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见学生用书P51]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时间、地点:__1937__年__7__月__7__日,卢沟桥。2.经过:日军在卢沟桥附近频繁进行实弹演习,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__宛平__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在双方交涉之际,日军突然向__卢沟桥__一带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驻守当地的第二十九军奋起还击,副军长__佟麟阁__、师长__赵登禹__壮烈牺牲。3.影响: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二、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中的重大事件1.1937年7月底,__平津__沦陷。2.淞沪会战:(1)背景:1937年8月13日,日本大举进攻上海,妄图3个月内灭亡中国,此事件又称__八一三事变__。(2)结果:1937年11月,__上海__沦陷。(3)影响:粉碎了日军__3个月内灭亡中国__的计划。3.南京失陷: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被迫迁都__重庆__。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三、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1.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军在东北的__哈尔滨__组建了细菌战秘密部队——__七三一部队__,用健康活人做试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在长春、广州等地建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形成了巨大的细菌战网络;在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弹。2.__南京大屠杀__(1937年12月13日;6个星期;30多万人)3.轰炸封锁__重庆__、__成都__、__昆明__等后方城市。4.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__大扫荡__”,实行“__烧光__、__杀光__、__抢光__”的三光政策,如__潘家峪__惨案。▲重点知识一支部队哈尔滨七三一部队一个陪都重庆一次战役淞沪会战,粉碎日军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一个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两次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两位爱国将领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两个开始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四大罪行细菌战、南京大屠杀、轰炸封锁后方城市、抗日根据地三光政策一、选择题1.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D )A.图1 B.图2C.图3 D.图4【解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它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2.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B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增兵华北,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②③符合题意。3.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A.武汉会战 B.南京大屠杀C.长沙会战 D.旅顺大屠杀【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1937年12月13日,日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屠杀的中国人,12月13日被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4.“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 D )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 ②潘家峪惨案 ③南京大屠杀 ④七三一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式武器试验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 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希特勒的罪行,与题意不符。5.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歪曲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史实,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对这些行径,我们中学生的态度是( A )①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 ②将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区别开来 ③憎恶、痛恨侵略战争,热爱、维护世界和平 ④反感、厌恶日本人,抵制、损毁日货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 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我们中学生要利用掌握的历史知识,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牢记战争带给我们的伤害,热爱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日本虽然是战争的发起者,但是日本人民在战争中也受到很大伤害,现在日本国内大部分人仍然是反对战争的,我们要将日本人民与右翼势力区分开,不能敌视所有日本人,要理性爱国,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故①②③正确,④说法错误。6.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A )A.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B.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解析】 日本于1937年8月13日,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至11月,上海沦陷。这次战役粉碎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7.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 D )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B.南京—重庆—武汉—广州C.广州—南京—武汉—重庆D.广州—武汉—南京—重庆【解析】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前,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广州,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4月、7月,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反革命叛变,分别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9月,“宁汉合流”使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进逼南京,1937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将重庆作为陪都。因此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广州、武汉、南京、重庆。8.关于九一八事变与卢沟桥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发生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的反抗B.日本进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C.都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D.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卢沟桥事变与九一八事变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是日本进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都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没有进行积极的反抗,使东北三省很快沦陷。二、非选择题9.【抗争篇:识人类良知】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揭穿谎言】材料一 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材料二 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答案】 材料一观点批驳: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侵占中国东北;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又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材料二观点批驳: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誓死抗战】材料三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战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答案】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材料四 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答案】 示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等等。【守住良知】材料五 外交部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多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多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答案】 示例: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真诚向受害国道歉,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