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目标?学习目标1. 掌握信息和信息载体的概念,理解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关系。2. 掌握信息的特征。握信息的特征。3. 理解信息的获取、传递与处理的过程。4. 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5. 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新领域。6.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7. 了解什么是数字化生活,常用的网上支付方式及安全防范措施。第一单元 信息1.信息信息是使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现代社会中,人们把信息、物质、能源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2.信息载体信息载体是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只是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必须依靠某种媒介进行传递。例如:我们阅览的报纸、杂志,同学们的各学科课本,记录考试成绩的纸张,教师讲课发出的声波,雷电闪过的光波,其本身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比如“天气预报”,既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又可以用文字或视频来传播。不同的信息可以依附于同一个载体。比如文字可以用来表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交通信息、天气信息、招生信息等。3.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信息无处不在。(2)载体依附性信息本身不能独立存在,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3)可传递性信息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具有可传递性。信息可以记录在纸上,印成书本,也可以记录在硬盘或优盘等介质上。例如:甲骨文,古人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记录事件传递给他人阅读。(4)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5)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但是由于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也不同,因此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人的分析、综合、提炼,可以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6)时效性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与之相关的信息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果超出了时间界限,再好的信息也会失去意义。(7)真伪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信息,有真有假,需要我们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有时需要分析和求证。也有时出于某种目的,故意采用篡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制造伪信息。例如:诸葛亮利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及孙膑“减灶退兵”等。4.信息的获取、传递与处理(1)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首先要获取信息。人类大部分的信息是通过眼看、耳听获得的,另外,我们通过鼻闻、口尝、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学会了用照相机、测量工具、计算机、传感器、显微镜、卫星等仪器设备更快、更多、更准确地获取信息。2016年9月,我国研发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投入使用,它将人类探索宇宙信息的距离延伸到137亿光年,这就是领先世界的“天眼”工程。(2)信息的传递人类进行信息交换的历史已经很久了。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语言和壁画图案等方式交换信息。古代的结绳记事、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和驿马邮递等都是信息传递的例子。现代社会,交通警察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也是依靠人的视觉传递信息。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磁波的发现,电报、电话的发明,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通过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古代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20世纪,由于无线电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手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改变了人们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这是信息技术的一次巨大飞跃。(3)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是信息处理的三部曲。在信息社会中,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信息处理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①人工处理信息的过程输入(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获取信息)———处理(对信息进行存储、分析、整理、归纳、判断、统计)———输出(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文字等输出信息)。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作为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与人工处理信息的过程类似,包括收集信息、存储与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等阶段。第二单元 信息技术5.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储存、传输和应用的技术。从本质上看,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类感觉器官、神经网络、思维器官的庞大技术群。信息技术包含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四种核心技术。6.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语言的发明是人类信息表达和交流技术的第一次大革命。接着是文字的使用,使人类的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获得了巨大突破,使信息能跨越时间和地域进行传播。公元11世纪我国的毕癉发明了活字印刷,书籍和报刊成为信息存储和传播的媒介,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人相继发明了电报、电话、无线电,人类开始用电磁波作为载体进行快速的信息传递,这是信息技术的一大进步。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以处理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计算精度高和通用性强等特点,扩大和延伸了人脑的思维功能。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使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在信息的存储、交流和传递方面处于无与伦比的地位。与此同时,信息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7.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集成电路技术正在步入“后摩尔时代”(post?moore’s Law Era)。未来几年,新型信息功能材料、器件和工艺将不断涌现,推动了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持续进步。计算机逐步进入“后pc(Personal Computer,即个人计算机)时代”,“Wintl”(微软+Intel)平台“独霸天下”的格局正在瓦解,多开放平台正在形成,新型终端已步入百姓生活。互联网进入“后IP(Internet Protocol,即互联网络协议)时代”,发展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突破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rt pro 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的局限是网络科学家努力的方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促使信息技术渗透方式、处理方法和应用模式发生变革;大数据(BigData)成为科学家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正在改变科研方式和产业模式;网络与信息安全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技术和政治问题。当代信息科技创新更加活跃,信息技术的“云—网—端”领域的创新技术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发展,会让人类对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应用。信息技术始终会朝着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多媒体化、数据运算高速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8.常用的信息技术(1)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芯片内部的微观特性以及一些特殊工艺,在一个微小体积中制成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完整的电路或器件。(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传递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展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3)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4)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传递的技术。包括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等敏感元件,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能力。9.信息技术应用新领域出门上班前,智能手机已经为你选好了最佳路线;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支付水电费、煤气费、话费;想健身,只要在手机APP输入性别、身高、体重就可以获得规范、专业的健身方案。员工面部识别进入办公大楼,你所在的办公室的空调和灯会自动打开;快下班了,用手机短信发送一条指令,在家“待命”的电饭锅会立即启动做饭,空调开始工作预先降温;如果有人非法侵入你的住宅,你还会收到自动电话报警的信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让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都变成了现实,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催生出新的技术和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刻变化。(1)3D打印技术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2)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3)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光电成像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创建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嗅、味等多种感知的计算机系统。人们借助各种交互设备沉浸于虚拟环境之中,与虚拟环境中的实体进行交互,产生等同于真实物理环境的体验和感受。(4)穿戴式智能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广义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他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10.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正面影响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②方便了人们的交流。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④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2)负面影响①信息泛滥。信息急剧增长,耗费大量时间找不到有用信息。②信息污染。错误、虚假、污秽信息混杂其中,让人难分对错、真假难辨,会上当受骗,受其毒害。③信息犯罪。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窃取、欺诈、攻击、破坏等危害活动。④可能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过分依赖网络,沉溺虚拟世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长时间上机还会影响身体健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做好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努力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②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③养成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④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第三单元 数字化生活11.数字化生活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并因此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备了更多的数字化特征,也带来了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巨大变化,这种由数字技术和数字化产品带来的全新的更丰富多彩和具有更多自由度的生活方式称为“数字化生活”。12.常用的网上支付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时代已经来临,并且迅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量的交易从过去的面对面实体钱币交易变为了账号对账号的数字化交易。电商、微商、支付宝、网银、手机银行等都成为这股潮流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元素。采用网上支付的好处在于可以直接把资金从用户的银行卡中转账到网站账户中,汇款马上到账,不需要人工确认,省时又省力。(1)手机订票①确定出行方式、目的地和出行时间。飞机票可以在各大航空公司的官网上订购,火车票可以在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上订购。携程、去哪儿、途牛等知名旅游服务类网站也提供相关的订票服务。 ②用手机浏览器登录订票网站并注册。③用已注册的账号登录订票网站查询并订票。④在手机上完成订单的支付。(2)网购商品①列出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②选择合适的网络购物平台,登录后从中搜索选定所需物品。③提交订单。④选择支付方式。使用网银或支付宝等方式完成付款。(3)支付宝缴费生活中必需的缴费项目,如:水费、电费、燃气费等都可以网上支付。1 册支付宝账号。需要通过手机号或电子邮箱来注册。在设置支付方式时,要关联一张银行卡。②登录支付宝。③开始缴费。找到生活服务栏,你会发现除了水电暖缴费外,还有如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等都可以通过它来完成。(4)微信支付①打开手机端的“微信”APP,登录。②单击右下角的“我”,进入对应的页面。③单击“钱包”,进入自己的钱包,里面有许多应用。④单击“付款”,出现支付的“二维码”。⑤收银员扫描完商品后,然后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付款了。需要保证“零钱”里有余额,或者绑定的银行卡有钱,当零钱余额不够时,会使用绑定银行卡里的余额。13.网上支付的安全防范(1)注意识别假冒网站,不乱点链接,不盲目输入密码。(2)识别虚假短信或邮件,不上当受骗。(3)不要设置简单的密码。如类似“123456”的简单数字组合、自己或亲人的生日信息、电话号码等。(4)加强支付终端的安全性。如不要在公用计算机上进行支付,在支付终端上安装反病毒、反木马软件,及时升级、查杀。(5)在公共场所输入支付密码时警惕他人偷窥、摄像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山东省济宁市青岛版(2017)2020年中考信息技术总复习专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张报纸就是信息 B.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C.一本书就是信息 D.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载体的是( )。A.报刊上的文字 B.显示器上的图像C.甲骨上的古代文字符号 D.音乐里传达的欢乐气氛3.一条军事情报,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说明信息具有( )特征。A.时效性 B.真伪性 C.依存性 D.价值性4.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书本才能长期保存信息 B.同一个信息只能依附于同一个载体C.计算机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 D.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已逐渐被模拟化技术所取代5.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A.文字 B.视频 C.声音 D.图像6. 21世纪初我国先后研发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和“神威·太湖之光”,运算速度领先世界,它们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对信息进行( )。A.应用B.处理C.获取D.传递7.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工作过程是( )。A.输出信息、处理与存储信息、收集信息B.处理与存储信息、收集信息、输出信息C.输出与处理信息、信息存储、收集信息D.收集信息、处理与存储信息、输出信息8.信息技术简称( )。A.CEO B. IT C.NT D.INTERNET9.以下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C.信息一旦产生,就不会发生改变D.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10.信息技术中通信技术的作用是( )。A.搜集信息 B.传递信息 C.加工、再生产信息 D.使用信息11.小红通过因特网找到了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和图片,制作成网站,发布在学校的网站上,这属于信息的( )。A.加工 B.传递 C.收集 D.以上都是12.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自己的商业软件中加入防盗版病毒是国家允许的B.应该用“黑客”软件攻击非法网站使其关闭C.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D.在微博上发表见解是没有限制的13.指纹验证、眼睛虹膜识别和人脸面部识别技术属于信息系统的( )。A.安全管理B.存储管理C.系统管理D.应用管理14.制订ASCII码、汉字国标码、商品条形码等标准化编码主要是为了信息表达的( )。A.通俗化B.自由化C.形象化D.规范化15.下列是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信息技术方便了人们的交流C.信息技术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D.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犯罪,因此不应继续发展信息技术二、判断题1.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A.正确B.错误2.最新出版的计算机杂志、报纸本身就是信息。( )A.正确B.错误3.发布信息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A.正确B.错误4.李强在网上获取各种信息用于他的生意。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价值性。( )A.正确B.错误5.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环节并不重要,可有可无。( )A.正确B.错误6.信息技术就是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及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所有的技术。( )A.正确B.错误7.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全都是积极的、有益的。( )A.正确B.错误8.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A.正确B.错误9.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A.正确B.错误10.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群体共享,它可以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 B 2. D 3. D 4. C 5. C 6. B 7. D 8. B 9. C 10. B 11. D 12. C 13. A 14. D 15. D二、判断题1. A 2. B 3. A 4. A 5. B 6. A 7. B 8. B 9. A 10. 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宁市青岛版(2017)2020年中考信息技术总复习专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doc 山东省济宁市青岛版(2017)2020年中考信息技术总复习专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强化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