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农业与自然资源 课时作业(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农业与自然资源 课时作业(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农业与自然资源
课时作业(解析版)
1.下列劳作场景反映了湄公河平原生产特色的是 (  )
A.插秧 B.割麦 C.放牧 D.采油
2.美国大平原农业区采用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原因有(  )
①地广人稀 
②工业化水平高 
③地势平坦 
④高温多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3.甲所示的河流是(  )
A.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湄公河
4.乙所示区域具有明显的“稻作文化的印记”,其主要表现有(  )
①渠道河流构成水网环绕村庄 
②农业上大规模使用机械化生产 
③“御耕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
④区域内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图,回答7—8题。
5.图中各地段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
A.①村落 ②林地 ③耕地
B.①耕地 ②村落 ③林地
C.①林地 ②果园 ③耕地
D.①林地 ②耕地 ③果园
6.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
B.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区,发展粮食生产
C.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
D.在河网密布的地区,发展牧业
7.下列关于印第安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 
②羊驼是山区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③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④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表是某校七(1)班丁丁同学学了《与山为邻》后,在两个山区人民的生产特色和生活特色对比基础上所列。表格中不正确的是(  )
地区
生产特色
生活特色
安第斯山区
①主要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
②旅游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旅游设施齐全
阿尔卑斯山区
(以瑞士为例)
③海拔较低地区开辟梯田,发展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高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
④度假、登山、滑雪的理想去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关于安第斯山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山下主要发展种植业,如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等
B.山上发展畜牧业,如细毛羊、羔皮羊等
C.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递减
D.安第斯山区主要的国家有秘鲁、智利等
10.岛国日本具有独特的生活、生产风情。下列叙述中,符合日本风情的是(  )
A.每年七八月份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B.一年中的“渔民节”是渔民最大的节日
C.发展绿洲农业,瓜果收获季节载歌载舞
D.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
11.人们的生产、生活各具区域特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天山哈萨克族牧民冬季转场时,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②澳大利亚“羊比人多”,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③威尼斯因水而生,城市里纵横的水道成了大街小巷 
④日本人在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畜牧业十分发达且“羊比人多” 
②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③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④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图中甲、乙两地的共同特点是(  )
A.现代化牧业 B.商品化农业
C.逐水草而居 D.旅游业发达
14.细心斟酌,填一填
材料1:黄蓉家是上虞市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里承包着50亩水稻田。
材料2:华筝家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上一户“逐水草而居”的普通牧民。
材料3──备选答案:A、大米饭 B、牛羊肉和奶制品 C、面食 D、人宇架屋顶的楼房 E、蒙古包 F、种水稻 C、种小麦 H、放牧牛羊 I、钓鱼、游泳 J、赛马、摔跤 K、溜冰 L、骑自行车上学 M、骑马上学 N、定居生活 O、游牧生活 P、蒙古袍Q、乌毡帽
请你在下面的表格中展示两家人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差异。(要求:至少对比四项,对比内容可以从材料3──备选答案中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概括。如果是从备选答案中选,则填序号字母)
对比项目
衣着
饮食习惯
民居特色
交通工具
15.交通的改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自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盘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清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
(1)根据图1,判断西安在成都的▲方向,图2中与西安气候基本吻合的是▲(甲或乙)。
(2)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
16.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2011年2月起,利比亚局势紧张,冲突不断;3月19日,美、英、法多国联军突袭利比亚,使利比亚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利比亚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
材料二 地中海及波斯湾沿岸地区图
(1)图中P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
(2)利比亚的经济特点与下列哪个国家类似(  )
A.美国 B.沙特阿拉伯
C.巴西 D.俄罗斯
(3)甲地盛产优质葡萄。葡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热量、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试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气候条件。
(4)乙国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_________,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河谷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5)丙地区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而__________资源严重缺乏,制约了生产、生活的发展。
17.小明学习了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之后,发现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他找出了几个区域的一些异同点,并制作了小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1)意大利威尼斯和阿尔卑斯山。
区域名称
共同点
在发展该行业所依靠的资源上的不同点
意大利威尼斯
都发展____________
威尼斯
阿尔卑斯山

(2)澳大利亚和肯尼亚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
区域名称
共同点
牧民生活上的不同点
澳大利亚
都发展_________
澳大利亚:定居
肯尼亚南部及
肯尼亚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逐水草
坦桑尼亚北部
而居”(游牧)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阿拉伯半岛。
区域名称
在农业生产限制因素方面的共同点
解决办法的不同
我国新疆
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疆:建造灌溉设施坎儿井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用石油带来的财富购买节水灌溉设备,建起多座海水淡化厂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湄公河平原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在当地可以看到插秧等生产特色,当地不适合种植小麦,也不适合发展畜牧业,故选A。
2.A
【解析】
美国大平原农业区由于中部地区地广人稀、美国的工业化水平高,地形平坦,使美国大平原农业区的机械化水平很高,与高温多雨的气候无关,故选A。
3.D
4.C
【解析】
3.由图可知,图中甲表示的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发源于中国,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故选D。
4.乙所示区域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这里具有明显的“稻作文化的印记”,其主要表现有:渠道河流构成水网环绕村庄和“御耕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农业上仍然是大规模使用手工劳动,机械化没有普及;区域内交通条件较差,故选C。
5.C
6.C
【解析】
5.从地形剖面图看出,①处海拔近500米,坡度大,适合林业生产,②处海拔在200米左右,坡度较缓,适宜种果树,③处海拔在10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可以作为耕地,发展种植业.故选:C.
6.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故A不符合题意;在降水较少的高原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故B不符合题意;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故C符合题意;在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养殖业,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C
7.C
【解析】
根据印第安人的概况,进行分析解答。
印第安人以玉米和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有“纤维上帝”之美誉、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结合题意。故选:C。
8.C
【解析】
根据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安第斯山区主要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但是旅游业和畜牧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旅游设施并不齐全;阿尔卑斯山区在海拔较低地区发展畜牧业,;高海拔地区发展旅游业;结合题意。故选:C。
9.B
【解析】
根据安第斯山区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在安第斯山区山下主要发展种植业,如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等,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递减,安第斯山区主要的国家有秘鲁、智利等;山上发展林业;结合题意。故选:B。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风土民俗。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A错误;渔民节是沿海渔民共同的节日,历史久远,是渔民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传统习俗,日本是一个岛国,渔业发达,渔民节是日本渔民重大的节日,所以B正确;新疆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发展绿洲农业,由于昼夜温差大,瓜果香甜,瓜果收获季节载歌载舞,所以C错误;湄南河平原的人们崇尚“谷神”“稻母”,反映了这里悠久的水稻耕作历史,同时也说明水稻生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D错误。故选B
11.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尼斯因水而生,城市里纵横的水道成了大街小巷;日本人在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故B正确。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举行的活动,①错误。非洲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②错误,故排除ACD项。故选B。
12.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畜牧业十分发达且“羊比人多”,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①②④正确。故C正确。非洲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③错误,排除D项。AB项包括不全面,故排除AB项。故选C。
13.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当地属于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整体上气候属于半湿润到半干旱状态,这就意味着当地晴好天气较多,夏季亦是沙滩日光浴的好时候,旅游业发达,故D正确。地中海沿岸的西欧国家农牧业发展,甲乙两地属于南欧,故排除AB项。逐水草而居的是非洲马赛人,故排除C项。故选D。
14.
【解析】
根据材料“家里承包着50亩水稻田”可知黄蓉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材料“华筝家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可知华筝家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结合相关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15.(1)东北。甲。
(2)气候因素:秦巴山地气候复杂,介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地形地势因素:该地属于山地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解析】
根据地图的阅读方法,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行判读,根据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进行解答。
(1)图中没有经纬线和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进行判读,西安在成都的东北方向,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故图2中的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西安气候基本吻合。
(2)秦巴山地位于南、北方地区交界地带,介于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再加上山地的垂直变化,气候非常复杂,故其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
16.(1) 30°E,30°N。
(2)B
(3)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长绒棉(棉花),尼罗河。
(5)石油,淡水(水)。
【解析】
(1)根据地图所给提示信息可知P点的经纬度是30°E,30°N。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比亚和沙特阿拉伯都是本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国家也是生产石油的国家,故B正确。美国、巴西和俄罗斯与利比亚的经济特点不相似,故排除ACD项,故选B。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都是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地是埃及。埃及的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长绒棉产区主要在尼罗河河谷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地是沙特阿拉伯国家,这里又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制约了生产、生活的发展。
17.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尔比斯山脉冰雪皑皑的山峰适合旅游。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两者的共同点是发展旅游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肯尼亚南部、坦桑尼亚北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盆地地形,水源充足,适合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新疆和阿拉伯半岛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