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8张PPT。《包楞调》山东民歌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 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和诙谐、风趣等特点。表现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爽朗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沂 蒙 山:聊一聊 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是指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地区,这里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歌曲简析原名《沂蒙山小调》,也称《十二月调》。抗战时期﹐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的文艺工作者用这个曲调编配了一首新歌﹐叫《打黄沙会》﹐用以配合对黄沙会的斗争。以后﹐在这首歌的前两段加上了赞美沂蒙山风光的歌词﹐同时又加上了歌唱新生活﹑歌颂领袖的内容﹐因此原来的《打黄沙会》就改为现在的《沂蒙山小调》了。 你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情绪吗?热情地 喜悦地 赞美地 婉转悠扬地。。。。。。你能听出歌曲的拍号吗?4/4(四四拍)1、歌词中的“那个”有没有实际意义?2、歌词中有哪些“儿化音”?3、歌曲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演唱有什 么特点?没有,只是民歌中的衬词地儿、子儿一字多音——拖腔好香看好5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武,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就像下一条鱼的嘴咬着上一条鱼的尾巴似的。 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是具有山歌风格的小调,为了把声音传远,有个长腔,前一句的尾音是后一句的始音,这种创作形式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我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它类似于文学创作中“顶真”的修辞方法。比如大家学过的《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这种句头咬句尾的创作手法即是“鱼咬尾”。 试一试3 3 2 3 | 1 - - - | ( )1 2 3 | 5 - - - |( ) 6 5 3 | 2 - - - |( )5 3 2 | 1 - - - ||你做对了吗?3 3 2 3 | 1 - - - | (1)1 2 3 | 5 - - - |(5)6 5 3 | 2 - - - |(2)5 3 2 | 1 - - - ||人人那个都说哎洛阳城好, 洛浦那个南北哎好风光。 牡丹那个华贵哎甲天下, 龙门那个石窟哎烦恼忘。 马寺那个钟声哎传四方, 洛阳那个美名哎天下扬。老师编的歌词下课再见!谢谢大家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