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课题1、一天的食物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从而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同时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陆续发现原来一天中我们能够获得的营养也是那样的丰富,最后在比较中发现自己在食物的选择、营养的获取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课是后续课文的铺垫。课文分两个活动:记录一天中的食物、给食物进行分类。第一个活动要建立“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有的食物吃得多,有的食物吃得少。”的科学概念。第二个活动建立“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课学习的基础。学生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让他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通过把中餐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引导孩子们关注自己吃的食物。在交流自己一天吃的食物时孩子们会发现原来自己一天里吃的食物这么丰富,用分类的方式进行研究会比较有条理。设计理念吃的食物为载体,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为了认识和解释这些内容,便通过观察,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们关注自己的日常科学课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的本质。本课设计通过记录昨天晚餐吃过的食物,指导学生对食物的注意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零乱的记录到分类记录汇报,强调记录的真实性,并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记录、统计的方法。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是科学探究,本课教学设计以孩子们一天当中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关注身边的科学,使他们不断深入到科学的探究过程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过程与方法: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的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将区分难度大的“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种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记录昨天晚餐吃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难点: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教学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每人20张)食物分类粘贴图(每组1份)、固体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礼物。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各种食物。(包子、西瓜、牛奶、冰淇淋、矿泉水、食用油、食盐、面包)提问:这些物品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把这些物品叫做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引出“食物”。板书:食物讲述:食物是指我们吃的喝的物品。[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吃的食物入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一盒消炎药,提问:它可以吃吗?它是不是食物?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食物”概念。教师强调:食物是指给我们充饥解渴的物品。提问:一天当中,同学们要吃几餐食物?哪三餐?板书:一天的揭示课题。我们以晚餐为样板,研究一天的食物。板书:晚餐[设计意图: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2、探究过程1、记录昨天晚餐吃的食物同学们回忆一下昨天晚餐吃了什么菜?根据学生的回答,讨论:你吃的菜算几种食物?[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老师昨天晚上也做了一个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做的?我们来看视频。课件播放视频:西红柿炒鸡蛋提问:西红柿炒鸡蛋是由几种原料做成的?板书:原料它算几种食物?小结:它是由几种原料做成的,就算几种食物。按照这种算法,刚才说的菜算几种食物?现在你们能调查一下昨天的晚餐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教师适时提出要求:1、一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2、每个同学都要进行记录。3、小组合作摆一摆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注意:把重复的食物放在一边。(课件展示:)温馨提示1、记录要求真实。2、不要遗漏。不会的字可以写拼音。3、重复的食物,只记录一次。学生分小组记录食物。(教师下课堂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调查、记录中餐吃的食物,这个活动在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又在逐渐引导学生发现搜集整理信息中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感兴趣地进一步去研究。]小组进行汇报:你们小组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食物很丰富小结:晚餐吃的很丰富,一天的食物会更加丰富。(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记录和研究收获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从交流中了解到别人的思想,体会到更多的感慨与收获,学到他人的长处。]2、给食物分类提问:你们可以给这些食物进行分类吗?板书:分类想一想你们小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类?讲述要求:按照分类标准,把食物卡片粘贴在食物分类贴图上。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小组进行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分类的?吃的最多的食物是什么?展示学生的食物分类粘贴图。[设计意图: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给食物分类”可以产生热烈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交流环节中巧妙的讲解、追问、点拨和引导又可以营造和谐的氛围。]讲述: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根据食物的来源,把食物分为:(课件展示)粮食家畜植物蔬菜动物家禽水果水产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吗?课件展示。3、拓展延伸同学们一天吃的食物很丰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家?4、全课总结问:你们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研究了一天的食物,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我们怎样吃营养才合理,下节课继续研究。[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到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以后,诱导学生能继续围绕“食物”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板书设计:一天的食物原料晚餐分类食物很丰富一天的食物会更加丰富教学反思 《一天的食物》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下《食物》单元的起始课,主要由“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构成。 本节课包括“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这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之间有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后者对前者进行整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一天的食物,并对我们的食物进行分类。在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我确定以研究晚餐为样板。在本堂课的学习中,学生遇到困难有二:一是如何比较完整的记录一天的食物;二是如何对记录的内容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提出分类的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我稍做引导即可解决二是学生分类中遇到的困难。课前估计学生分类的标准和名称更多来源于生活中对食物的分类,学生分类中存在以下几下问题: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后的子项不是并列关系;分类后的子项有重叠现象。因此分类的要求不必要太高,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分类的问题所在,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的确定意义很大,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对我们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以便我们更好的关注我们的食物,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