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第一框 内战的爆发[见学生用书P77]一、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1.共产党:争取__和平__、__民主__。2.国民党:蒋介石坚持__独裁__统治,蓄意发动__内战__。二、两种命运的协商——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目的国民党:一方面是__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__,另一方面是想在__政治舆论__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__中国共产党__身上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__和平__协商国是,讨论__和平建国__方案时间__1945__年10月10日__1946__年1月10日地点重庆__重庆__代表__国共两党__代表__各党派__代表和__社会贤达人士__内容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解放区政权、国民大会以及军队整编问题讨论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成果签署了《__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__》即“__双十协定__”;国民党接受__和平建国__的基本方针再一次确定了__避免内战__、__和平建国__的方针意义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其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决心,在政治上获得了主动,赢得了民心。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联系重庆谈判为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政治协商会议是重庆谈判的延续和扩大三、两种命运的较量1.全面内战的爆发:__1946__年6月,蒋介石违背“__双十协定__”,撕毁__政协决议__,指挥军队以围攻__中原解放区__为起点,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全面爆发。2.国民党在内战初期的战略方针:(1)蒋介石以“__全面进攻__,__速战速决__”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__全面进攻__。(2)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从全面进攻转入__重点进攻__。3.共产党在内战初期的战略方针:(1)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__歼灭敌人有生力量__为主要目标,以__集中优势兵力__、__各个歼灭敌人__为作战原则,以__运动战__为主要作战方式。(2)1947年2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主动撤离__延安__,转战__陕北__;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__蘑菇战术__”,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__重点进攻__。▲重点知识一次谈判重庆谈判一次会议政治协商会议一个建国方针和平建国一次作战方式运动战(如转战陕北,“蘑菇战术”)一个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两个进攻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两种建国主张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蓄意发动内战两个文件《双十协定》,即《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政协决议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博物馆展出的一张珍贵历史图片,该图片涉及的事件是( D )A.中华民国成立 B.五四运动C.遵义会议 D.重庆谈判2.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来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针对《毛泽东先生来了!》,下列评述最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是( B )A.蒋介石真心实意盼望毛泽东前来共商和平大计B.毛泽东置身犯险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和平谈判C.签订《停战协定》,对和平建国方针达成高度一致D.签订“双十协定”,蒋介石的目的全部实现了【解析】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A项排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B项正确;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C项排除;D项说法绝对,排除。3.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其内容不包括( A )A.改革土地制度 B.修改宪法草案C.整编军队 D.召开国民大会【解析】 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不包括土地改革制度。4.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应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邀毛泽东赴渝谈判以掩盖内战目的B.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全面内战序幕C.先重点进攻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区D.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 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AD项发生在内战前;C项应为先全面进攻后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区。5.在电视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退却叫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有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B )A.重庆谈判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析】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延安,当时在陕北的红军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先后取得多次胜利。6.下面是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表。为此中共中央所采取的措施是( C )项目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人127万人武器装备接收100万日军装备,获得美国大量先进武器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中城市、绝大部分交通线中小城市、农村、偏远地区A.坚决迎战,绝不放弃中共中央所在地B.实行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C.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D.进行主力决战,掀起三大战役的壮举7.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同点有( A )①都发生于重庆 ②都确立和平建国的方针 ③只有国共两党的代表参加 ④都为实现民主统一带来曙光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 重庆谈判参加者为国共两党代表,政治协商会议与会者为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人士等,③错误。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电文材料二 “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材料三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真实目的。【答案】 表面目的是共商国家大计。真实目的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去得好”?【答案】 成果: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毛泽东说“我们去得好”是指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史上,历史曾将挽救民族危亡的大任降于重庆,重庆以其巨大的牺牲和卓绝的奋斗圆满完成了这一重任。历史又给予重庆唯一的契机,希望这座有大功于国家民族的城市,能继续引导国家走出君主专制、极权独裁,开出自由、民主、宪政国家的康庄大道。然而,重庆错失、辜负了历史的第二次偏爱,在严酷复杂的国内国际政治面前。重庆交出的是一份令人扼腕长叹的答卷。 (1)根据材料指出和重庆有关的是哪两件大事?【答案】 抗日战争和重庆谈判。(2)“重庆以其巨大的牺牲和卓绝的奋斗圆满完成了这一重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案】 在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45年中国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3)材料中为什么说“重庆辜负了历史的第二次偏爱,交出的是一份令人扼腕长叹的答卷”?【答案】 重庆没有能使中国避免内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