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见学生用书P21]时期政策内容影响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1921年)以固定的__粮食税__代替余粮征集制;在工业领域,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在流通领域,恢复__商品贸易__等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进行__社会主义建设__的一次有益探索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实施第一、二、三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重工业__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__农业生产__和轻工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业集体化(1927年)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为__工业化__提供重要保证;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斯大林体制特点: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一、选择题1.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B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③④【解析】 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列宁的成就”可知,①②③正确,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属于斯大林的成就。2.实施新经济政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C )A.农民欢迎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解析】 新经济政策中,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的是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所以说实施新经济政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3.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反映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C )年份项目 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注:1普特=16.38千克。A.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创建【解析】 从表格中可知1921—1925年苏俄(联)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原因是从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联1925年的粮食产量比1921年提高了1倍,工农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水平。4.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B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实行农业集体化 D.颁布新宪法【解析】 工业化期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于1928年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建设投资的四分之三用于重工业,从而造成苏联轻重工业的发展严重失衡。5.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双方辩手观点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 D )A.新经济政策的利弊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C.农奴制改革的利弊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解析】 通过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苏联的农业生产和轻工业生产发展缓慢。题干中双方辩手的观点是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6.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C.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解析】 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C项说法错误。7.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C )A.农民过于贫困,农业生产力低下B.农民强烈要求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C.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广阔的国际市场【解析】 随着工业化的开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苏联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粮食收购数量严重不足。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决定,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由此掀开了农业集体化的序幕。8.下面表格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A )国民收入(%)农业产值(%)生铁产量(万吨)规定指标数应增102应增501 700实际完成数增加60下降14616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D.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解析】 由表格中的“规定指标数”“实际完成数”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A项正确;BCD三项从表格中没有体现。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答案】 新经济政策。运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2)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答案】 斯大林模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