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见学生用书P71]一、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勇抗争1.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__最早__、持续时间__最长__、伤亡__最大__。2.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几乎独立担负着反抗__日本__法西斯侵略的作战任务。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不仅在国内作战,还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组织赴缅甸__远征军__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在缅北、滇西的日军,为__第二次世界大战__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1.概况: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参战情况没有军事行动;组织__华工__到前线充当__军役__,并为协约国提供大量__粮食和战略物资__坚持长期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中国战场与整个战争的关系在中国无战场,做战争后勤工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东方主战场__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参加协约国一方,但不受重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仅能__列席__巴黎和会,提出收回__山东主权__的正当要求却被拒绝;不平等参加__反法西斯同盟__,多次参加国际会议,走向平等中国在战后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参加国际联盟,但处于__弱势__地位__联合国__创始国和__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__之一2.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地位的变化:同为战胜国,中国从一个毫无地位的受列强支配的__弱国__,转变为初步具备国际影响力的__大国__,国际地位__大大提升__。三、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重要组成部分__。2.作用:中国坚持对日作战,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__太平洋战场__和__欧洲战场上__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__巨大贡献__。▲重点知识一支军队赴缅远征军一个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变化从一个毫无地位的受列强支配的弱国,转变为初步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三个“最”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大五个文件《联合国家宣言》《普遍安全宣言》《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波茨坦公告》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D )①《大西洋宪章》 ②《开罗宣言》 ③《联合国家宣言》 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③④【解析】 《大西洋宪章》的签署是美、英两国;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联合国家宣言》。2.1942—1945年间,中国两次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重创缅北、滇西的日军,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及美、英、中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事宜的国际会议是( D )A.波茨坦会议 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解析】 1943年11月下旬,为协调相互意见,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3.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 C )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②美军在中途岛对日军作战 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 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②美军在中途岛对日军作战和中国战场无关,排除。4.国民党抗日名将戴安澜(海鸥将军)1942年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殉国,年仅38岁。当时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赋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纪念。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史实的解读错误的是( C )A.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B.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缅甸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组成部分【解析】 材料中是1942年,可判断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持英军,派军队入缅对日作战,A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致,共御外侮,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942年的时候合作早已经实现了,C项错误,符合题意。5.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下表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A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5年8个月零8天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零17天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零26天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零16天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战场与世界其他战场相比,持续时间最长③战争波及地域广、卷入国家多、持续时间长,在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材料告诉学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表格内所给出项:战争名称和战争时间。从表格中看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将近14年,可以看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是时间最长的;从战争的名称可以看出战场涉及的国家、地区很多。故①②③正确。④在表格中未体现。6.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此书记录了七七事变爆发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下列时间有可能被此书记录的是( A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 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后一年期间是指1937年7月7日—1938年。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8—11月;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一二·九运动发生于1935年12月9日。题干中①②有可能被此书记录,A项符合题意。7.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1937—1944年间是“赞赏时期”。当时美国人对中国持“赞赏”态度的原因是( D )A.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B.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C.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D.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3—1944年,正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8.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精神,并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说的主要依据是( B )A.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起点,日本开始侵略中国B.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局部抗战开始C.以七七事变为起点,全民族抗战开始D.以西安事变为起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解析】 依据题干“十四年抗战”说,是从1931年开始算起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十四年抗战取得胜利。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20世纪30—40年代,伟大的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苏联进行的卫国战争,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浴血奋战、相互支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否有军事行动输出华工上前线充当军役坚持长期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中国战场与整个战争的关系无关紧要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不平等走向平等中国在战后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参加国际联盟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战场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战场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万余人不到11万人注: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死伤三千五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一千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共同原因。【答案】 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2)研读材料二,并分析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变化。【答案】 由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转变为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何重要影响?【答案】 地位:中国抗日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