A.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家庭暴力
B.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C.使未成年人不再受家长批评
D.家庭暴力必将受到刑法的制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公民权利的认识。题干中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实施,可以减少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其中A、C、D观点绝对,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B。
3.民政部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留守儿童,这个令人牵挂的群体,将有更加精确的“生存地图”。国家此项措施主要体现了( )
A.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呵护,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B.留守儿童是特殊弱势群体,更需加强社会保护和关爱
C.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阴影,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D.留守儿童自我防护能力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弱势群体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析能力,题文中国家采取措施关爱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的保护,其中A、C、D在题文中没有体现, 所以正确答案选B。
【达标训练】
1、右面漫画《不打不成才》中父亲的行为 ( )
A.是正确的,都怪孩子不听话
B.可以理解,这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
C.是违法的,侵犯了孩子的合法权益
D.是违法的,不应该管教孩子
3、某市结合“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推动“护苗”专项行动宣传教育进校园、进社区,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学校、社区与“扫黄打非”部门间的快速报告处置机制。该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
②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③未成年人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还意识不到
④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四川省石棉县人民法院宰羊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抚养费纠纷案。13岁的原告官某正在读初中,被告吴某与原告父亲离婚后一直在外地,现已有8年之久,从未尽任何抚养义务,后经法院调解,被告吴某同意履行自己多年未尽的抚养义务。此案法院审理依据的是(  )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4、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的专门法律有 ( )
①义务教育法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右面漫画《难题》反映了漫画中的未成年人( )
A.受到了很好的家庭保护
B.学习成绩太差
C.受到了很好的学校保护
D.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保护
6、开学后,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到学校为留守学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举办这样的讲座( )
①能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②能有效防范侵害留守学生事件的发生
③会让留守学生产生心理阴影
④有利于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欣赏漫画《罚款》,该店主的行为违反了( )

A.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合同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环境保护法
D.产品质量法和义务教育法
8、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由民政部登记主管的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儿童安全科技基金组织运作,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儿童失踪社会应急响应系统。这一平台的成立( )
①表明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③能够杜绝儿童失踪案件的发生
④有利于减轻父母对孩子的监护责任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9、欣赏漫画并回答:
漫画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发表你的看法。














10、请你为下面三名同学出谋划策,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的处境 你的建议
情景一:一名初中生因家庭困难父母让其辍学打工
情景二:父母偷看自己的QQ聊天记录
情景三:老师让没做完作业的学生在教室外罚站







答案
1.C2. B3. C4. B5. D6.B7.B8.B
9.(1)青少年涉世未深,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漫画中孩子对父亲接受回扣“耳濡目染”,也学会了要回扣的不良行为。
(2)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成年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②家庭保护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而家庭保护的缺失,则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家庭保护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基础。
10. (1)情景一中的学生可以向父母说明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未成年人的权利,保证适龄未成年子女接受教育是父母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说服父母放弃让自己辍学的决定;也可以告诉老师,让学校做父母的工作;还可以通过向有关部门反映,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等。
(2)情景二中的学生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指出父母的错误,告诉他们这样做是违法的;学会与父母沟通,争取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3)情景三中的学生可向老师说明体罚学生是违法的,是对学生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的侵犯,使老师停止侵害;也可及时向有关学校领导反映或者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