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同步测试(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同步测试(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见学生用书P86]
一、感怀人民英雄纪念碑
1.建造目的:纪念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
2.建造时间:1958年5月1日落成。
3.浮雕内容: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此外,还有两块装饰性浮雕: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
4.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含义:
(1)“三年以来”:以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为开端。
(2)“三十年以来”: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开端,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重温百年奋斗历程
1.一百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时间
重大事件
重要人物
1840—1859年
__鸦片战争__、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道光帝、林则徐、洪秀全
1860—1879年
洋务运动
__李鸿章__
1880—1899年
甲午中日战争、__戊戌变法__、义和团运动
慈禧太后、光绪帝、__康有为__
1900—1919年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__辛亥革命__、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孙中山、陈独秀
1920—1929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__第一次国共合作__、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等
周恩来等
1930—1939年
土地革命、长征、__遵义会议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
__毛泽东__、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
1940—1949年
重庆谈判、__三大战役__、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等
毛泽东、蒋介石
2.中国近代百年苦难史的感悟
(1)__落后__就要挨打。
(2)要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3)要__居安思危__,顺应时代潮流。
(4)__广大人民群众__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能否成功的基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等。
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回顾历史的方式有多种,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当把故事__发生的原因__表现出来。
一、选择题
1.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中国人民100多年的反侵略斗争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刻教育着我们“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下列哪块浮雕不适合这个主题( D )
A.抗日战争 B.五四运动
C.虎门销烟 D.渡江战役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导火线就是帝国主义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了日本。虎门销烟是反抗外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侵略行为的民族抗争。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战,不属于反侵略斗争。
2.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年”是指( D )
A.1931—1934年 B.1937—1940年
C.1945—1948年 D.1946—1949年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三年以来”是指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国民党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解放战争开始。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解放战争结束。
3.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一项是( D )
A.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解析】 新文化运动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之后国共合作进行了国民革命,因而D项正确。
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的历史事件被称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是因为( A )
A.社会性质开始根本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D.中国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5.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的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D )
A.①——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B.②——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开放
C.③——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D.④——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④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
6.下列浮雕反映的事件属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是( C )
    图1 1839年       图2 1919年
图3 1937—1945年     图4 1949年
A.图1和图2 B.图2和图3
C.图3和图4 D.图1和图4
【解析】 图1浮雕是虎门销烟;图2浮雕是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排除。
7.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诗词、标语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诗词、标语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闲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属于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的诗;②属于我国解放战争后期进行渡江战役时毛泽东写的诗;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纲领;④属于五四运动时的口号。
8.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以下节日的确定与中国历史有直接关系的是( C )
①五一国际劳动节 ②五四青年节 ③八一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①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与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无关;②五四青年节是纪念五四运动而来;③八一建军节是纪念南昌起义而来,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④国庆节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来。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
【答案】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分别答出这三个阶段的名称及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标志性事件: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五四运动的爆发;鸦片战争的爆发。
(3)诵读碑文,无数英雄的历史功绩历历在目,我们中学生应继承和发扬先烈怎样的革命精神?
【答案】 示例:我们青少年应当不忘记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热爱祖国,为建设国家努力学习。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请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选择第一个事件: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第二个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图中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史实两例。
【答案】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答出两例即可)
(3)从B段转为C段“升出一片光明……”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什么事件?请概述其为中国社会“升出一片光明”所作出的努力。
【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进行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4)回顾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示例: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革命成功的基础等。(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