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范德华力和氢键1.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及产生极性的原因。 2.知道范德华力、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3.能应用分子结构的知识判断分子的极性。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键的极性2.分子的极性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语句描述正误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2)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3)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4)非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极性键答案:(1)√(2)× 不一定,如H2O2(3)× 不一定,如Na2O2(4)× 不一定,如C2H62.现有五种分子:CS2、SiCl4、H2S、AsBr3、SeO3。(1)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有哪些?(2)属于极性分子的有哪些?答案:(1)CS2、SiCl4、SeO3。 (2)H2S、AsBr3。1.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解析:选A。对于抽象的选择题可用举反例法以具体的物质判断正误。A项正确,如O2、H2、N2等;B项错误,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若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称,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H4、CO2、CCl4、CS2等;C项错误,非极性分子不一定是双原子单质分子,如CH4;D项错误,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CH4、CO2等。2.下列物质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二氧化硫 B.四氯化碳C.双氧水 D.乙烯解析:选D。SO2只含极性键,是极性分子;四氯化碳是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H2O2是既含极性键(O—H)又含非极性键(O—O)的极性分子;乙烯是既含极性键(C—H)又含非极性键(C===C)的非极性分子。3.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气味的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它。它的结构与NH3分子结构相似。以下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PH3是非极性分子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D.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解析:选B。PH3与NH3分子的结构相似,因此在P原子的最外层有一对孤电子对未成键。P—H键是由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属于极性键。根据PH3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故分子有极性。PH3中P呈-3价,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方法(1)根据中心原子的化合价判断: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原子的价电子数,则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称,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价电子数,则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对称,该分子为极性分子。具体实例如下:分子BF3CO2SO3(g)H2ONH3SO2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346234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346656分子极性非极性非极性非极性极性极性极性 (2)根据键的极性、分子立体构型判断类型实例键的极性立体构型分子极性X2H2、N2非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XYHCl、NO极性键直线形极性分子XY2 (X2Y)CO2、CS2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SO2极性键V形极性分子H2O、H2S极性键V形极性分子XY3BF3极性键平面三角形非极性分子NH3极性键三角锥形极性分子XY4CH4、CCl4极性键正四面体形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概念: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N、F、O)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2)表示方法:氢键通常用A—H…B表示,其中A、B为N、O、F,“—”表示共价键,“…”表示形成的氢键。(3)分类:氢键可分为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两类。存在分子内氢键,存在分子间氢键。前者的沸点低于后者。(4)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语句描述正误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2)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3)HF的沸点较高,是因为H—F键的键能很大(4)氢键键长一般定义为A—H…B的长度,而不是H…B的长度答案:(1)√(2)√(3)× HF的沸点较高,是因为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4)√ 题组一 范德华力的概念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下列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问题C.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D.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解析:选B。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但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较弱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A错误;化学键是微粒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较弱的作用力,B正确;若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远,则分子间没有范德华力,C错误;虽然范德华力非常微弱,但破坏它时也要消耗能量,D错误。2.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的唯一因素B.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D.范德华力仅影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解析:选D。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因此范德华力不会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只影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①通常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通常越高,如熔、沸点:F2<Cl2<Br2<I2;CF4<CCl4<CBr4<CI4。②分子组成相同的物质(即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对称性越强,范德华力越小,物质的沸点通常越低,如沸点: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③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分子的极性越小,范德华力越小,物质的熔、沸点通常越低,如熔、沸点:N2<CO。(2)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大,则溶质分子的溶解度越大。如I2、Br2与苯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大,故I2、Br2易溶于苯中,而水与苯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很小,故水很难溶于苯中。 题组二 氢键的概念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是一种化学键B.氢键使物质具有较高的熔、沸点C.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物质易溶于水D.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与氢键无关解析:选C。氢键不是化学键,故A项错误;分子间氢键可以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而分子内氢键可以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B项错误;水分子在形成氢键时,可以使晶体疏松、体积膨胀,D项错误。4.下列物质的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B.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159 ℃,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213 ℃C.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D.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解析:选D。NH3与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增大了NH3在水中的溶解度;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使对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乙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增大了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而乙醚分子结构中无羟基,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乙醇小得多;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的原因是H—F键的键能比H—Cl键的大,与氢键无关。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①分子间存在氢键时,物质在熔化或汽化时,除破坏普通的分子间作用力外,还需要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存在着分子间氢键的物质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②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其熔、沸点比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的低。如邻羟基苯甲醛能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当对羟基苯甲醛熔化时,需要较多的能量克服分子间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于邻羟基苯甲醛的。(2)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解度增大。由于氨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且都是极性分子,所以NH3极易溶于水。低级的醇、醛、酮等可溶于水,都与它们的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有关。(3)氢键的存在引起密度的变化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水结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冰融化成水时,体积减小,密度变大。在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中存在相当量的水分子因氢键而相互“缔合”,形成“缔合分子”,这种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学习小结1.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1)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等。(2)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①若分子的立体构型呈对称结构,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H4等;②若分子的立体构型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如NH3、CH3Cl等。2.范德华力、氢键对物质性质影响的规律(1)范德华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熔、沸点:F2<Cl2<Br2<I2,CF4<CCl4<CBr4<CI4。(2)氢键: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如熔、沸点:H2O>H2S,HF>HCl,NH3>PH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