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见学生用书P53]一、匈奴的兴起与秦汉的和战1.匈奴的兴起(1)匈奴是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__游牧民族__。(2)__战国__末年,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并不断南下侵扰北方各国。(3)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的国家,首领称为“__单于__”。2.秦抵御匈奴(1)秦统一后,派大军北击匈奴,夺回了大片土地。(2)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又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__临洮__,东到__辽东__的一道城防。此后的近2 000年中,很多朝代也曾修建长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__万里长城__。3.西汉与匈奴的和战(1)汉初和亲①背景:秦末汉初,中原混乱,匈奴再次乘机南下,威胁中原。__刘邦__即位后不久,就曾率领大军北上抵御匈奴,结果被匈奴军队围困,经过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围,史称“__白登之围__”。经历这次失败,西汉政府决定对匈奴采取“__和亲__”政策。②内容:将汉朝__皇室女子__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同时,汉朝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__财物__。③影响:暂时避免了匈奴的侵扰。这种和亲政策持续了几十年。(2)汉武帝反击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朝对匈奴采取__攻势__,几次派兵攻打匈奴,取得了__河套__和__河西走廊__地区,迁徙百姓到这些地区居住垦荒,并设置了__郡县__,派驻__军队__,实施统治。(3)匈奴的__分裂__:匈奴被击败后分裂为几部,相互攻杀。(4)匈奴归附:匈奴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南迁到__长城__附近,并同汉朝订立了__和好盟约__。4.东汉与匈奴的关系(1)东汉时,匈奴分为__南北__两部。(2)南匈奴同汉友好,逐渐__南__迁。(3)__北匈奴__仍住在蒙古草原,经常侵扰__东汉__边境。(4)东汉也曾派遣大军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匈奴势力逐渐从__蒙古草原__消失。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表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史实西汉初期和和亲;送给匈奴大量财物;开放边境市场,进行贸易汉武帝时期战派__卫青__、__霍去病__大破匈奴汉元帝时期和呼韩邪单于向汉朝请求和亲,__王昭君__自愿前往东汉时期战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二、张骞通西域1.西域(1)范围: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__甘肃玉门关__和__阳关__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区,称为__西域__。(2)概况:汉武帝以前,西域小国林立,有的国家以农耕为主,有的国家以畜牧为主。这里物产丰富,盛产香料、核桃、葡萄等,还产良马和玉石。西域北部的一些国家,当时受到匈奴的控制。2.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第二次背景__大月氏__原来生活在今敦煌、祁连山一带,西汉初年,被匈奴逼迫而西迁。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__使者__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__河西走廊__。先后设__酒泉__、__张掖__、__武威__、__敦煌__四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经过公元前138年,__张骞__从长安西行,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捉住扣留了10余年,后逃离匈奴,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生活安定,不愿再同匈奴打仗。张骞未能完成使命公元前119年,__汉武帝__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的使团带去上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他们访问了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携带礼物回访长安影响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情况,以及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3.西域都护府(1)设置:公元前__60__年,西汉政府设置了__西域都护府__。(2)职责:总管__西域事务__,保护__往来商旅__。(3)作用:标志着__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__,其管辖范围包括今__新疆__及__巴尔喀什湖__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三、巩固边疆与中外交流1.丝绸之路(1)背景:汉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益活跃。(2)路线: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__长安__往西,经过__河西走廊__、今天__新疆__境内,运到__西亚__,再转运到__欧洲__。欧洲和西亚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抵达中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丝绸之路__。2.西汉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西汉时期政府也十分重视对__南方__的经营,不仅有效管理今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当时越人的聚居区,还派官员修建通往__西南地区__的道路,加强了与当地民族的联系。3.中外交流(1)中原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居民,很早就有来往。东汉时期,半岛上的各国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频繁。汉朝的__铸铜__和__制漆__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特产也运到中国。(2)日本和中国交往的历史也很悠久。__西汉__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中有30多个和汉朝有来往。一、选择题1.为汉匈两族友好关系与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D )A.呼韩邪单于和蔡文姬B.冒顿单于和文成公主C.张骞和王昭君D.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2.下列事件与匈奴无关的是( D )A.秦修长城 B.昭君出塞C.白登之围 D.七国之乱3.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C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通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4.下面是当代史学研究者对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评价。你认为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B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A.西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C.西汉的成都 D.西汉的河西走廊5.唐朝诗人胡曾在诗中这样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中最后一句讲的历史事件是( A )A.秦始皇修筑长城防止匈奴进攻B.秦始皇修建大量高大宫殿C.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北击匈奴D.王昭君到匈奴和亲6.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辛,不辱使命。他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B )A.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B.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C.完成汉朝与西域之间的和亲使命D.使西域这一地区归入西汉版图7.下列属于汉武帝的历史功绩的是( B )①派人修筑长城,开凿灵渠②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③减轻赋税,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④颁布“推恩令”,完成政治上的大一统⑤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事务⑥在长安设立太学,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⑦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汉朝北部边患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⑦C.②③④⑤ D.①②⑥⑦【解析】①是秦始皇的功绩,③是汉文帝的功绩,⑤是西汉政府的功绩。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图是一本介绍丝绸之路的著作,你认为在这本著作中不可能有( D )A.作者在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今西安)品尝凉皮B.作者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欣赏敦煌莫高窟C.作者在新疆品尝葡萄和哈密瓜D.作者在莫斯科参观霍去病墓【解析】丝绸之路不经过莫斯科,霍去病墓也不在莫斯科,因此D项不会出现在该著作中。二、非选择题9.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就是一条著名的商贸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书·张骞传》材料二图1图2材料三 (它)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有何联系?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从材料一事件主人公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答案】它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联系,为材料二反映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品质: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2)对材料二图2阴影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答案】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意义: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联系材料三,谈谈材料二中图1商路的历史意义,并从材料三中摘录体现这一意义的内容。【答案】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