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第一框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见学生用书P35]1.背景(1)国内外局势:中国内忧外患。(2)共产党方面:工人运动陷入低谷,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3)国民党方面:孙中山__维护共和__屡遭挫折,迫使其寻找革命的新出路。(4)__共产国际__的促成。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1924—1927年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政治基础“联俄、联共、__扶助农工__”三大政策成果(积极作用)①创办__黄埔军校__,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②进行了北伐战争破裂蒋介石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3.黄埔军校创建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宗旨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作用黄埔军校在短时期里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4.北伐战争(1926年)目的打倒列强,推翻__北洋军阀__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先锋共产党人的勇猛作战,叶挺第四军独立团赢得“__铁军__”称号成果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__长江流域__,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观察下图,你认为占据图中所示区域的军阀是( B )A.孙传芳 B.吴佩孚C.张作霖 D.蒋介石【解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吴佩孚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孙传芳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张作霖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等地。从图中可知,占据图中所示区域的军阀是吴佩孚。2.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B )①北伐的顺利进军,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包括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根据题意,要选择国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统一,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维护共和的道路上屡遭挫折。他逐渐认识到:要完成革命事业,不仅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而且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综上,②④符合题意。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C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建【解析】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4.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在图中A地率领某独立团英勇作战的将领是( B )A.毛泽东 B.叶挺C.陈独秀 D.胡适【解析】 从题干中的“20世纪20年代”“独立团”和图片中从广州出发的行军路线可知,该战争是北伐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是中共一大的与会人员,陈独秀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均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5.1926 年12 月到1927 年1 月,全国各地先后有56 位将军宣布加入国民革命,1927 年1 月1 日,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直接引起上述情形的历史事件是( C )A.五四运动初步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解放战争正式爆发【解析】 从题干中的时间、地点等关键词上可以判断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成果。6.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创立时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创办于1927年B.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C.孙中山亲自担任该军校校长D.校址设在江西南昌【解析】 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校址在广东广州。这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蒋介石为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清党”运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迫害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31万人以上。上述史实不能说明( C )A.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B.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C.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统一全国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北伐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久,又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并继续北伐,C项说法错误。8.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在一个事件发生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D )A.誓师北伐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C.北伐军攻克武昌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的北伐战争的主力军是黄埔军校的师生,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ABC三项都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事件。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所以黄埔军校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二、非选择题9.读图思考,回答问题。图1 图2(1)结合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分析图1国共两党实行合作的原因。【答案】 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国内: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障碍。“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2)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它与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联?【答案】 成果:北伐战争的胜利,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关联:图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有力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图2黄埔军校的创办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他们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果是什么?它给中国共产党人带来了怎样的启示?【答案】 结果:由于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宣告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启示:要建立自己的军队,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