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 2020 年新高考选考科目原创猜题卷 2信息技术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史B.近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影 电视技术 通信技术等C.传感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 传递的技术D.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封装属于微电子技术答案 B 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A 项正确,信息技术从人类文明发展开始就存在;B 项错误,近代信息技术不包含通信技术;C 项正确,D 项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被计算机病毒感染,电脑最好安装防火墙B.在使用因特网服务时,肯定需要 HTTP 协议支持C.在网络购物时,个人评价和统计评价都是重要的参考标准D.保存网页时选择类型为“网页,全部”,则网页文件中将保存全部内容答案 C 本题综合考查信息安全和保护,信息的获取,网上信息资源评价等。 A 项错误,防止电脑被病毒感染的最好方式是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和查杀,同时做好数据备份,防火墙用于防止黑客攻击;B 项错误,不一定需要 HTTP 协议,譬如可以用 FTP 协议访问远程电脑中的数据;C 项正确,购物时我们会去查看买家对此商品的总体好评率及具体个人评价;D 项错误,选择“网页,全部”类型保存时,网页文件中不包含视频等素材信息。3.有关人工智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起源于近代,早于计算机技术的发明B.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都属于人工智能C.识别二维码属于人工智能中的 OCR 技术D.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调节的技术都属于人工智能答案 B 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知识。 A 项错误,人工智能技术是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B 项正确,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都属于人工智能;C 项错误,OCR 技术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强调识别结果为字符;D 项错误,无需人工干预的技术中,许多时候我们预设一个阈值,满足条件就让电脑或机器自动启动某一操作,实际上不属于人工智能,只是自动化。4.有一个 n(整数)进制的 2 位数“ab”(n> = 2 且 n<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ab0) n”是数“ab”的 n 倍B.表达式“ab \16>a”的值恒为 TrueC.数“ab”转换为十进制数肯定小于 100D.数“ab”转换为二进制数至少占 5 位答案 A 本题考查进制数间的相互转换。 A 项正确,任何X 进制数,尾部添加 0,其值都是原数据的 X 倍。 B 项错误,假设 ab 是十进制数 10,表达式“ab \16>a”的值为 False。 C 项错误,D 项错误,只要用不同的进制数去验证就可以得出结论。5.关于多媒体数据压缩与多媒体作品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媒体数据在压缩过程中压缩比越大质量越好B.Wave 格式的音频文件采用的是无损压缩标准C.在多媒体作品设计的规划与设计阶段,首先需要设计脚本大纲D.考虑多媒体作品的成本与收益属于作品设计中的应用需求分析答案 D 本题考查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及多媒体作品设计。 A 项错误,不是压缩比越大就质量越好;B 项错误,Wave格式的音频文件是未经过压缩的音频文件,没有经历无损压缩;C 项错误,在多媒体作品设计的规划与设计阶段,首先是系统结构设计;D 项正确。6.某 Wave 格式音频文件,采样频率为 44.1kHz,总时长为 90s,立体声,比特率为 5644kbps,则此音频的量化位数约为 ( )A.8 B.16 C.32 D.64答案 D 本题考查音频文件存储量计算。 对音频文件容量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采样频率?量化位数 / 8?声道数?时间(s)。 方法二:比特率(bps) / 8?时间( s)。 本题只要结合两种求容量大小的方法,就可求出量化位数。 故量化位数约为 64。 故选 D。7.以下 VB 表达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Int(Rnd ?10+60) B.Val(Mid(" 456789" ,3,2))C.Int(Sqr(600)) D.Asc(" a" ) 10答案 D 本题考查 VB 表达式的计算。 A 项值为[60,69]内的随机正整数;B 项值为 67;C 项值为 24;D 项值为 87。8.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 执行这部分流程后,输出 s,c的值分别是 ( )A.12,4 B.12,5 C.14,5 D.20,5答案 C 本题考查对算法流程图中的循环结构中嵌套分支结构的理解能力。 需要手工模拟流程中变量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所以答案为 C。sc循环条件:s<20 And c<53 5 6 8 9 2 40 2 2 3 3 4 4 59.有以下 VB 程序段:For i = 1 To 4For j = 4 To i + 1 Step -1s = "?" + sNext jList1.AddItem sNext i????????????????????????????????????????????????????????????????????????????????????????????????????????????????????????????????????????????????????????????????????????????????????????????????1 5运行上述程序段后,列表框 List1 中显示的结果是 ( )答案 A i = 1 时,语句 s= "?" +s 被执行 3 次,所以第一行为 3 个"?" ;i = 2 时,语句 s= "?" +s 被执行 2 次,所以第二行共有 5 个"?" ;i = 3 时,语句 s= "?" +s 被执行 1 次,所以第三行共有 6 个"?" ;i = 4 时,语句 s = " ?" +s 没有被执行,因此第四行仍然打印 6 个"?" 。 所以答案为 A。10.数组 b 是一个有重复数据的递增数组,现把前面 n 个元素整体移动到最后形成如“7,8,9,10,1,2,3,4”的排列形式 下列程序实现如下功能:输入一个数,利用对分查找算法在数组 b 中查找,返回查找结果在 Label2 输出,若有多个相同数据,则返回最左侧数据的位置Dim b(1 To 20)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m As Integeri = 1: j = 20Key = Val(Text1.Text)Do While (1)m = (i + j + 1) \2If b(i) < b(m) ThenIf (2) Thenj = m - 1Elsei = m + 1ElseIf Key = b(m) ThenExit DoElseIf Key > b(m) And Key <= b(j) Theni = m + 1Elsej = m - 1End IfLoopIf (3) ThenLabel2.Caption = "数组中无此数"ElseDo While m > 0If Key = b(m) Then m = m - 1 Else Exit DoLoopLabel2.Caption = "此数在第" + Str(m + 1) + "个位置"End IfEnd Sub(1)(2)(3)处可选语句为①i > j②i < = j③Key < b(m) And Key > = b(i)④Key> b(m) And Key < =b(j)则(1)(2)(3)处的语句依次是 ( )A.①③② B.②④① C.②③① D.①④②答案 C (1)处是设置查找终止的条件,只要区间还有 1个数就要继续找,选 i< = j;(2)处判断关键字是否在左侧区间,上一行的 If 保证左侧区间有序,关键字大于等于 i 位置,小于中间值,确保在左侧区间,代码选 Key < b(m) And Key> = b( i);(3)处判断是否找到,前文在区间为正时退出循环,则肯定已经找到,否则 i>j 说明找不到。11.有如下 VB 程序段:a(1) = 1: a(2) = 3: a(3) = 5: a(4) = 7: a(5) = 9s = "ICT2019reform"For i = 1 To 5t = a(i)s = Mid(s, 1, t - 1) + Mid(s, t + 1)Next iText1.Text = s执行该程序段后,Text1 显示的是 ( )A.ICT2019re B.CT01reorC.C21rform D.CT01reorm答案 B 注意字符串 s 不断缩短,每一轮被删除一个字符。" ICT2019reform" 第一轮后变为" CT2019reform" ,第二轮后变为“CT019reform”,依次类推,选 B。12.有如下 VB 程序段,已知 a 数组各元素值为“7,5,6,3,1,8”,b数组各元素的初始值为“0” 则经过以下程序段处理后,b数组各元素分别为 ( )For i = 1 To 5k = iFor j = i + 1 To 6If a(k) > a(j) Then k = jNext jt = a(k): a(k) = a(i): a(i) = tb((i + 2) Mod 6 + 1) = a(i)Next iA.1 3 5 6 7 8 B.7 0 1 3 5 6C.6 7 8 1 3 5 D.6 7 0 1 3 5答案 D 这段程序首先基本实现了数组的升序排序,但新的位置把排序后的位置循环往右移动了 3 个位置,如元素“1”本来在第 1 个位置,但移动到了第 4 个位置,“6”本来在第 4 个位置,往右移 3 个位置,超出后到最左侧,变成在第 1个位置,最后数字“8”原位置被占,但新位置没有被赋值,所以第 3 个位置为“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第 13 小题 4 分,第 14 小题 8 分,第 15 小题 7 分,第 16 小题 7 分,共 26 分)13.小范收集了高二各班对各学科的评价数据,并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a(1)区域 B15:M15 中各班平均值的排名是通过 B15 单元格向右自动填充完成,则 B15 单元格中的公式是(注:RANK 函数返回某一数值在一系列数据中的排名????????????????????????????????????????????????????????????????????????????????????????????????????????????????????????????????????????????????????????????????????????????????????????????????????????????????????????2 5 例:=RANK(M3,$M$3:$M$14))(2)利用图 a 中部分数据制作了如图 b 所示的图表,则该图表的数据区域是图 b(3)对图 a 的数据进行一系列数据分析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A.无法对图 a 中的数据按行进行排序B.图 a 中的数据是通过对“12 班”作为主要关键字,“5班”作为次要关键字,进行降序排列的结果C.在对图 a 进行排序分析过程中,可以选择 A2:M13 作为排序的数据区域D.无法利用筛选功能一次性筛选出各学科中评分排名前三的班级答案 (1) = RANK(B14,$B14:$M14)或 =RANK(B14,$B$14:$M$14)(2)A2:M3,A10:M10(3)CD解析 (1)数据范围 B14:M14 是水平方向,移动时要保持不变,列标要加绝对引用,行标可加可不加。(2)图表数据源根据图表中的图例和横坐标,再根据交叉对称原则得出。(3)排序时,可以选择按列 / 行排序,A 错误;排序的次要关键字是“1 班”降序,B 错误;C 正确;筛选时各学科和前三名两个条件无法同时满足,D 正确。14.小范创作了一个关于“Flash 动画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是利用 Photoshop 制作该作品封面时的截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图A.Photoshop 软件是以页为基础的多媒体作品创作工具B.对“风车”图层进行编辑不一定会影响“白云”图层C.对上述文字图层的蒙版图层填充颜色#FFFFFF,则文字将不可见D.无法修改“背景”图层的不透明度值E.将上述文件保存为 jpg 格式后,文字的投影效果将不可见图 2图 3(2)测试场景时,发现“按钮”图层中的声音比动画更早结束播放,则只需通过声音相关属性面板中设置重复 3 次就可以实现声音与动画同时结束 (选填:是 / 否)(3)此 Flash 作品的舞台尺寸为 500?400,“动画 3”图层上有形状补间动画,动画内容完整显示在舞台右上角,则此图层第 51 帧对象的坐标可能是 (单选,填字母)A.( 200,50) B.(40,40)C.(400,50) D.(400,300)(4)根据图 3,测试影片时,首先播放的场景是(5)若要求“按钮”图层中的按钮在场景中始终呈现,在不改变音乐效果的前提下,“按钮”图层应做的调整是(6)“按钮”图层放有多个按钮,其中一个按钮“动画 3”的功能是跳转并播放“动画 3”图层的动画,则此按钮的脚本应设置为答案 (1)BDE(2)否(3)C(4)主界面(5)“按钮”图层第 1 帧清除关键帧,在帧属性中添加原第 1帧音乐(或等价操作)(6)on(press){gotoAndPlay(“动画 3”,50);}解析 (1)A 错误,多媒体作品不是指单张页面;B 正确,有些编辑不会影响到链接图层,譬如颜色调整等;C 错误,#FFFFFF 即白色,不会有影响;D 正确;E 正确。(2)尚需设置声音同步属性为“数据流”。(3)Flash 中屏幕的原点在左上角,x 正轴向右,y 正轴向下。因而 C 符合要求。(4)测试影片是从影片的第一个场景开始播放的。(5)也可以通过将“按钮”图层的第 70 帧移动至第 1 帧这个操作来实现。 但是必须再次在第 1 帧添加音乐。(6)“动画 3”图层的动画部分是从第 50 帧开始的。15.数组 a 共有 56 个元素,排成二维矩阵,第一行从左到右为a(1)到 a(7),第二行为 a(8)到 a(14) 二维矩阵中,每列数据从上到下按升序排列,从第 2 列开始,每列数据都比它左侧的大 小范设计了一个 VB 程序,在数组 a 中查找数据,部分程序界面如图所示 VB 代码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3 5 (1)阅读程序,图中右下角的文字“在第 14 个位置”的对象名是(2)其中①②两处代码有空缺,请补充完整;③处代码有错,请加以改正Dim a(1 To 56) As Integer'生成数组 a 中各数据,并升序排列,代码略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ey AsInteger, m As Integer, flag As Booleankey = Val(Text1.Text)i = 1: j = ① : flag = FalseDo While i <= j And flag = Falsem = (i + j) \2If a(m) = key Thenflag = TrueElseIf a(m) > key Thenj = m - 1Elsei = m + 1End IfLoopIf ② Theni = j + 7j= j+7 '③Do While i <= j And flag = Falsem = (i + j) \2If a(m) = key Thenflag = TrueElseIf a(m) > key Thenj = m - 7Elsei = m + 7End IfLoopEnd IfIf flag = False ThenLabel3.Caption = "无此数据"ElseLabel3.Caption = Str(key) + "在第" + Str(m)+ "个位置"End IfEnd Sub答案 (1)Label3(2)①7 ②flag=False ③j= j+49解析 (1)从界面可知此对象是一个标签,从代码中可知名称为 Label3。(2)本程序的算法是对分查找,分为两轮。 第一轮在第一行中查找关键字,找到或确定在哪两个数之间,然后第二轮在某一列中查找,最终确定结果。①j 的初始值是第一行最后一个位置,答案为 7;②前文的 Do 循环如果已经找到关键字,则无需再找,若还没找到,则需要继续查找,答案为 flag =False;③j 的初始值是最下一列,答案为 j = j+49。16.某程序实现的算法如下:数组 a 每个元素存放了一个字符,把所有字符按序分为 t 组,每组 4 个(最后一组可能少于 4个) 若数组 a 的字符数是 4 的整数倍,每组字符都要参与重新排序,否则最后一组固定按原顺序放在最后 引入数组b,数组 b 各元素是随机生成 1~t(或 t 1)的整数,数组 a 各组字符按 b( i)的顺序重新排列 在各组字符内,若 b( i)是奇数,按原始顺序,若 b(i)是偶数,以原文逆序重新排列如图所示,数组 a 共 18 个元素,最后两个元素固定放在最后按原序排列,其他 4 组根据数组 b 元素的顺序重新排序,新的第一组是原第三组,第二组是原第二组逆序,以此类推在 Text4 输入要生成的字符数量,点击按钮“Command2”,生成数 组 a 和 b, 分 别 在 Text1 和 Text2 显 示, 点 击 按 钮“Command1”,在 Text3 显示加密后的结果 实现上述算法的VB 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写合适代码,使程序完整(1)根据算法,若在 Text1 生成的字符串是“QAXW EDCRTGBY UJMK”,每段顺序为“2314”,则在 Text2 输出的字符串是(2)实现算法的 VB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上合适语句,使程序完整Dim n As Integer,a(1 To 100) As String,b(1 To50)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 As Integer,pos As IntegerDim c(1 To 100) As Stringt = ① '把 n 个字符分为 t 组If n Mod 4<> 0 Then t = t - 1For i = 1 To tFor j = 1 To 4If ② Then③c(pos) = a((i - 1) ? 4 + j)Elsepos = b(i) ? 4 - j + 1c(pos) = a((i - 1) ? 4 + j)End IfNext jNext i????????????????????????????????????????????????????????????????????????????????????????????????????????????????????????????????????????????????????????????????????????????????????????????????????????????????????????4 5For i = 1 To ④'最后不满 4 个字符的分组以原顺序放在最后c(t ? 4 + i) = a(t ? 4 + i)Next iFor i = 1 To ns = s + CStr(c(i))If i Mod 4 = 0 And i <> n Then s = s + "-"Next iText3.Text = 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生成字符串,在Text1 显示,生成 b 数组作为各段字符串的顺序在Text2 显示'随机生成 n 个字符,并把 n 个字符分为 t 组,此部分代码略If n Mod 4 <> 0 Then t =t-1'生成随机不重复序号For i = 1 To tb(i) = Int(Rnd ? t + 1)For j = 1 To i - 1If ⑤ Then i = i - 1Next jNext is = ""For i = 1 To ts = s + " " + CStr(b(i)) + " "Next iText2.Text = sEnd Sub答案 (1)TGBY WXAQ EDCR KMJU(2)①( 1)?Int( n / 4)②b( i) Mod 2 = 1③pos = (b( i) 1) ? 4 + j④n Mod 4⑤b( j)= b( i)解析 (1)范例中最后一组刚好 4 个,要参与排序,各组顺序为“2314”,其中偶数组要逆序,故答案为 TGBY WXAQEDCR KMJU。(2)①答案为( 1)?Int( n / 4)。 下一行代码中,如果字符数不是 4 的整数倍,t 要减 1(最后一组不参与重新排序),分别考虑 n 能被 4 整除和不能被 4 整除的情况。②③从 Else 分支的代码可知,Else 分支是逆序取数,则此处应该是顺序取数,根据要求,奇数分组是顺序,所以②应该填b( i) Mod 2 = 1;结合下一行,此处需要计算变量 pos 的值,新的位置是(b( i) 1) ? 4,之后按顺序取数,所以③的答案为 pos = (b( i) 1) ? 4 + j。④最后不满 4 个的分组字符数为 n Mod 4,若最后分组是满的,则 n Mod 4= 0,此循环跳过。⑤根据要求,序号不能重复,若新生成的 b( i)和之前遍历的b( j)相同,则要退回重新生成。????????????????????????????????????????????????????????????????????????????????????????????????5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