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爱莲说》课堂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及科目初一下·语文授课教师时间课题及课时《爱莲说》一课时教材版本部编版学校名称授课地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本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上已明确指出: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注重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文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学习内容1.学习课文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2.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学情现状学生对莲知之甚少,因此,课前需收集有关“莲”的信息,以此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七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理解大意。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能力。学生受年龄和阅历地影响,理解主题会有难度,我将结合时代背景做好铺垫。学习目标知识技能学习课文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过程方法以读促悟,在朗读赏析的过程中,把握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感态度学习作者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教学策略重点难点把握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方式方法视频跟读法、学生评价法、品读法、小组合作、写作法媒体技术多媒体展示台(播放视频、音乐、PPT等)、平板电脑教学流程结构评价方案设计1.课前检测测评内容字词拼音、字义、翻译句子。评价方式在上课时运用交互性活动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2.课堂随测练习内容学完本文后,进行小片段写作训练。评价方式学生展示并进行互评。3.课后测评测评内容1.背诵并默写《爱莲说》;(必选)2.根据本篇学习到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爱 说》;(选做)3.根据美术课的创作过程以及今天学习的文章结合你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字数400。(选做)评价方式实施分层评价。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同学们,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关于“莲”的诗句,你们知道哪些呢?(配合ppt的关于莲花的动态图片以及音乐)关于“莲”,唐代的王维写下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活泼,而李白则写下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丽,宋代的杨万里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多姿,同样是宋代的理学家也写下了“莲”的千古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敦颐《爱莲说》的第二篇章。课题:爱莲说 (板书)设计意图莲花图片可以直观感受莲的形态,让学生跟着图片和音乐进行想象,并巩固复习以前学习的诗词。后将将学生的思绪从诗词引入到课题。学与教的活动一、温故 首先,在学新知识之前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重点字词义。蕃:多濯:洗涤莲:水波亵:亲近而不庄重鲜:少读莲我们要想知道作者为何如此爱莲,我们首先得读通它,读懂它。(1)大家自由放声朗读本篇课文,在读得时候注意字音字词、停顿、语调、节奏。(2)学生个人展示朗读,学生互评后再读;(3)听录音示范朗读,学生自我纠正读的有误的地方。(4)根据莲花高清视频配乐朗诵文章。三、品莲在多次朗读之后,我们是不是对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呢?回顾一下我们在上节课学习莲哪三个方面的描写呢?(学生回答: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那这些都是莲的外在,一个真正美的人,不仅外在美,更多的是她的内在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莲有哪些内在美?PPT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文本“莲”所具有的品质。(讨论后的结果由小组成员代表在希沃白板5以及黑板上进行展示)四、悟人原来啊,在作者眼里,莲花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花,她具有那么多美好的品质。我们前面所学习的菊与牡丹都是为了衬托莲花,菊与陶渊明合二为一,牡丹与世人两相关照,莲同样是周敦颐的化身,写物是为了写人,写人是为了言志,那么就是喜爱这样美好莲花的周敦颐,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PPT展示:背景资料助读:宋王朝拥有一个庞大腐朽的官僚机构,大批官员 ,自下而上追名逐利 ,贪竞成风 ,不择手段。“官员们‘以受贿为生 ,往往致富’”。—范文澜《中国通史》卷五明确:周敦颐所处时代污浊不堪的社会背景 ,如莲生长环境之淤泥。(2)作者生平资料助读:A.幼时丧父 ,20岁时因其母舅郑向是龙图阁学士的关系,周敦颐获得恩荫(恩荫: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得到恩惠,受到荫庇的机会)。从30岁到52岁,整整22个年头,周敦颐始终在州县两级地方官的位置上徘徊。周敦颐在47岁时写下《爱莲说》。B.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听了这话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思考:(1)周敦颐是什么样的人?明确: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刚正不阿。(2)所以就是这样的他,借莲来表达什么?明确: 寄予了作者周敦颐对理想人格的肯定与追求,也反映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托物言志)写练 周敦颐爱莲,但不乏有人爱牡丹,例如我们前一篇文章写《陋室铭》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是牡丹的爱好者,我们来看看刘禹锡眼中的牡丹是什么样子的?PPT展示: 赏牡丹【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并配有牡丹的图片)在刘禹锡的眼里牡丹才是真国色,那么你最喜欢什么花呢?假如植物王国要评选最美的花,你会为她写什么颁奖词呢?请花5分钟时间思考并写下你的颁奖词。PPT展示例子:你不与百花争时光,不和群芳斗艳丽。你清丽脱俗,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你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用“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给人们以鼓舞和美的享受。你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花!(学生写完后展示)作业布置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爱莲说》;(必选)2.根据本篇学习到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爱 说》;(选做)3.根据美术课的创作过程以及今天学习的文章结合你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字数400。(选做)设计意图1.根据希沃白板5上设置的活动,以交互性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热身”,为下面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2.多种形式的朗读,先读出字正腔圆,到文章节奏的把握,后深华到情感上,利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朗读提供方向性指导,后再用配视频音乐朗读使学生情感得到深华,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3.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更加深入理解“莲”所代表的君子形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4.学生通过课外拓展的资料并结合本篇课文,多角度理解作者的人物形象,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5.通过欣赏评述诗词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所学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6.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对作业进行选择性的做,更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掌握了朗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托物言志这种写法的特点。《爱莲说》仅119个字,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质朴的语言在中国古代小品文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数百年传诵不衰。封建时代的君子形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德修养有一定的启示。迄今为止许多人仍以“出淤泥而不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那高洁淳朴、不思富贵的品质则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同学们都能够志存高远,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莲花式的人。自我反思本节课教学环节流畅,以读写结合为支撑点,以感情读文,品“莲”的君子形象,悟作者志向,学习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写法为课堂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读自悟、读中悟写和教师的引导方法,展开本课的学习。较之于之前的教学来说有几点进步:第一,了解了如何巧妙运用自己所寻找的资源,比如在这一课中插入的高清视频配乐的资源;第二,是对文章加以拓展延伸,如补充了作者的生平资料及刘禹锡的诗歌,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了周敦颐的生平及对莲、牡丹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文章中的每一个环节设计之间的过渡语也更加流畅灵活;第四,学生之间的活动环节的设计也更加多样化,如自评、互评、小组合作探究、在希沃上进行小组展示等;第五,在信息教学上,除了原先使用的PPT外,还融入了交互性活动和平板教学;第六,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加合理科学,有必做和选做的分层作业,且和美术学科融合。在认识到自己进步的同时,更要对自己的不足加以反思改进。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以下几点:第一,课堂的氛围不够;第二,在最后写练的环节,教师给出的例子要与文本紧密联系并且不宜过长;第三,在总结莲的品质时,并未点明莲是君子的化身。针对以上的不足,在课堂设计的环节上给出以下调整:第一,调动学生的气氛,可以通过“读莲”这一环节加以促进,让学生尝试用夸张表演的方式来读第二段;第二,针对例子的改进,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尝试用一两句话模仿本课《爱莲说》,并写出自己的《爱 说》;第三,在学生总结玩莲的性格品质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莲是是君子的化身。“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佐证了反思的必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即“借石攻玉”。总结经验能够充实自我,反思不足能够提高自我,相信在反复的总结和反思中,我会不断的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