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框 全民族的抗战[见学生用书P53]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1.原因:(1)民族危机日益严重,__中日民族矛盾__上升为主要矛盾。(2)__共产党__的倡导和努力。(3)__人民__抗日救亡运动的呼声高涨。(4)__西安事变__的推动。2.过程:(1)__西安事变__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初步形成__。(2)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正式形成__。二、全民族抗战1.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成__八路军__和__新四军__,开赴抗日前线。2.国民党正面战场:(1)重大战役——__台儿庄战役__:①背景:日军进攻徐州,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②时间:1938年。③指挥者:__李宗仁__。④意义:取得了抗战以来的__最大__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2)正面战场作用:抗击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牵制了日军的兵力。3.共产党敌后战场:(1)重大战役:①__平型关大捷__。a.背景: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b.时间:1937年。c.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d.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__第一次__大捷。②百团大战。a.时间:1940—1941年。b.指挥者:__彭德怀__。c.目的: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军的“__囚笼__”政策。d.意义:八路军主动出击__规模最大__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2)总后方:__延安__。(3)敌后战场作用: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__中流砥柱__。4.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地雷战、__伏击战__、__地道战__等游击战;__杨靖宇__领导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军;抗日武装回民支队;华人华侨或__归国参战__,或__捐款献金__,以各种形式支援抗战。▲重点知识一条战线、两个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两支人民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两个领导后方重庆和延安三个人物李宗仁、杨靖宇和彭德怀三次战役①平型关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②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③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主动出击规模最大的战役一、选择题1.“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歌曲应该是( A )A.《八路军军歌》 B.《新四军军歌》C.《国民革命军军歌》 D.《共青团团歌》【解析】 材料中的歌曲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取得平型关大捷,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因此应该是《八路军军歌》。2.1938年春,丰子恺收集了大量漫画,并为它们写出说明文字。为下图所写文字为:“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农工好比食指与大指,位在兵的右翼,作有力的辅佐。学商好比无名指与小指,位在兵的左方,协力襄助。”此漫画及文字的主要意图是( B )一根指头也不能松懈A.宣传正面战场的胜利B.号召全民族坚持抗战C.说明敌后战场取得重大胜利D.庆祝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解析】 由漫画“一根指头也不能松懈”及“工、农、兵、学、商”等文字可以看出,漫画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坚持全民族抗战。3.某中学九年级举办了历史知识竞赛,其问题板上显示了以下内容,请你为其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B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国民党政府正面战场抗日D.中国共产党抗击日本侵略的过程【解析】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下旬,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图示反映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4.小明在做历史作业时遇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哪里?”的题目,结果他做错了,你的正确答案是( B )A.太原 B.延安C.瑞金 D.西柏坡【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延安是抗日战争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与指挥中枢。5.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他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指挥取得了哪次战役的胜利( A )A.台儿庄战役 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解析】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歼灭日军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6.如图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某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C )A.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是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是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解析】 观察题干图片,这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台儿庄战役示意图。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C项正确。A项是平型关大捷;B项是七七事变;D项是百团大战。7.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B )①百团大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保卫大武汉 ④地道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 ①④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②③是正面战场。8.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C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C.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D.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解析】 材料涉及的都是中国人的抗战表现,体现不出国际战争的特点,A项不选。材料中有国民党抗战的表现,所以看不出中共是抗战的主要力量,B项不选。从材料可以看出有国民党抗战的表现,有共产党抗战的表现,有人民抗战的表现,也有少数民族抗战的表现,能够比较全面地体现出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是在统一战线的指导之下进行的,C项入选。材料中有中共抗战的表现,看不出国民党始终是积极的组织抗战,D项不选。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材料二 “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逼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1)材料一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答案】 七七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该主张的实施。【答案】 共同主张:共同抗日。因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西安事变的推动;中共积极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各自承担的抗战任务并各举一著名战例证明。【答案】 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战场抗战任务,台儿庄战役(其他正确战役也可);共产党军队担负敌后战场抗战任务,百团大战(其他正确战役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