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西北地区 课时作业(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西北地区 课时作业(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三课 西北地区
课时作业(解析版)
某班社会课上,来自不同省市的同学们纷纷开始介绍自己的家乡,阅读题目,完成问题。
1.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某省区对应的是(?? )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
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
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
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
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
3.下列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原住民传统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B.七八月间召开那达慕大会
C.喜食米饭和面食 D.住在便于拆装和搬运的蒙古包里
小张老师要去某省区旅游。在该省区,他将欣赏到壮丽的雪山和沙漠景观,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体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回答以下各题。
4.小张老师在该省区体验到的民族风情最有可能属于
A.壮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5.目前,对该省区的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水源 C.植被 D.地形
6.关于下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处西北地区,属高原山地气候
B.②地山脉是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C.③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发展绿洲农业
D.④地草场广布,形成独特的“雪域文化”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治沙样本”。回答以下各题。
7.读图,库布齐沙漠所处区域
A.位于黄土高原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处南方地区 D.在陕西和山西交界处
8.库布齐沙漠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告诉我们
A.荒漠化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B.必须把治沙放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首位
C.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不要经济发展
D.改善生态环境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师,在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从事“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此,小明经常浏览浙江援疆网。“为国家分忧,为新疆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是浙江援疆网首页的宣传标语。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9.小明爸爸的援疆工作属于东西部之间的( )
A.信息交流 B.人才交流 C.技术交流 D.资金交流
10.近年来,浙江省在阿克苏地区投入5000余万元,用以推进新疆天山世界遗产地温宿县托木尔峰大峡谷、阿瓦提县舟山沙雕公园等景点的建设。这表明( )
①浙江经济发达
②浙江人力资源丰富
③新疆土地辽阔
④新疆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从下面的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中可知,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分布的主要土地资源类型包括
①林地
②旱地
③水田
④草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祁连山区的A省(见下图)利用夏季的温凉气候大量种 植“高原夏菜”,每年5—10月份大量运到杭州、上海等。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12.图中A省属于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3.上海、杭州等地在5—10月依赖“高原夏菜”的自然原因是
A.水源条件差
B.市场需求大
C.高温天气多
D.种植土地少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964年引进到伊犁河谷。现在伊犁薰衣草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给当地人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区之一。
(1)上图伊犁河的大致流向是;该区域所属行政区划的简称是。
(2)请结合上述材料,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区之一的优越条件。
(3)有人提出,将伊犁河谷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至现在的2倍,甚至更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15.西北地区的新疆有着浓郁的西域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图中山脉A名叫________,它横亘于新疆中部,将新疆分南北两部分。位于山脉A北侧的城市B是新疆的首府,名叫________,自古就有“开天辟地之门户”的称谓,是沟通新疆和内地的交通枢纽。位于山脉A南侧的地形区C名叫________,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边缘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
(2)图2所示的灌溉设施为________,请说明它与当地农业生产的关系。
(3)新疆盛产瓜果,当地民谚道:“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甜得人人吃又夸。”请结合该题图片或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的合理性。
16.千年药乡香更浓,万家药农心更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岷县自然条件图
注:当归属名贵中药材,是一种喜温凉湿润环境的长日照作物,要求土壤疏松透气。
(相关链接)
甘肃岷县是我国当归的主产地,占我国当归总产量的70%,出口量的90%;1989年“岷归”获世界博览会金奖,2001年岷县被授予“中国当归之乡”称号;近年来岷县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建立了占地500多亩,集药交中心、会展中心、加工中心、仓贮中心、货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融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吸引了一大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化妆品企业、保健食品企业投资建厂。
(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岷县发展当归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优势。
(2)依据“相关链接”,简述大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到岷县投资建厂的原因。
(3)简析岷县当归产业的发展对山区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17.阿拉尔市是台州市对口支援城市。为了解阿拉尔市,我校历史与社会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阿拉尔市吧。
材料一:学习小组查阅的图片资料。
材料二:学习小组做的读书笔记。

探究一:阿拉尔市在哪里
(1)阿拉尔市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西南部。
(2)阿拉尔市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区域的发展
(3)根据上述图、文资料分析阿拉尔市自然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探究三:利用与保护
根据上图,就阿拉尔市自然保留地的利用问题,学习小组内意见不一。
观点一:阿拉尔市自然保留地面积大,应该大力开发以发展经济。
观点二:环境问题大多因人类开发利用所致,因此阿拉尔市的自然保留地要保持原貌,不能开发。
(4)请你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析。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产区和煤炭产区。特别是甲区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有“牧草王国”之称,景色优美,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丰富的煤矿资源。但伴随着当地某些煤炭企业无视环保法律,大规模无序露天开采和不能及时回填矿洞,导致该区域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断流,严重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伴随着过量放牧,草场沙化严重,当地经济发展遇到了困境,需要转型升级。
(1)该区域主要地处___(地理分区),位于____(地形单元),A是__(河流)。
(2)描述图二所示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要摆脱甲区域经济发展的困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你有何建议?
参考答案
1.A
2.D
【解析】
我国地域辽阔,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各省区之间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差异很大,各地区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特色。
1.群山环绕、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盆地;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指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客人是指青藏地区的藏民;风景如画,梯田遍布指的是云贵高原,故选A。
2.以上四个选项中,蒙古包只有在内蒙古自治区才能拍到,兵马俑位于陕西省,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分布在陕西省和山西省;都江堰是位于四川省的一个古老水利工程;敦煌莫高窟是位于甘肃省一个特色文化;故选D。
3.C
【解析】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活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广布,原住民传统生活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七八月间召开那达慕大会、住在便于拆装和搬运的蒙古包里;在我国南方地区盛产水稻以米饭为主食,南方地区适宜种植小麦以面食为主;结合题意。故选C。
4.C
5.B
【解析】
根据新疆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4.题干中提到,可欣赏到壮丽的雪山和沙漠景观,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体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可知该省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是维吾尔族;结合题意。故选C。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口、城市分布深受水源的影响,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绿洲地区;结合题意。故选B。
6.D
【解析】
读图可知,该图是我国西部地区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①是准噶尔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A错;②是天山山脉,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内部,B错;③是塔里木盆地,发展绿洲农业,C错;④是青藏高原,该地草场广布,形成独特的“雪域文化”,D正确,故选D。
7.B
8.D
【解析】
7.从图中可以看出库布齐沙漠位于长城以北的地区,因此不在黄土高原范围,故A错。结合我国气候分布图可知库布齐沙漠所在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正确。库布齐沙漠位于北方地区,故C错。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故D错。本题答案选择B。
8.从题干中可知库布齐沙漠治理之后,绿化面积增加,创造了生态财富5000多亿,可知改善生态环境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故D正确。
9.B
10.B
【解析】
9.题文中“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师,在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从事‘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属于人才交流,故B正确。题文未涉及信息、技术、资金方面的交流,故ACD错误,正确答案是B。
10.题文中“浙江省在阿克苏地区投入5000余万元”说明浙江省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未涉及人力资源,故①正确,②错误;“用以推进新疆天山世界遗产地温宿县托木尔峰大峡谷、阿瓦提县舟山沙雕公园等景点的建设”说明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但未体现新疆地域辽阔,故④正确,③错误;正确答案是B。
11.A
【解析】
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据图分析可知,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中,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分布的主要土地资源类型包括①林地、②旱地、③水田;④草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二阶梯。结合题意。故选A。
12. C
13.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甘肃省在我国的位置划分,位于我国西部的省份有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10个省、市、区,以及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
12.位于我国西部的省份有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10个省、市、区,读图A是我国的甘肃省,所以属于西部,故选C。
13.A. 上海、杭州等地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故A错误。
B. 上海、杭州等地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故B错误。
C. 上海、杭州等地位于亚热带,5—10月高温天气多不利于蔬菜生长,故C正确。
D. 上海、杭州等地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密集,故D错误。
综上,故选C。
14.(1)自东向西流;新疆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优越条件:伊犁河谷地处中纬度,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少,气候较干旱,避免雨水影响薰衣草生长;夏季有来自天上山脉的冰雪融 水,能为薰衣草生长提供灌溉水源。
(3)答出下列三个观点中任意一个即可。
观点 1:赞同。符合因地制宜区域发展经济的原则;扩大薰衣草种植: 充分利用当地适宜薰衣草生长的优越条件;充分利用薰衣草种植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 益,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要注意薰衣草种 植应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或伊犁河谷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 境保护相协调)。
观点 2:不赞同。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扩大薰衣草种植, 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进而导致薰衣草产业效益下滑,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薰衣草种植应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伊犁河谷地区的经济 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观点 3: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薰衣草种植面积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 能力范围内,应扩大种植面积;若薰衣草种植面积超过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 载能力范围,则不应扩大种植面积(两方面理由点到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伊犁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向东流经中国新疆的昭苏盆地和特克斯谷地,西流至霍尔果斯河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伊犁河位于新疆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优越条件:伊犁河谷地处中纬度,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少,气候较干旱,避免雨水影响薰衣草生长;夏季有来自天上山脉的冰雪融水,能为薰衣草生长提供灌溉水源。
如果将薰衣草的重要产地标注在世界地图上,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在北纬42度到44度、海拔600至800米之间的一条直线上,依次排列着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地,分别是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中国新疆的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地处天山余脉,三面环山,博罗科努山、那拉提山等山脉群共同构成了向西开敞的喇叭形谷地,可以接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水汽,又阻隔了南疆沙漠戈壁的干燥沙尘及北疆的酷寒季风,日照充分,河流蜿蜒,被誉为“塞外江南”,具有与普罗旺斯相似的纬度和土壤条件。
薰衣草喜冬暖夏凉,一般来说只能在零下15摄氏度以上的温度过冬,超过这个极限植株便会死亡,幼苗就更为娇嫩。薰衣草的老家地中海地区1月均温一般在5℃以上,日本富良野1月均温也在-2℃以上。而伊犁河谷冬季常常达到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比起其他薰衣草家园的优越舒适,望尘莫及。
每年春季湿润的西风气流进入伊犁河谷,由低向高处爬升,气流由暖变冷,在山前地带形成丰富的降水,迎风坡可达到600-800毫米,而西部的河谷平原区的平均降水也在200-350毫米,所以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夏季丰富的降水和春季天山融雪使伊犁河谷不仅水源丰富,而且丰水时间很长。
(3)答出下列三个观点中任意一个即可。
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得知,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人们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流域(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如果在一定社会福利和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流域(或区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其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竭,严重时会引起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
观点 1:赞同。符合因地制宜区域发展经济的原则;扩大薰衣草种植:充分利用当地适宜薰衣草生长的优越条件;充分利用薰衣草种植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要注意薰衣草种植应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或伊犁河谷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观点 2:不赞同。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扩大薰衣草种植, 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进而导致薰衣草产业效益下滑,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薰衣草种植应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伊犁河谷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观点 3: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薰衣草种植面积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应扩大种植面积;若薰衣草种植面积超过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则不应扩大种植面积(两方面理由点到即可)。
15.(1)天山,乌鲁木齐,塔里木盆地,
(2)坎儿井,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坎儿井利用高山的冰雪融水,为减少蒸发,利用地下输水灌溉农田;
(3)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解析】
根据新疆地区的地理概况,进行分析解答。
(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山脉A名叫天山,它横亘于新疆中部,将新疆分南北两部分。位于山脉A北侧的城市B是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自古就有“开天辟地之门户”的称谓,是沟通新疆和内地的交通枢纽。位于山脉A南侧的地形区C名叫塔里木盆地,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
(2)图2所示的灌溉设施为坎儿井,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坎儿井利用高山的冰雪融水,为减少蒸发,利用地下输水灌溉农田。
(3)新疆盛产瓜果,当地民谚道:“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甜得人人吃又夸。”原因是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16.(1)岷县的海拔较高或山地,气温较低;雨水较多,蒸发量小,水源充足,气候湿润;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势起伏大,坡度适宜,排水条件好,土壤疏松透气。(任意2点即可)
(2)岷县的当归产量大,药材加工有充足的原料;仓储、货运等基础设施和信息、会展等配套服务完善,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岷县当归的知名度高,品牌效应明显,国家政策支持。(任意2点即可)
(3)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工业(加强交流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意1点即可)
【解析】
(1)岷县发展当归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优势:岷县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候湿润,雨水较多,蒸发量小,水源充足;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势起伏大,坡度适宜,排水条件好,土壤疏松透气。
(2)大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到岷县投资建厂的原因:岷县的当归产量大,药材加工有充足的原料;仓储、货运等基础设施和信息、会展等配套服务完善,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岷县当归的知名度高,品牌效应明显,国家政策支持。
(3)岷县当归产业的发展对山区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山区贫困县应当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工业(加强交流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等。
17.(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或塔里木盆地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
(2)河流众多,水源丰富,可以发展绿洲农业;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采矿业;利用沙漠等独特自然条件,可以发展特色旅游;利用草场资源,发展畜牧业。
(3)本题为开放题,无论对所选观点持支持、反对或辩证看待的,只要能运用“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或“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合理分析即可。示例:我不认同观点一的看法。阿拉尔市本身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大力开发极易引发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开发资源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解析】
根据新疆地区的地理概况,进行分析解答。
据图分析可知:
(1)阿拉尔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
(2)阿拉尔市位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北部。
(3)阿拉尔市河流众多,水源丰富,可以发展绿洲农业;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采矿业;利用沙漠等独特自然条件,可以发展特色旅游;利用草场资源,发展畜牧业。
(4)我不认同观点一的看法。阿拉尔市本身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大力开发极易引发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开发资源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18.(1)西北地区;内蒙古高原 ;黄河
(2)植被覆盖率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但在107°E附近植被覆盖率突然升高;
原因: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但在107°E附近,有黄河灌溉区(河套平原),耕地比重大,覆盖率上升。
(3)加强环保执法工作,保障煤炭开采有序进行和及时回填;科学放牧,让畜牧数量在牧场承载范围内;大力发展旅游业。
【解析】
根据内蒙古高原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该区域主要地处西北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A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2)据图分析可知,植被覆盖率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但在107°E附近植被覆盖率突然升高;原因: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但在107°E附近,有黄河灌溉区(河套平原),耕地比重大,覆盖率上升;
(3)加强环保执法工作,保障煤炭开采有序进行和及时回填;科学放牧,让畜牧数量在牧场承载范围内;大力发展旅游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