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课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精品学习讲义【自主预习】知识点一:学会依法办事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______。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____,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自测: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就必须学法、懂法,对于青少年学法、懂法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B.能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C.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很有意义?D.其实,青少年还小,学不学法都无所谓知识点二:树立法律信仰4.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_____,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_____。5.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____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_______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6.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_____,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7.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_____。自测: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 )①尊崇法律②信赖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知识点一:1.幸福生活 尊崇和遵守2.法治3.习惯自测:D知识点二:4.共同事业 受益者5.捍卫 法治精神6.自觉性 7.基本要求 推动者自测:D 【问题梳理】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如何做到依法办事?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即:树立法律意识。)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什么是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5.在法治时代,道德有什么作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6.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①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重难阐释】只要自己不做违法的事就是法治观念强吗?有人认为,只要自己不去做违法的事,就是法治观念强的表现观点:这是片面的。认为“法治观念强必须不做违法的事,要守法”是对的,因为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不仅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的观念,还要树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还必须学法、懂法。例:据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这一现象警示我们( )①大部分未成年人都没有是非善恶观 ②中学生阶段是刑事案件高发期,国家应重点打击③要引导中学生学法懂法,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④中学生各方面还不成熟,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A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意识和是非善恶观念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运用,从题文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较差,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要学法懂法用法,其中①观点绝对,是错误的;②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D。【名题赏析】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些话告诉我们 ( )①要重视道德修养,防患于未然②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③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④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患于未然的理解和认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远离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因此①②④观点符合题意;③观点过于绝对,错误。 2、下面漫画《观后“敢”》的寓意主要是(?? ) A未成年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成年人强B经受不住诱惑的人,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C青少年学生要重视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D必须采取措施优化未成年学生的成长环境答案:D 解析:结合漫画可以知道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自律;盲目从众,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经不起不良的诱惑,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全社会都应保护青少年,采取措施优化未成年学生的成长环境,D正确。 3、“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成为举国公众对宰客不满的发泄口。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这是因为(?? ) A道德只调整人们的行为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C道德是法律的保障D法治和德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答案:D 解析: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靠约定俗成,主要靠人们的良知发挥作用。题意说明法治和德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答案为D。 【达标训练】1、在崇尚法治的社会里,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就要( )①认真学法,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②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合法利益③法律要求做的事情想做才做④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假如你遇到类似下列漫画《投球》中的现象,你会对这个人说(?????)?A你应该投准确一点 ?B你应该立即清除乱扔的垃圾,否则将会被罚款C你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 ?D社会公德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体会,自觉遵守3、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C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D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宽容忍让4、七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到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QQ上展开了议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①小兔子乖乖:乖点好耶,专心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否则害人害己②笨笨鸟:牛牛受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③绿魁0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如图漫画《一步之遥》说明了?? ( )A不良行为是不能自觉抵制的B要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C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犯罪D赌博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6、王某在高中学习期间,经常违反纪律,对师长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一天,他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一起,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财,并将对方打伤,被公安机关拘留。出来后,王某仍不思悔改,在社会上常寻衅滋事,在一次打架斗殴中将他人打伤致残,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王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青少年的警示有 ( )①不能与社会上的人来往②要自觉接受家庭、学校的教育③要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④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儿小错无所谓③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你我一小步,社会一大步。下列漫画警示我们要(? ) ①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习惯????? ②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自控能力③加强道德修养,摈弃行为陋习????? ④看重精神文明,轻视物质文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某市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以“开心上学,安全回家”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生活中那种“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因为,在十字路口,尽管车多人杂,但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路面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如果南来北往的车辆及行人各不相让,挤成一团,那么结果将是谁也难以通过。(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请你列举同学们当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不少于三种),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条。)(3)培养规则和秩序意识应该从我做起,你打算怎么做?10、有位老师在讲到规则与正义的内容时,展示了下边这幅漫画,要求同学们谈谈对漫画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这幅漫画就是说明了,在公共场所指责别人违反规矩的行为,是主持正义的表现!”? 请你结合漫画,辨析上述同学的看法。 答案1.A2.D3.B4. D5. B6. C 7. C8. A 9.(1)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2)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翻越栏杆等。建议:加强思想意识,使其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加强法制教育,让这些同学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3)增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10. ①上述看法不完全符合漫画所表达的含义。②公共场所的规则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维护规则,遵守规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漫画所示的在公共场所指责别人违反规矩的行为,是主持正义的表现!”的观点是正确的,是积极维护公共生活规则、具有正义感的表现。③作为现代公民,在公共场所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规矩,带头遵守规则。漫画中指责别人的人,他们在指责别人的同时,随地吐痰和抛垃圾,是违反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言行不一,违反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在自觉遵守规则的同时,面对非正义行为时,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