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国际联系与国际合作 课时作业(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国际联系与国际合作 课时作业(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九课 国际联系与国际合作
课时作业(解析版)
下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一艘商船从海口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出发,途径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六甲海峡运输繁忙,挂着美国和日本国旗的邮轮在港口停泊最多
B.印度半岛上热带雨林遮天蔽日,大象成群
C.肯尼亚草原上的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独特的草原风情让人很是激动
D.阿拉伯半岛上人民采用现代化方式发展畜牧业,效率很高
2.下列气温和降水图反映了图中A、B、C、D四处的气候特色,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对联合国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②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③联合国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集团 
④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关于中国在联合国中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②中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 
③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④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中东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邮轮进出繁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
B.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C.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D.通常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A.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 B.经济全球化
C.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 D.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8.3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在日内瓦的会谈将于9日恢复进行。我呼吁各方履行自己的义务,因为叙利亚人民需要自己的国家。”材料表明
A.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战争的根源是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C.国际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D.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9.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中不包括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在联合国的地位受到威胁
10.下列不属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原因的是( )
A.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B.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C.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不足,相互取长补短,可实现共同进步
D.国际经济合作可实现资源、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共享,加快各国发展步伐
11. 2018年7月,金砖国家峰会将在南非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砖国家分布图
相关链接:近年来,中国提出出“金砖+”理念,遼请非金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这有可能成为一种种新的全球经济体化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一体化提供理想平台。中国还提出要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将设立首期5亿元人民币与金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计划。
(1)金砖国家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位于南美洲的是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的国家是______。五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主题?
12.(2017·海南中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倡议提出以来,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2017年5月31日,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的“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正式通车。
(1)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B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大多属于 国家。
(2)C半岛河流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本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沿岸地区。
(3)蒙巴萨濒临的大洋D是 ,从蒙巴萨到鹿特丹最便捷的海上运输是经 运河的航线,蒙内铁路开通时,蒙巴萨属于 (填“湿季”或“干季”),我国和肯尼亚的互助合作称为“ ”。
13.[2017·德州]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1日凌晨,中欧班列(义乌—伦敦),从浙江义乌铁路口岸启程,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国家,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最终抵达伦敦,全程12 451km。
材料二 俄罗斯铁路分布图、欧洲西部简图
俄罗斯铁路       欧洲西部
(1)图中A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
(2)据图描述俄罗斯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3)中欧班列穿过了B河,它是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航运发达。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归纳该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4)中欧班列途经法国,该国南部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油橄榄、无花果等耐旱经济作物。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14.读材料和“一带一路”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 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愿同东南亚等地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连接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其中经过的A海域是我国的 海。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 海峡 和亚非分界线的 运河。该运河东侧为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该半岛居民主要为 色人种。
(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 洲。
(4)下列有关“一带一路”沿途旅游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
A.走陆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泰国泰姬陵
B.走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花园城市新加坡
C.走海上丝绸之路可到日本欣赏樱花
D.走陆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新疆的都江堰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说明飞机这种高科技产品需要____共同完成。
(2)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绝大多数是____国家(填“发达”或“发展中”),这是竞争的结果。
这个例子说明: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____的世界。
(4)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什么?
16.读“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地理,某中学在高峰论坛召开之际组织学生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对其经过的地区进行了详细考察.
(1)“海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福建省泉州市,由东向西延伸,途径亚洲南部的①②③三大半岛,其中世界最大半岛是   (填序号).
(2)①半岛的山脉和河流的分布特征是   .
(3)5月20日考察小组穿越甲   海峡,来到②半岛的城市加尔各答,该城市附近广泛种植亚麻,形成了印度最大的   工业中心.
(4)5月29日考察小组来到了③半岛,发现该半岛   资源非常匮乏,但是有丰富的   资源,这种资源主要是分布在   地区.
17.近年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金砖国家”。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金砖合作已经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读世界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金砖国家中,跨两大洲的国家是_______。(填字母)
(2)C国是三大宗教中. _____教的发源地,D国通用的语言是______,E国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
(3)五国中,巴西人口稀疏是因为分布着大面积的_______,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
1.马六甲海峡运输繁忙,挂着日本国旗的邮轮在港口停泊最多,美国的游轮大部分不经过马六甲海峡,A错;
印度半岛上是热带季风气候,B错;
肯尼亚草原上的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独特的草原风情让人很是激动,C正确;
阿拉伯半岛上,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发展畜牧业,效率很低,D错;
选C。
2.从图中可知,A、B、C、D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选项中A是热带雨林气候,选项B是地中海气候,选项C是热带沙漠气候,选项D是温带季风气候;故B符合题意。
3.C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家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②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①错误,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一起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错误,排除BD两项;故选择C。
4.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创立时,中国就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安理会的常人理事国之一,①③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参加的军事政治集团,是冷战形成的标志,中国未加入。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因此②④错误,ABD选项排除。
5.D
【解析】
中东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该地区是世界上基督教、伊斯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故选D。
6.D
【解析】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7.B
【解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8.C
【解析】
根据材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在日内瓦的会谈将于9日恢复进行。我呼吁各方履行自己的义务,因为叙利亚人民需要自己的国家。’”可知国际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故C正确。材料涉及的安全问题不是发展,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战争的根源,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关注国际安全,没有涉及实践多边主义,故排除D项。故选C。
9.D
【解析】
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挑战等。
10.D
【解析】
国际合作非常重要,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世界的分工与合作越来越紧密,国际合作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不足,相互取长补短,可实现共同进步;国际经济合作可实现资源、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共享,加快各国发展步伐不属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原因,故选D。
11.(1)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发展主题(或和平与发展多主题)
【解析】
结合金砖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进行分析即可;金砖五国的合作体现的是发展的主题。
12.(1)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原 发达
(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波斯湾
(3)印度洋 苏伊士 干季 南南合作
【解析】
本题结合时政材料,考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1)根据图中A 地区所在的位置,可以判断本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 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本地区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属于发达国家。(2)根据图中C 地区所在的位置,可以判断C 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河流稀少。根据图中石油资源图例所在的位置,可以判断本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3)根据图中D所在的位置,可以判断本地区是印度洋。(或者根据“一带一路”示意图中内罗毕的位置,结合图中0°纬线的位置,可以判断蒙巴萨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根据图中海上运输路线图,可以看出从蒙巴萨到鹿特丹最便捷的航线是经过苏伊士运河。2017年 5月 31日,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的“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正式通车,根据蒙巴萨气候资料图中降水量的数据,可以看出是干季。我国和肯尼亚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3.(1)莫斯科
(2)欧洲部分铁路网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稀疏,主要分布在(比较温暖的)南部地区。
(3)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降水丰沛,水量丰富且冬季河流不结冰。
(4)法国南部的地中海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雨热不同期)。
【解析】
(1)图中A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既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2)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都很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欧洲部分较为密集.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3)图中B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航运发达,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主要原因有:它主要流经平原区;降水充沛,水量丰富,而且冬季河流不结冰等。
(4)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光照非常充足.因此,这里种植的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质地优良,糖分含量较高。
(5)我国浙江义乌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食是大米;伦敦位于欧洲西部,由于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们将牧草视为“绿色的金子”,畜牧业发达,餐桌上多牛羊肉,居民餐桌上常见牛羊肉、奶油、奶酪等食品。
14.(1)南
(2)马六甲 苏伊士 白
(3)欧
(4)B
【解析】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连接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其中经过的A海域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南海。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和亚非分界线的苏伊士运河;该运河东侧为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该半岛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
(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欧洲。
(4)有关“一带一路”沿途旅游景观的叙述,走陆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印度的泰姬陵;走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花园城市新加坡;走海上丝绸之路看不到日本的樱花;走陆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新疆的坎儿井,都江堰是位于四川省,故选B。
15.(1) 多国合作
(2) 发达
(3) 全球化
(4) 我国发展经济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的意义。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产品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1)根据图示说明:某型飞机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需要很多国家共同完成;(2)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利润,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由此可知题目中应为发达国家。(3)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所以说经济在朝向全球化发展,经济走向合作的世界。(4)对我国经济的启示就要考虑到是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16.(1)③ (2)山河相间 (3)马六甲 麻纺织 (4)水 石油 波斯湾沿岸
【解析】
(1)“海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福建省泉州市,由东向西延伸,途径亚洲南部的①②③三大半岛,其中世界最大半岛是图中③代表的阿拉伯半岛。
(2)①半岛是位于中国以南的中南半岛,该半岛的山脉和河流分布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5月20日考察小组穿越甲代表的马六甲海峡,来到②半岛的城市加尔各答,该城市附近广泛种植亚麻,形成了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4)5月29日考察小组来到了③半岛,发现该半岛水资源十分匮乏,但胆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该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17.(1)A (2)佛 葡萄牙语 黑色人种 (3)热带雨林
【解析】
(1)由图可知,金砖国家中,跨两大洲的国家是A表示的俄罗斯。
(2)C国是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D是巴西,该国通用葡萄牙语,E国是南非,人种主要黑色人种。
(3)五国中,巴西人口稀疏是因为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