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从地图看世界同步练习(解析版)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如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2.与该地区河流流量变化特点最相符的是( )A. B.C. D.3.图示区域中耕地和果园中最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和果树分别是( )A.小麦、香蕉 B.水稻、柑橘C.水稻、苹果 D.小麦、苹果4.图示区域中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0m B.110m C.130m D.140m5.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0.5厘米,实地距离是1 665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33 000 B.1∶3 330 000C.1∶33 300 000 D.1∶333 000 0006.在1:10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0厘米,AB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A.2千米 B.20千米C.200千米 D.2000千米7.画一幅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最为合适的是( )A.十万分之一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C.1∶1 000 000D.1∶10 0008.读下图,判断小李家在公园的( )A.东方 B.东北方C.东南方 D.西方9.若你要绘制一幅所在小区的地图,要使地图内容最详细,以下比例尺中最适合选用的是( )A.1:50 000 B.1:3 500C.三万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10.关于下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所在的经线长度不相等 B.①地所在的纬线长度比②地所在的纬线长度长C.③地所处10°S,180°E D.④地位于③地的东北方向11.如果你和父母从绍兴出发,到杭州旅游,你将准备哪些地图( )①浙江交通图 ②杭州旅游图 ③中国地形图 ④杭州交通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爬山活动,同学们通过下列哪张图能够非常直观的看到地势起伏状况(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图13.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 C____ D____ F____(2)图中海拔最高处是____(填字母),海拔至少在____米以上。图中等高距是____米。(3)图中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____路线,理由是____。(4)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____处。(5)图中小白河的流向是____。(6)将图上的比例尺改为数字式,应为____,若A到B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为____米。1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代号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__;④______。(2)图中河流干流A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3)图中河流B、C、D、E、F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地区可能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甜菜 B.水稻、甘蔗C.小麦、油菜 D.小麦、甘蔗15.(近几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图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读图,回答问题。 该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________海峡→进入________洋→红海→________运河→经过________海→到达欧洲各地。16.读世界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亚洲,②_____洲,③__________洋,④_________运河。(2)图中字母A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3)图中字母B处为___________-人种。(4)②区域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___教,语言主要是_________语。(5)图中字母C、D两处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哪一处?说明原因。17.地图上的经纬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事物的方向和位置,还可以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阅读下图(图中A、B、C、D四地都在图中所示经纬线的交点上),回答下列问题。(1)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2)写出A地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地位于A地的________方,B地位于D地的________方。(4)C地位于________(填“高”或“中”或“低”)纬度、________(填温度带)带。(5)A、B、C、D四地中,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6)A、B、C、D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地,最低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把下列各地理事物的名称与其相对应的位置,用线连接起来。A 岛屿B 海峡C 半岛D 大洋E 大陆(2)有一艘轮船,急着要把船上的医疗器械从孟加拉湾运到日本,请在图上画出其航行路线,并写出它依次经过的大洋和海峡。19.如下图是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面积较广的是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面积较广的是________半球.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①________洲,②________洲,③________洲,⑤________洋,⑥________洋.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__洲(填数字序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________洋(填数字序号). (4)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一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动.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平原,黄色表示高原,红色或褐色山地。所以选C。2.A3.B4.C【解析】2.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知,图中该地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属于亚热带地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属于夏季多雨型,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降水属于夏季多雨型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属于季风区,河流的流量取决于降水的多少,由图可知,图中5—9月份降水多,为雨季,河流流量大,而其它月份降水量少,河流流量小。所以符合的是A。故选A。3.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知,图中该地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属于亚热带地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属于夏季多雨型,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降水属于夏季多雨型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水果是柑橘。故选B。4.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读图分析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距为10米,图示区域内最高海拔在480米﹣490米之间,最低海拔在350﹣360米之间,因此其相对高度位于490﹣350=140米与480﹣360=120米之间。故选C。5.D【解析】根据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0.5厘米,实地距离是1 665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0.5÷166500000=1:333000000,故答案选D。6.D【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为:20÷1/10000000=20×10000000=200000000厘米=2000千米.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试题难度较易。图幅相同的地图,范围小的地图,比例尺大,因此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学校的范围较小,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四个选项中,D选项的比例尺最大,故选D。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判断,试题难度容易。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指向标读图可知,小李在公园的东北方向,故选B。9.B【解析】绘制一幅所在小区的地图,属于小范围,要使地图内容最详细,应选用大比例尺。A选项1:50 000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的50m,B选项1:3 500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3.5m,C选项三万分之一位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30m,D选项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所以B选项的比例尺最大,故B正确。10.D【解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其长度相等;纬线:在地球以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所以A错误;①地所在的纬线长度比②地所在的纬线长度短,故B错;如果出现180°的经线,此线以东为西经,此线以西为东经;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③地的经纬度是10°N,180°故C错;④地位于③地的东北方向,故D对;所以答案选D。11.B【解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如果你和父母从绍兴出发,到杭州旅游,首先选择浙江省的交通图,再选择杭州交通图和杭州旅游图,故答案选B。12.C【解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几种地图中最常见的一种。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所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爬山活动,同学们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非常直观的看到地势起伏状况,故C符合题意。【点睛】13.(1)山顶 山谷 山脊 鞍部(2) B, 600。100。(3)①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4) E。(5)自西南向东北。(6) 1/200000, 6000。【解析】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进行分析解答。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等高线地形的判读,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应为山顶;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应为山谷;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E处等高线重合,应为陡崖;F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应为鞍部。(2)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B处,海拔至少在600米上。(3)图中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①路线,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4)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E处,该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5)图中小白河的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流。(6)将图上的比例尺改为数字式,应为1:200000,若A到B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为6000米。14.(1)①山顶;②山脊;③山谷;④陡崖。(2)自东北向西南。(3)C; 此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4)B【解析】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进行分析解答。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中代号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为:①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④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2)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图中河流干流A的大致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3)图中河流B、C、D、E、F中,C画错了,原因在于C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4)依据图中纬度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可能种植的作物是水稻、甘蔗。15.马六甲、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时提出的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从而得出:该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洋→红海→苏伊士运河→经过地中海_→到达欧洲各地。16.(1)②北美,③印度,④巴拿马。(2)热带沙漠终年炎热干燥。(3)黄色。(4)②基督,英。(5)D处。原因:地形平坦,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等。【解析】 (1)由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可以知道:(1)是亚洲,(2)是北美洲,(3)是印度洋,(4)是巴拿马运河;(2)图中字母A处(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干燥;(3)图中字母B处(亚洲东部)为黄色人种;(4)图中字母C处是澳大利亚位于南回归线西部,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人口稀少,D处是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稠密。17.(1)南北 东西(2)30°N(或:北纬30度) 25°W(或:西经25度)(3)正东 东北(4)高 南寒(5)A(6)D C【解析】根据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进行分析解答。 (1)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 已知,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可知A点经纬度为(30°N,25°W)。(3)已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地位于A地的正东方,B地位于D地的东北方。(4)已知,0°至30°为低纬度,30°至60°为中纬度,60°至90°为高纬度;故C地位于高纬度、南温带。(5)A、B、C、D四地中,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A地。(填字母)(6)A、B、C、D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D地位于赤道上属于热带,最低的是C地位于南极地区。18.(1)(2)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澳大利亚;B是马六甲海峡;C是中南半岛;D是太平洋;E是菲律宾群岛。(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孟加拉湾运到日本的路线是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19.(1)东;北(2)亚;北美;非;太平;印度(3)①;⑤(4)球体【解析】该题以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地球的形状、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分布图,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读图可知,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面积较广的是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面积较广的是北半球.(2)读图可知,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非洲,⑤是太平洋,⑥是印度洋.(3)读图可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①洲(填数字序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⑤洋。(4)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一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动.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