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框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见学生用书P10]1.北洋政府的统治(1)袁世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的措施:①将临时政府从__南京__迁往__北京__;②改组__内阁__,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③想办法削弱__革命派__的力量,开始一步步独揽大权。(2)袁世凯扩张武力,进一步独揽政权的做法:①袁世凯未经与国会商议便擅自签订《__善后借款合同__》,向列强借款;②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③解散国会,废除《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_》和责任内阁,公布《__中华民国约法__》;④1914年12月,公布《__大总统选举法__》。(3)接受日本提出的“__二十一条__”。(4)复辟帝制:1915年底,宣布接受帝制,改国号__中华帝国__,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2.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北洋军阀分裂:分裂为__直系__、__皖系__和__奉系__三大派系。(2)北洋政府统治时的中国局面:这一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一、选择题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 A )A.北京 B.武汉C.上海 D.天津2.如图是绘于1912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幅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D )袁世凯骑木马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C.蒙蔽人民群众D.蒙蔽革命党人【解析】 本题考查袁世凯对于民主共和的态度。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时间节点“191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袁世凯仍然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欺骗革命党人,复辟帝制的野心尚未完全暴露。3.1914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趁机提出“二十一条”,企图侵占山东等地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 )A.日本 B.美国C.俄国 D.奥匈帝国4.以下有关“二十一条”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对中国权益的损害严重且涉及范围深广B.它表现出日本对中国强烈的侵略野心C.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D.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解析】 1914年,欧洲列强正全力投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提出侵占山东等地的“二十一条”。由此可知,C项“支持”表述错误。5.下列不属于下图所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的是( D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合影A.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B.清朝覆亡C.列强掠夺中国D.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控制下【解析】 D项“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控制下”是在袁世凯死后。6.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其根本出发点是( B )A.维护中国统一 B.巩固在华利益C.与袁世凯是好朋友 D.社会制度不同【解析】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采取的所有措施,其最终出发点都落在维护其在华利益上。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C )A.资产阶级共和国B.君主立宪制国家C.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8.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占据浙江的是( D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解析】 皖系军阀占据浙江、福建、安徽、山东等地。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材料三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爱国之豪杰共图之。——孙中山(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密不可分的历史事件。【答案】 辛亥革命。(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的史实反驳袁世凯的上述言论。【答案】 态度:赞成共和,反对专制。史实: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为了独揽大权,迁都北京,改组内阁,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大总统选举法》等;1914年,袁世凯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亡国条约“二十一条”;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帝制。(3)孙中山为维护共和领导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答案】 领导了护国运动。结果: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很快席卷南方多个省份。袁世凯迫于压力,撤销帝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