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一、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是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内容,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植物的花、果实的形成以及种子撒播到远处,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就到了学习种子是如何开始新的生命的阶段。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浸泡种子。第二个活动是种子内部结构。第三个活动是发芽的蚕豆。二、课前思考: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是有一些感性认识,对种子发芽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所起什么作用不一定很清楚,并且学生以前对豆芽的错误认识对本课产生负迁移。基于此,本课让学生通过亲自解剖种子,认识种子内部的结构;再让学生对不同阶段萌发的种子进行对比观察,了解种子各部分的作用。课堂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可以让学生课前种植种子,增加感性认识。老师可以事前浸泡种子,培育幼苗。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植物的种子孕育着新的生命和希望,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2.植物的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3.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过程和方法1.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比较蚕豆、黄豆、(花生) 等种子内外部结构特点并做好记录;2.指导学生对比观察种子和发芽蚕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观察记录的科学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剖并认识蚕豆种子的基本构造。难点:正确地辨别种子胚中的胚根和胚芽教学准备教 具学 具说明与提醒蚕豆、黄豆、油菜籽,蚕豆幼苗一盆,干、浸泡2天、浸泡更长时间的蚕豆种子各一大盆,浸泡实验装置,课件。(1)每小组一包种子,内含蚕豆、黄豆、红豆若干。(课前放在课桌抽屉内) (2)放大镜1个,浸泡的蚕豆、黄豆、红豆种子若干,记录表一张,放在解剖盘中。(3)已经萌发的蚕豆教 学 过 程基 础 部 分修 注一、情境导入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暖花开。开了花,又结了果。2.(出示图片)这些是植物的果实,果实里面是它的种子。 植物结出种子有什么用呢?3、播放视频4.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大大的植物。 这是我们身边的大豆、蚕豆的种子,以及它们长成的植株5.关于植物的种子,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样的问题?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二、观察种子(出示种子)老师这里有三种神奇的种子,想观察吗?种子从外面观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分组观察、汇报小结:种子的外面有种脐……三、浸泡种子1.(出示一杯种子)提问:这些种子,它怎么不开始萌发呢?2.这些种子在休眠,需要我们把它唤醒。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水、温度、氧气等)3.种子萌发需要水分,课前老师做了一个种子吸水的实验,请看图片: 这是100课种子,这是50毫升的水;10个小时后,再来看看这些种子和水。你有什么发现,你想说什么?你的证据是什么?小结:种子萌发需要吸收水等条件三、种子的构造(出示图片)这是种子的结构,外面是种皮,你认为种子萌发是不是靠外面的种皮?秘密在里面,想不想看一下种子内部的构造。这样我们又要用到解剖的方法,老师来示范一下解剖种子的方法。教师做解剖演示。2.出示温馨提示:(1)用镊子小心地将种皮剥下。(2)小心地将“豆瓣”分开,观察连接处是怎样的?(3)仔细观察、认真完成记录表。3.学生分组解剖、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4.请学生上台展示观察记录。(重点交流:我在“豆瓣”的连接处发现了什么?)5.(投影出示蚕豆结构图)教师讲解:蚕豆种子里有胚根、胚芽和子叶。胚根、胚芽和子叶合称为胚。所以种子有外面的“种皮”,里面的 “胚”构成。6.那么其他的种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构造呢?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种子。(黄豆、红豆种子)7.学生对比观察8、总结种子的结构四、发芽的蚕豆1不要小看种子,条件适合,这些种子都能长成一棵大植物。2老师这里有已经长大的蚕豆苗3.你猜一下:种子的哪部分生长成了根,那部分又长成了叶呢??4.学生猜测:5.光有猜测还不够,我们科学讲究证据,请观察已经萌发的蚕豆种子,寻找证据。6.学生汇报7.观看种子萌发的过程视频五、总结本课:讲解: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六.课后延伸我们还没有观察到种子完整的萌发过程,需要我们课后继续观察。由小组长负责种植剩余的种子。(尊重种子)板 书设 计种子的萌发 课外活动1.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发芽实验,培养成一株植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