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教案 第十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教案 第十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份打包)

资源简介

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2、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这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科学精神:培育学生崇尚科学,相信科学,认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用科学技术推动祖国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法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青年学生必须遵纪守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行为准则。
4.公共参与:我们青年一代必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更好的参与强国建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学难点:如何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石阡“肖飞”,贵州省道德模范、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全国文明家庭、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获得者的故事。平凡的肖飞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二)讲授新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国家层面:
(经济建设)富强(政治建设)民主 (文化建设)文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 [来源:Zxxk.Com]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为什么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学科网]
(1)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总结:
重要性:
①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②精神追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价值标准: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地位:
①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③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怎样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4)、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通过法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来源:学科网ZXXK]
4.青年要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一要勤学,下的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②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③三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④四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来源:学科网ZXXK]
课堂小结:
[来源:学科网]
培育
和践
行社
会主
义核
心价
值观
10.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核心、原则;理解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以教材所提供的的相关材料为主要依托;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以达到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的认识为知识为基础,深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自觉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来源:学|科|网]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难点: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来源:学科网ZXXK]
“路人有难,伸手相助”这是我们应该弘扬的社会美德。然而不久前,汕头市的两名中学生在做了这样的好事之后却遇到了一些麻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笔财富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但是,传统美德是具有时代性的,要发挥传统美德的作用就必须把传统美德与时代的特征相结合。
(二)讲授新课[来源:学*科*网]
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1)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来源:学科网][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二.、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表现。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存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L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注意:要看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个人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个人主义鼓吹自我至上,强调个性自由、个性解放,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对社会的存在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集体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它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正确原则和道德原则。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党的基本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党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纲领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十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三、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基础性工程。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除了依靠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之外,道德调节必不可少。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课堂小结: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⑤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