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并学习这种精神。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抗灾的了解和分析,感悟其中的抗灾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抗灾精神,培养坚韧意志。重点 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难点 学习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够顺利地挺过一次又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把损失减轻到最低呢?《献给坚强的中国》 承上启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第三框 不屈的抗灾精神 过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 材料:1998年洪水98年洪水的影响 最可爱的人 视频《为了谁》抗洪精神材料:2008年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的损失 最可爱的人 抗震救灾精神 九寨沟地震“最美逆行者” 材料:2008年中国雪灾09年雪灾的损失 最可爱的人 抗雪灾精神 总结: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永远冲在抗灾的第一线,保卫国家,保卫人民,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思考:灾难来临时,是不是只有解放军、武警战士在奋战? 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医护、志愿者 过渡:《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让我们来讲讲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志愿者的故事吧。材料:唐山13义士、捐款的老人等 说一说:类似的志愿者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志愿者你身边是否出现过?从他们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视频《发自己的微光,不必等候巨火!》总结: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国民族精神,它能凝聚中国力量。无论是在过去,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支撑着我们民族的坚强脊梁。 阅读材料,感悟材料 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感知精神的力量。 课堂小结 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板书 1、抗洪精神2、抗震救灾精神 3、抗风雪精神 4、民族精神凝聚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 当主权面对挑战, 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 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 当震撼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 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加油,同胞! 加油,中国!献给坚强的中国 第三框不屈的抗灾精神第五课 应对自然灾害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1998年洪水1998年特大洪水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那一年,大水淹没了家园 那一年,他们用生命筑起了堤坝历经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举世瞩目的98抗洪斗争才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出动了30余万人,12500辆各型汽车,1170艘舟艇,200余架飞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为抵御自然灾害动用兵力、装备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共抢修加固堤坝10000多公里,封堵决口和排除险情14000余处,救出遇险群众300多万人。高建成、李向群、杨德胜等26名官兵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了谁》抗洪版,致敬中国军人!98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2008年汶川大地震 那一年,是谁撼动了巴蜀大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中国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那一年,他们用双手刨土救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精神2017年九寨沟地震“最美逆行者”他与武警逆向而行,左手提着一个大书包,右手提着一个行李包,神情凝重地“逃离”飞石区。不少网友认为,他就是一个“逃命”游客。他是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一名司机,事实是他冒着生命危险给游客返回去拿。 那一年,大雪阻断归途2008年中国雪灾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国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那一年,他们冒着严寒开路抗击雪灾精神和衷共济、众志成城;顾全大局、和谐友爱;科学决策、求真务实;不畏艰险、敢于胜利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永远冲在抗灾的第一线,保卫国家,保卫人民,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志愿者医疗队《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让我们来讲讲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志愿者的故事吧。汶川地震时,唐山13位志愿者来到灾区,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杠杆撬、双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60具遇难者遗体。他们被称为“唐山13义士”。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在灾区一线,处处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领头人宋志永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做终身的志愿者。在灾情最重的北川县,一名受灾者从废墟里爬出来。他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15个亲人,可是他忍着悲痛,到处救人,用手从废墟里刨出10名幸存者。一天中午,一个募捐点来了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衣衫褴褛。老人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捐出了100元。“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 ”“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原来,他中午到银行把零钱兑换成了整钱。发自己的微光,不必等候巨火!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无论是在过去,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支撑着我们民族的坚强脊梁。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为了谁》抗洪版,致敬中国军人!.wmv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课件.ppt 发自己的微光,不必等候巨火!.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