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 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1(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 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1(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
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1(解析版)
1.小明在参观澳大利亚现代化的牧场,下列场景中,他有可能遇到的是(  )
①牧民们逐水草而居 
②用机器剪羊毛 
③飞机在巡视羊群 
④打草、投料、挤奶、屠宰等环节都使用现代化机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
B.②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C.③大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土著居民为黑人
D.④国家的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因地制宜,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下列区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这一目标较为吻合的有(  )
①马赛人将草原视为家园,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②依靠大力生产和销售石油致富的波斯湾沿岸各国
③利用阿尔卑斯山发展旅游业又限制旅游业发展的瑞士
④“耕海牧鱼”,改捕为养,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P国的主要农业活动和分布地区分别是(  )
A.种植小麦 中部平原
B.发展牧业  北部草原
C.发展渔业  南部山地
D.种植水稻  湄公河平原
5.P国和R国之间的国界线主要是(  )
A.河流 B.山脉
C.纬线 D.经线
6.日本具有独特的岛国风情、生产风情。下列叙述中符合日本风情的是(  )
A.每年七八月份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B.每年的5月5日,悬挂鲤鱼旗,庆祝男孩节
C.发展绿洲农业,瓜果收获季节载歌载舞
D.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
读北极鸟瞰图,回答以下各题。
7.图中的A为( )
A.白令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台湾海峡 D.马六甲海峡
8.甲乙丙丁四大洲中,至今没有出现发达国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有关甲、乙、丙、丁四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洲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B.乙洲草原广布,畜牧业的现代化程度高
C.丙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
D.丁洲有体现稻作文化的传统节日御耕节
为了改变一些地区的资源短缺状况,我国实施了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0.四大工程应对的我国资源问题是(  )
A.总量丰富 B.种类齐全
C.人均占有量低 D.空间分布不均
11.针对影响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我国实施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
A.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C.北煤南运 D.西电东送
12.读下列四个国家轮廓图,有关这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B.②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③国地处欧洲西部,为经济发达国家
D.④国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3.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海军,建造航母为维护海洋权益,那么,海洋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14.新年外交开局、“创新”伙伴……一系列关键词,聚合成为习近平2017年首次出访的纷呈亮点。习近平2017首访选择瑞士。你了解瑞士吗?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瑞士是一个典型山地之国,它与意大利以山脉a________为界。
(2)瑞士为发展旅游,修建了穿越多座隧道、桥梁的“冰川快车”。“冰川快车”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来自( )
A.气候 B.地形 C.资金 D.科技
(3)从上图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濒临________,A城为________。
(4)瑞士、意大利都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________业,分别成为著名的“山地之国”、“水上都市”。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根廷国家示意图及某地气温与降水量图
材料二:阿根廷因著名的畜牧业而被冠以“驮在牛背上的国家”。在阿根廷的中,东部,有一片草类茂盛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阿根廷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大规模粗放式生产。随着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保鲜技术的逐步提高,大量牛肉出口运往欧洲,出口牛肉居世界第一位。
(1)据材料一图,描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
(2)联系材料二,概括阿根廷畜牧业生产的特点。
(3)根据两则材料,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阿根廷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16.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山脉①是 ,海域②是
(2)A地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B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简要说明A地和B地发展农业生产共同有利的气候条件: 。
(3)丁图景观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形成原因是 。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这种自然特征形成新疆独特的绿洲农业,瓜果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________盆地。
(2)乙图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铁路线①是_____ 铁路。这里有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三江源湿地,有“ ”之称。
(3)A区域和B区域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其中A区域的耕地类型是______,B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
(4)丙图中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多选)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C.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
D.气候冷湿,沼泽广布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
A ,B ,
C ,D 。
其中 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填名称)
(2)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从整体上呈现 分布的特点。
(3)填写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
① ② 。
(4)我国铁路网密度东西差异显著,具体表现是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发达国家,自然环境较为单一,畜牧业发达,养羊数量居世界首位,进行分析解答。
澳大利亚经济发达,有现代化的牧场,用机器剪羊毛,飞机在巡视羊群,打草、投料、挤奶、屠宰等环节都使用现代化机械,实现了现代化;结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
根据世界各地的自然特点和人为环境,进行分析解答。
②为南美洲的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高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故A错误;
②美国中部的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故B错误;
③非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印度洋,土著居民为黑人,故C错误;
④国家为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故D正确。
3.D
【解析】
根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行分析解答。
①马赛人将草原视为家园,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③利用阿尔卑斯山发展旅游业又限制旅游业发展的瑞士,④“耕海牧鱼”,改捕为养,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日本,都实现了异地之一的发展;②波斯湾沿岸各国应该实现经济转型,逐渐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结合题意。故选:D。
4.D
5.A
【解析】
根据泰国位于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适宜种植水稻,进行分析解答。
4.P为泰国,气候湿热,主要种植水稻,分布在湄公河平原地区。故选:D。
5.P泰国和R柬埔寨之间的国界线主要是以湄公河为界。故选:A。
6.B
【解析】
A.每年七八月份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不是日本的,故A错误;
B. 日本渔业发达,每年的5月5日,悬挂鲤鱼旗,庆祝男孩节,故B正确;
C. 日本降水丰富,绿洲农业位于干旱地区,故C错误;
D. 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得活动在中国的渭河平原,不在日本,故D错误。
7. A
8. B
9. C
【解析】
根据北极地区图,结合北极地区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的,结合北极地区图分析,丙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亚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故图中的A为白令海峡,A答案正确。
8.读图分析,北极地区是以北冰洋为中心,围绕北冰洋的大洲分别是:欧洲(图中的甲大洲),亚洲(图中的丙大洲),北美洲(图中的丁大洲)。欧洲南邻非洲(图中的乙大洲),综上所述分析,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四个大洲中,非洲至今没有出现发达国家;故答案B正确。
9.甲大洲是欧洲,以白种人为主,多信仰基督教;故答案A错误。乙大洲是非洲,是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的大洲,但经济落后,畜牧业的现代化程度不高;故答案B错误。丙大洲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故答案C正确。丁大洲是北美洲,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为主;故答案D错误。
10.D
11.B
【解析】
10.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薄弱,为了改变一些地区的资源短缺状况,我国修建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是我国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故答案选D。
1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均衡,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我国水资源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不合理,北方在农业发展中会遇到水资源缺乏问题;针对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水资源缺乏这种不利条件,我国实施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是我国实施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故答案选B。
12.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的经济和自然环境特点。
由图可知,①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巴西,所以A错误;②是加拿大,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所以B错误;③是巴西,是位于南美洲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C错误;④是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阳头数最多,出口羊毛量最大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所以D正确。故选D
13.海洋调空着天气和气候,保持着气温的稳定,滋润着大气并为河流,湖泊补充着水分;由于海洋的存在,人类才能呼吸,因为海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氧气。
【解析】
海洋资源是指海洋生态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海洋空间。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洋调空着天气和气候,保持着气温的稳定,滋润着大气并为河流,湖泊补充着水分。由于海洋的存在,人类才能呼吸,因为海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氧气。雨林和其他陆地生态系统同样重要,但没有了海洋,陆地上就不会有生命。地球上被称为生物圈的空间约97%有海洋构成。不是巧合,作为地球上的生命之源的水,97%也蕴藏在蔚蓝色的大海里。其余不足3%的淡水又有将近2/3冻结在南极洲和格凌兰的冰层中。地球上80%的生物生活栖息与海洋,海产品目前为人类提供22%的食用蛋白质。所以人类离不开海洋。
14.(1)阿尔卑斯山脉
(2)B
(3)地中海;威尼斯
(4)旅游;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
该题以读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瑞士与意大利的分界线,瑞士和意大利的旅游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瑞士是一个典型山地之国,它与意大利以山脉a是阿尔卑斯山脉为界。
(2)瑞士为发展旅游,修建了穿越多座隧道、桥梁的“冰川快车”。“冰川快车”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来自地形,因为瑞士是一个典型山地之国。
(3)读图可知,意大利西南部濒临地中海,A城为威尼斯。
(4)瑞士、意大利都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分别成为著名的“山地之国”、“水上都市”。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相处。
15.(1)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纬20°—50°之间,西经58°-70°之间,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位于南美洲的南部,东临大西洋。
(2)特点:以养牛业为主,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实行农场化大规模机械化粗放式生产。
(3)自然条件方面: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草类茂盛。
人文条件方面:交通发达,冷冻和保鲜技术先进。
【解析】
本题考查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位置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考查图文分析能力。
(1)从经纬网地图上读出阿根廷位于20°S-50°S之间,58°W-70°W之间。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位于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2)根据材料信息“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大规模粗放式生产。被冠以‘驮在牛背上的国家’,出口牛肉居世界第一位。”可概括出农业特点为:以养牛业为主,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实行农场化大规模机械化粗放式生产。(3)根据图例,可以看出阿根廷地形以平原为主;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分析出气候温暖湿润;材料二中“中,东部,有一片草类茂盛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随着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保鲜技术的逐步提高,大量牛肉出口运往欧洲。”等信息综合可以分析出阿根廷畜牧业发达的原因:自然条件方面,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草类茂盛。人文条件方面,交通发达,冷冻和保鲜技术先进。
16.(1)秦岭;南海
(2)旱地;水稻;都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塔克拉玛干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从而形成沙漠景观
【解析】
(1)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①秦岭-淮河,②处是我国的南海.
(2)A处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主要耕地类型是旱地,B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A地和B地发展农业生产共同有利的气候条件:都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丁图景观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形成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塔克拉玛干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从而形成沙漠景观.
17.(1)干旱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塔里木盆地
(2)青藏铁路 “中华水塔”
(3)旱地 水稻
(4)AB
【解析】
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1)西北地区位于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有效积累,故新疆瓜果特别甜。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通过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问题。
(2)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铁路线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等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3)A北方地区和B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 A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4)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
18.(1)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沿铁路线、沿河、沿海。
(3)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
(4)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解析】
(1)根据图中位置可知A是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B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是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2)观察图中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分布多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3)铁路干线①兰新线,它和陇海线共同构成了第二亚欧大陆桥。 ②青藏线,从西宁到拉萨,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4)从图中我国铁路线的分布密度看,东部地区铁路网稠密,西部稀疏,因为东部地形平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多高原和山地,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