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山川秀美同步练习(解析版)广袤的祖国大地,地形复杂多样。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下面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 B.C. D.2.下列描述中符合这种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的是( )①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 ③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水能 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诗句“会当凌绝顶”与“风吹草地见牛羊”所描述的地形分别是( )A.丘陵与平原B.山地与盆地C.山地与平原D.山地与高原4.东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最为珍贵的是 ( )A.矿产资源 B.原始森林 C.动物资源 D.水利资源5.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C.东南丘陵 D.准噶尔盆地6.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11 年入秋以来,西南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7.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 )A.丰富的水资源 B.巨大的航运价值C.丰富廉价的水能 D.丰富的矿产资源8.下列几座山脉环绕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的是( )A. B.C. D.9.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轴线,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B.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C.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江阔水深,全线皆可通航D.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宁夏平原、太湖流域等稻米产区10.读下面“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图中④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柴达木盆地11.下面四个地点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所选择的部分户外录制场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山东威海市 ②宁夏中卫市 ③云南普者黑 ④黑龙江牡丹江市A.纬度最高的地方是② B.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③C.少数民族聚居在④ D.能看到海景的是①12.下列诗句中对地理景观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B.“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指长江中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的特点D.“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嵁悲”反映了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的特点13.地形:美国中部大平原是平原地形,土地辽阔,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是我国的????? 河,它发源于????省,注入??海。(2)山脉:①????②?????③???????????????? (3)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a????b?????????? (4)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认为该如何解决?15.读某河流流域图,回答问题。(1)如图6是_________流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_________雪峰,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________”之称,入海口A附近是地势低平、水网密布的三角洲,是著名的“__________”。(2)如图7是______________流域,是我国第_________长河,B处是被称为“塞上江南”的___________平原。黄河在春季开河期容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河段(填数字)。(注: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3)千百年来这两条河流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集中在图示的a、b、c、d等地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16.阅读以下关于长江输沙量变化的报道,回答: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其中一半左右在长江口至杭州弯北岸一带沉积,上海就是在河口滩涂上‘日长夜大’的,上海土地面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滩涂,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49年至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1985年至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3.35亿吨,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 %。(2)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3)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用途主要有(任举4种): 。(4)试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利: 。不利: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如何治理长江?17.读中国地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B为_____(山),C 为_____(河)。我们习惯上把这一山一河的连线作为两大区域的分界线。(2)图中虚线E是______线。其中该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_____、广西、广东、_____四个省级行政区。可知我国绝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___(温度带),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 (3)F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由图可知,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4)G是我们的家乡浙江省,省会城市是______,东面濒临的海洋是______。(5)图中标有四个城市,纬度最低的是____,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6)有一位同学寒假出门旅游,出发时仅带一空包,到目的地时,包里已装满了他脱下来的衣服。你认为他的旅游路线是( )A.乌鲁木齐→哈尔滨B. 北京→乌鲁木齐C. 哈尔滨→广州D.广州→哈尔滨18.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甲图是________?季,乙图是________?季。(2)甲图中箭头A是???________? 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洋;箭头B是?________?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洋;乙图中箭头C是?________?季风,箭头D是?________?季风,箭头C和D都来自?________?。(3)A、B季风的共同点是风向是________?,风的性质是________?;C、D季风的共同点:风向是________?,风的性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 D 2. A 【解析】根据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解答。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结合题意。故选D。2.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水能;结合题意。故选A。3.D【解析】根据山地和高原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海拔超过500米,且山高股深的为山地,高原为海拔超过500米。地势起伏小的为高原。故诗句“会当凌绝顶”与“风吹草地见牛羊”所描述的地形分别是山地与高原;故选D。4.B【解析】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宝库,有大片原始森林分布,故选择答案B。5.A【解析】横断山脉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是①四川盆地,故选择答案A。6.A【解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不稳定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7.D【解析】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因此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巨大的内河航运价值。故选B。8.C【解析】以上四个地理区域中,A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表示的是东北平原,C表示的是青藏高原,D表示的是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故选C。9.B【解析】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故B叙述正确,ACD叙述错误。10.B【解析】读图可知:④塔里木盆地,⑤准噶尔盆地。11.D【解析】我国位于北半球,黑龙江在我国的最北端,纬度最高的地方是④;我国降水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②;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在③;威海是沿海城市,能看到海景的是①,故选择答案D。12.C【解析】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指长江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的特点;“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嵁悲”反映了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的特点,故选C。13.低平 土壤肥沃 【解析】根据美国的地形特点,进行分析解答。美国是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大平原是平原地形,土地辽阔,地势低平;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14.(1)黄河,青海省,渤海(2)山脉①巴颜喀拉山脉②阴山③秦岭?? (3)分界城市a河口??? b桃花峪?? (4)①河流含沙量大的问题?? ②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③在黄河中游地区,做好保持水土工作,大力植树造林,严禁滥砍滥伐,关键是治沙。【解析】根据黄河流域的概况,进行分析解答。(1)此图是我国的黄河,它发源于青海省,自西向东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2)据图分析可知山脉:①为巴颜喀拉山脉,②是阴山 ③是秦岭。 (3)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分别是:a河口,b桃花峪;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在下游形成了地上悬河,,是因为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要黄河中游地区,做好保持水土工作,大力植树造林,严禁滥砍滥伐,在下游要加固堤坝。15.(1)长江,各拉丹冬,黄金水道,鱼米之乡。(2)黄河,二,宁夏,①④。(3)母亲河;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解析】根据长江、黄河的流域概况,进行分析解答。据图分析可知:(1)图6是长江流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入海口A附近是地势低平、水网密布的三角洲,气候湿热是著名的“鱼米之乡”。(2)如图7是黄河流域,是我国第二长河,B处是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黄河在春季开河期容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是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①和④河段。(3)千百年来这两条河流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集中在图示的a、b、c、d等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16.(1)3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3)建工厂(宝山钢铁厂、金山石化总厂等)、建农场(种植棉花等)、交通设施(浦东国际机场等)、旅游(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等)、晒盐、水产养殖等。(4)有利: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河口淤积减弱,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不利:长江口滩涂长速减慢;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5)为实现长江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上游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减少长江泥沙含量;中游地区进一步退耕还湖还湿,实现江湖连通,加强长江水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全流域禁捕,下游地区加强水污染治理;【解析】根据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分析解答。(1)计算题,具体如下:[(4.86一3.35)/4.86%]×100%、31%;(2)据资料表明,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激增、毁林开荒等原因造成的;(3)滩涂是沿海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的主要来源,其用途广泛,可以建工厂、农场、盐场、机场等,还可以发展旅游业、水产养殖业等等;(4)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及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长江流域生态恶化加剧的局面得以初步改善,长江的含沙量在不断减少,这一方面可使得长江水变清,改善长江水质,另一方面还使河口的淤积减弱,使河口的通航能力得以提高.同时长江排沙量的减少,也会造成海水倒灌,导致河口地区滩涂和海岸的侵蚀,使长江口滩涂的增长速度减缓等问题;(5)为实现长江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上游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减少长江泥沙含量;中游地区进一步退耕还湖还湿,实现江湖连通,加强长江水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全流域禁捕,下游地区加强水污染治理;17.(1)秦岭 淮河 南北方(2)北回归线 云南 台湾 北温带 海南省(3)云贵高原 青海省 四川省(4)杭州 东海(太平洋)(5)广州 乌鲁木齐(6)C【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中国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主要山脉、河流的分布;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读图可知,图中B为秦岭,C是淮河,。我们习惯上把这一山一河的连线作为南北方两大区域的分界线。(2)读图可知,图中虚线E是北回归线,。其中该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个省级行政区。可知我国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3)读图可知,F所在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由图可知,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省、四川省。(4)G是我们的家乡浙江省,省会城市是杭州,东面濒临的海洋是东海太平洋。(5)读图可知,图中标有四个城市,纬度最低的是广州,位于非季风区的是乌鲁木齐?。(6)根据题意:有一位同学寒假出门旅游,出发时仅带一空包,到目的地时,包里已装满了他脱下来的衣服。你认为他的旅游路线是哈尔滨→广州,气温越来越高,故答案选C。18.(1)夏;冬(2)西南;? 印度;东南;太平;东北;西北;亚欧大陆内部(3)偏南风;温暖湿润;偏北风;寒冷干燥【解析】本题考查了季风气候的相关知识。(1)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甲图盛行夏季风是夏季,乙图盛行冬季风是冬季。(2)甲图中箭头A是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箭头B是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乙图中箭头C是东北季风,箭头D是西北季风,箭头C和D都来自亚欧大陆内部。(3)A、B季风的共同点是风向是偏南风,由海洋吹响陆地,风的性质是温暖湿润;C、D季风的共同点是风向是偏北风,由陆地吹响海洋,风的性质是寒冷干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