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57张+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57张+视频)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1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

3
资本主义的扩展
Contents



【课程标准】
1.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与西方人文主义发展之间的历史渊源;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2.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
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根本原因 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不断丰富、发展) 侧重领域 斗争形式 未来构想
文艺复习 资本主义萌芽
倡导新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文学艺术领域 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 追求现世生活追求今生享受
宗教改革 资本主义发展;
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沉重 挑战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打击西欧的封建势力,从而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宗教领域 披着宗教的外衣 廉价平民教会、民族国家
启蒙运动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 政治领域 摆脱了宗教束缚直接公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复习: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关系
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有哪些?他们要构建怎样的社会?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爆发的原因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⑴思想:
⑵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作为新的商业强国崛起,资本主义加速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从15世纪晚期起,通过圈地运动,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发展起来,出现了与资产阶级利益一致的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 发起挑战。
为什么以议会为基地?

1215年英国《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若违反规定,臣民有权反抗。
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治、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成为中古时期英国的重要机关。

英国议会传统遭到挑战
17世纪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推行王权专制。

⑶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议会
国王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时间





1640
1649
1653
1660
1688


民主
专制

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
查理一世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
适时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
《权利法案》

1701
《王位继承法》
克伦威尔
实行军事
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1649—1658年
查理二世王朝复辟
1658—1685年
推翻 詹姆斯二世
1685—1688年
威廉和玛丽
1688“光荣政变”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规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2.革命的
过程

1640年,
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开始
1688年,
光荣革命
1649年,
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
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光荣”在哪里?有何象征意义?
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由 转为
民授(议会)
神授
处死_____
迎回_____
国王
邀请_____
驱逐_____
国王
国王
国王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3.革命结束标志:光荣革命

1688年 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辉格党与部分托利党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与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逃到法国。
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其实质又是什么?
①标志:因为通过这场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
②实质:这是一次不流血的政变,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
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主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光荣革命还留下深刻的历史遗产: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以后……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
②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新的道路(奠定了政治基础)
光荣革命意义: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选举权
言论自由权
集会权
保证议会权利条款
限制王权的条款:
司法权
思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用什么方式限制王权?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
议会
议会
议会
自由
自由
自由
运用法律限制王权
思考:
1、你认为《权利法案》吸收《大宪章》什么思想?


2、《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意义?
①从法律上否定了君权神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确立议会主权原则,限制王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③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④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运用法律限制王权(立法)
注意:《权利法案》是法律文件;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的文件,但它并不是成为宪法。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有没有转移?
17世纪后半叶以前的英国: 认为“君权神授”,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17世纪末以后的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
政治权力的核心从英王逐渐向议会转移。
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法律,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王位继承法》
国王还拥有哪些权力?
萨凡纳
查尔斯顿
威尔明顿
詹姆斯敦
巴尔的摩
费城
纽约
波士顿

西









木材、造船、冶铁
小麦
烟草、蓝靛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造船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
中部:农业规模较大,盛产小麦和玉米,有谷仓之称
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大量使用黑奴劳动,主要生产烟草等经济作物
⑴ 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禁止北美人民制造任何纺织品,不允许把当地生的毛皮制成帽子, 必须先把毛皮出售给英国,在英国制成帽子后再运销到北美。
所有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法》
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⑵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殖民压迫
(二)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的原因
⑴ 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⑵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殖民压迫






⑶启蒙思想的影响
上帝安排英国与美利坚相距遥远,这也是强有力的和自然的证据,证明一方对另一方的统治不符合上天的意图。
——托马斯·潘恩《常识》
自由和平等是夭赋予人的权利。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是侵犯了人民的自然权利。
——杰斐逊《英属美洲权利综论》
“不自由毋宁死”
—— 1775年3月,帕特里克·亨利誓言
“美国的独立如果不曾伴随一场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摆脱英国这一点来考察,那就微不足道。”
—— 托马斯·潘恩《常识》

1775年
波士顿来克星顿枪声
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83年,
英国承认
美国独立
1776年7月4日
大陆会议《独立宣言》
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1年,
约克镇
英军投降




(二)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2.革命的过程
3.革命胜利的意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言正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摘自《独立宣言》



宣告了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断绝一切隶属关系和政治联系,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是北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政治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北美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
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
它不仅惊醒了欧洲,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且为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唐晋《大国崛起》
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提供了先河;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促进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革命的原因
经济不平等的真正症结还是在于特权免税制度上。为了换取政治上的集权,王权在与贵族的讨价还价中作出让步,赋予贵族免税特权。因此,社会中最富有的群体逃避于国家税收体制之外,全部财政负担落到第三等级。-----乔丽静,张发祥.语类及语类研究概述.科技资讯,2008.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思想:启蒙思想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外因: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贵族
教士
民众
法国为了对付英国,考虑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如果法国国王在美国的行动(指支持美国并参战)是正确的,那么,他在国内的做法就完全是错误的;而如果美国的行动是正当的,其理由很充分,那么,这个理由在法国要充分一百倍。
----杨 光《“好心”改革引发大革命》历史新说,2003(4).






1789年7月
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会议掌握了政权
1789年8月
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
1791年
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799年
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实行帝制;入侵一些欧洲国家
1804年,
颁布《法国民法典》
1815年
拿破仑帝国覆灭
(欧洲各国联合)
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制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2.革命的过程




(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参考蓝本。
3.革命的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德国人最渴望的是有才干的平民应该和贵族一样享有尊严,能进入政府机构,在人民和统治者之间制造裂痕的农奴制和等级制应该彻底废除。《拿破仑法典》的优越性、司法过程的公正透明必须成为你的王国显著的标志。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都渴望平等和自由的理想。特权是违背民意的。去努力做一个立宪国王吧。
——拿破仑致弟弟哲罗姆(威斯特伐里亚国王)的信
拿破仑认为德国人渴望什么?反对什么?
反对:农奴制和等级制,封建特权和专制
渴望平等和自由的理想
规律总结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受到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或殖民统治(如美国)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英法两国封建专制程度不同:英国王权薄弱,并形成了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的民主传统,并且从民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转变;法国王权强大,典型的专制君主制国家。美国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强烈。
3.思想原因:启蒙思想程度:英国注重传统,启蒙思想影响较小;法国经历启蒙运动,受启蒙思想影响大;美国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三权分立”思想。
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一) 经济制度
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逐渐形成的条件下,欧美国家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制度。
⑵过程: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⑶内容: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力成为商品)
⑷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
⑴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①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成功
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③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
(二)政治制度:
1.政体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
②共和制: 美国、法国
2.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政体: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 。政体由国体所决定,与国体相适应。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的专政。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等不同政体。
国家元首是世袭的
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
3.代议制:又称“国会制”或“议会制” 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具体分为一院制、二院制、三院制和四院制,以采取一、二院制的为多。二院制由上议院(或称贵族院、参议院、联盟院等)、下议院(或称平民院、众议院、人民院等)组成。议会一般都具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员;一般由选举产生。 特征:①由通过普选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的权力,是间接民主(议会至上原则);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二)政治制度(政体):
1..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议会实际权力大于君主,君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⑴含义: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⑵确立和发展过程
②成熟标志: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 世纪中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核心
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形成过程:英语内阁 (Cabinet)一词,源于法语,本义是小房间、密室。
“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经常召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开会,商讨政事,由此形成了内阁制的萌芽。
“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在少数大臣的参与下召开,权力受到限制的国王逐渐不再出席。18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多数党领袖、财败大臣沃波尔主持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波尔被后人认为是第一任首相,其住宅唐宁街10号成为历任首相官邸。
在责任内阁制下,
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成员是各部大臣。
首相:产生方式: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担任。
权力:有权提名各部大臣及其他高级官员;主持内阁会议,享握国家的
行政大权,同时又能通过议会对立法活动施加重要影响(立法创议权)
地位:成为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
内阁:产生方式:内阁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织。
与首相关系: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与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则对议会负责
内阁与议会关系:如果议会通过时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是国家权力中心。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相互制约,但权力中心在议会。
⑶内容(特点)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
对议会负责

内阁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集体负责


国王
形式任命
统而不治
掌握行政、影响立法

监督内阁
国家权力中心





权力转移

权 力 转 移
拥有立法权
财政权、行政监督权
军权等

权力转移
选民
下院
议会
上院
贵族世袭




首先,所在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本人必须是多数党领袖;

再次,要由国王任命
首相是如何产生的?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谁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的首脑是谁
政府首脑如何产生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英王
世袭
无,终身
无,统而不治
首相
议会选举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组阁
议会
小试身手
时代在渐变,英国代议制民主化的程度也在渐变
渐变1: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2: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3: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4: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渐变N:。。。。
趋势:民主权利不断下移,英国政治不断民主化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中国明代的内阁制 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
产生背景 明朝内阁的产生是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皇帝的精力、才能有限而设立 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产生方式 由皇帝任命 议会选举产生,内阁首相
权利大小 明朝内阁虽然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无决策权 西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
性质 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和决策机构 西方内阁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
作用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明朝内阁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它的设置突出体现的是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近代西方内阁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国王完全退行政舞台,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巩固和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性质 明代内阁制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英国内阁制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差异原因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无不体现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连续性。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的历史。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从《大宪章》到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英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机构和制度很少是在某种现成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的,多是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对旧的机构和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政治体制日益完善
(4)是一种间接民主,由公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代议机构,负责制定法律和公共事务,公民参与民主是间接和有限的(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
(5)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2.美国:总统 共和制
⑴确立标志:
⑵原则、内容
①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分权制衡)原则
②联邦制原则
③人民主权(民主)原则
中央与地方
政府各部门之间
政府与人民之间
权 力 分 配



联邦制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人民主权(民主)原则
1787年宪法的颁布
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总统任命法官须经参院确认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2/3可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弹劾总统,否决总统的人事提名
分权

制衡

















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
彼此制约
①“三权分立”原则:
分权还表现在
立法权的再度分割(参、众议院制衡)
各州和联邦政府(中央和地方间的分权制衡)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制衡。
积极:避免专制,维护民主。
消极:相互扯皮,效率低下。
评价:
②联邦制原则
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问题:主要在于效率不高,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推诿、扯皮,各州政府各自为政。
③人民主权(民主)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中国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制的区别

项目 三省六部制 三权分立制
设置目的 加强皇权 防止专制独裁 和 维护民主
分权内容 决策、审议、执行 立法、行政、司法
分权部门 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实质 封建 皇权专制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相同点: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集权。
●从中央政府权力制衡角度分析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总统只有行政权;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过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总统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有任期限制。
思考:
地位: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积极:确立了共和制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消极: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⑶评价












封建
专制
君主
立宪
共和制
帝制
政体
时间
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七月王朝
波旁王朝

1875年,一票共和
艰难曲折
3.法国政体:共和制
议会实际权力大于总统,总统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总统是国家元首,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利;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英国的漫画家为这一历史事件创作了漫画《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由蓝、白、红三色组成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最终确定下来
玛丽安娜女郎终于挑好帽子了
思考?
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哪些方面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
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和人民反抗暴政的权利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
1871年
德国统一与宪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
意大利统一
1870年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 俄国:农奴制改革
国内:19世纪上半期,俄国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国外: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
背景:
内容:
“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其他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自上而下的改革
积极:农民获得自由身,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消极: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面临空前统治危机
评价: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二)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南方种植园经济
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原料、市场、劳动力等)
矛盾的焦点在于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背景:
过程:
评价:
①1861年,南方一些州成立“南部联盟”,挑起内战。美国内战爆发。
②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北方军队由防转攻。最终击败南方分裂势力。
③1865年,内战结束,北方军队胜利,美国的统一得以维护
积极: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不足:但黑人仍备受歧视(种族歧视)。
(三)意 、德统一
19 世纪中期,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
根本原因:意大利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他决心通过武力统一德国。②1864—1871 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背景:
过程:
政体:
①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国。
②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1 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实行君主立宪制。
背景:
过程:
统一意义:






…………………………………………………………………………………………………………
19 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
根本原因:德意志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德意志的两个最大邦国。
统一方式:
王朝战争
积极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条件
消极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










皇帝
首相
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①有权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权___________议会,在军事、财政问题上有_____权; ③统率军队,任命军官; ④宣战媾和。



任命
负责

政府首脑,主持帝国政府。




联邦议会 (上院)
帝国国会 (下院)

1.由________组成。
2.未经其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

1.普选产生
2.有权________并行使_________权
3.对政府_________监督权





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
召集和解散
否决
各邦代表
提出法案
预算审查
没有任何
___ _制
____
____





联邦
君主
立宪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宪法规定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评价:
积极:
1.实行联邦制,以法律形式巩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建立法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如:议会选举、政党政治
3.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走上了近代民主政治的道路,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政权。
4.经济: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经济强国
局限:
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军国主义)
不完善,不能产生代议制政府
(四)日本:明治维新
对内:明治政府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对外:侵略扩张。
国内: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背景:
过程:
政体:
国外:19 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 年推翻幕府统治,恢复天皇权威。 随后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内容: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制——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1.政治: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都、 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分析归纳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改革创造了
哪些有利条件?
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改革的必要政治前提。
结束分裂割据,有利于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废除等级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阶级基础。
废除武士的俸禄,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2.经济: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2.经济:
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殖产兴业
A.重点:兴办军事、重工业
B.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C.出国访问
D.创办国营民企,扶持私人企业
E.培养人才
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但市场狭小
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3.文教:
(1)教育:确定“国民皆学”方针 
(2)思想:介绍西学,传播启蒙思想
( 福泽渝吉)
(4)社会生活方面:西化(衣食住行)
A.改革教育内容:
儒学

自然科学
B.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打破了等级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
小学、中学、大学
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3)发展新闻出版事业,传播西学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于天皇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4.政体:
原因:


内容:

影响:

实质:
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满藩阀专制,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专制主义统治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
协助天皇
服务于天皇
天皇
议会
内阁


并非立法机关,而只是天皇立法的辅助机关。
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名义上直辖于天皇,实际上无所约束,自成中心。
军令大权被分立出来,只将军政大权归属于内阁。
军部

(1)军事上创办军火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皇军)
5.军事:
(3)设立军事院校
(2)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
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逐渐废除了全部不平等条约,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
建立新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了解
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局限性
①经济: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②政治:
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文化:
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军事:
保留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对华侵略、挑起二战)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 德 国 英 国
国家元首 德意志皇帝,拥有广泛的权力,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国王,无实权,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首相和政府 首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首相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首相和政府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立法机构,只有制定法律和预算权力,对政府及皇帝没有监督权。 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是权力的中心,牚握国家政权。
不同原因 历史传统的影响不同;政府建立的过程不同;国家的掌权者不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相同点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并任期终身。
比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理论依据 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建立方式 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
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建立过程 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政体类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体现原则 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
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规律总结: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2.影响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社会形态
时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是不断上升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
认识: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意大利统一
德国统一
1775
1783
1789
1815
1861
1881
1868
1889
1871
1871
1640
1688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沙皇专制


过渡时代者,希望之涌泉也……有进步乃有过渡,无过渡亦无进步……
船头坎坎者,自由之鼓耶?船尾舒舒者,独立之旗耶?当十八、十九两世纪中,相衔相逐相提携,乘长风冲怒涛,以过渡于新世界者,非远西各国耶?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攘臂冯(píng)河而渡(徒步涉水渡河)者,其美利坚耶?……
——启超《过渡时代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