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形的魅力课 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形的概念和分类。 2、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3、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组合所呈现出来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何自主探索的动手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4、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中展开学习,并能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让生生在相互的激发下,自身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重点:了解形的多样性,能采用不同形式的形来组合画面。教学难点: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形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材料:教学课件、各种形状的彩纸、剪刀、双面胶、彩笔、白画纸教学板书:板书 形 式形 组 合 变 化课后反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内容设计意图教师补充修改课程导入发展阶段1、(黑板上出示各种各样的形状)请同学们看看黑板,并说说黑板上的是什么?2、揭示形的基本定义。3、“形”自称自己魅力大,老师没看出形的魅力,问同学们看出形有魅力了吗?4、完成“形”出几道题就能找到形的魅力,请同学们帮助老师一起找,愿意吗?5、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展示两幅不同风格的作品。请为蒙德里安和米罗找到他们各自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循规蹈矩”,米罗的作品“随心所欲”。2、出示蒙德里安和米罗的另外两幅作品,请同学们用刚才判断的方法,再找出它们谁是“循规蹈矩”、谁是“随心所欲”。3、提出为什么“循规蹈矩”的作品不是“随心所欲”,而“随心所欲”的作品不是“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形状,认知形的基本定义。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观察两幅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形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生对形的认识,发展其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用提问法激发学生去发现形的不同分类。教学过程教学发展“循规蹈矩”。4、阅读课本“知识窗”的内容,了解形根据它外轮廓线的不同,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两类。5、用手勾画两幅作品中形的外轮廓线。6、出示一些图形,请同学说说哪些是几何形,哪些是不规则形。7、、让学生说说长方形和椭圆形之间的不同之处。8、小结形的四种具体分类。9、出示四张各种不同类型的形所组成的图片。10、小结:丰富的形式,让形展现出魅力。(板书:形式)11、玩玩七巧板,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七巧板拼出图案。12、展示各组用七巧板拼出的图案。13、展示老师组合的图案。14、小结:原本简单的形通过组合就能出现新的图案。(板书:组合)15、说说七巧板中的各个图形都是什么类型的形。16、思考如何把用七巧板组合成的“循规蹈矩”的图案让学生在课本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感受形外轮廓线的不同。深化对形的分类的认识。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强化形的具体分类。引导学生发现形丰富的表现形式。感受形的魅力。树立学生合作的意识,感受互助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信的展示作品。感知组合是形展现魅力的要素。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教学过程创 作拓 展小 结变成“随心所欲”的图案。17、小结:采用剪、撕、重叠、添加等方法都能让形产生变化。(板书:变化)18、小结:形式、组合和变化都是形展示魅力的关键。19、示范:挑选用黑板上的各种图片组合完成一份形的作品,并添画。20、请同学猜猜老师的作品的含义。21、出示米罗的作品。22、展示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讲解作品的名字及内容。23、布置作业:小组合作,用各种几何形或不规则形创作出能展示形魅力的作品。合理安排画面,协调搭配色彩,让画面具有美感。为作品取一个符合主题的名字。 24、巡视辅导,鼓励大胆创作,及时提出出现的问题。25、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评自己的作品。26、出示“形”在生活中丰富的运用的图片。27、课堂小舞台,生活大舞台。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生活中多发现多创造,让我们的生活更具魅力。题。感受形的魅力。梳理知识。感受形在作品中的魅力。让学生掌握创作的具体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学生对生活中形的运用的认识,拓宽视野。让学生认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