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解析版)1.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剖面示意图是( )A. B. C. D.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以下各题。2.四条山脉中,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四条山脉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我国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仅次于( )A.美国、加拿大 B.美国、巴西C.俄罗斯、巴西 D.俄罗斯、加拿大5.下表反映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①地形种类多样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地势西高东低 ④地势呈阶梯状分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某节假日,绍兴的小王一家准备去哈尔滨旅游。临出发前,小王上网查看了两地的天气情况,见下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6.这个节假日最有可能是(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国庆节7.下面最有可能是小王在本次旅游中拍摄到的照片是( )A.B.C.D.8.“我国既有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这最能说明我国( )A.疆域面积广阔 B.地势高低起伏很大 C.地形种类多样 D.地势向东逐级下降9.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是( )A.漠河一腾冲一线 B.黑河一昆明一线 C.黑河一腾冲一线 D.漠河一昆明一线读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10.图中河流甲为( )A.黄河 B.准河 C.长江 D.珠海11.对图中乙、丙两地描述正确的有( )①乙地年降水量少于丙地 ②乙地早田为主,丙地水田为主 ③乙地为非季风区,丙丙地为季风区 ④乙地面食为主,丙地米饭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1979年6月经国家正式确认,基诺族成为我国第56个民族。听了历史与社会老师课堂上的介绍后,小明又通过上网得到以下资料。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基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②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和信仰 ③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④能印证“小聚居,交错皆杂居”的分布特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将下列我国的主要地形区与它们的主要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青藏高原????????????地势低平,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内蒙古高原????????????高山林立,雪峰连绵,冰川广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四川盆地?????????????海拔不高,盛产茶叶、竹制品东南丘陵?????????????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环绕,气候暖湿,农业发达14.绿洲农业:甘肃________、________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利用________、________发展农业,使这里成了________之乡.15.西北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________走廊及盆地边缘的绿洲上.16.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________?”的特点。________?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地区。在________?地区,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在________?地区。17.截止2010年12月底,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达到________亿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平均密度为________人/平方千米,但东部密度________,西部密度________.18.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1)有条山脉,它的西侧地势较高,许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气候干燥,草原茂盛,牛羊成群;它的东侧地势低平,沃野千里.这是我国的________山脉,它的西侧是________高原(填代号),东侧是________(省区).(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填代号),被称为__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3)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________.(4)2山脉为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东侧的地形区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________(填代号),H是________海,4是________?(山峰).19.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1)发源地A是________,干流先后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海洋B是________.(2)支流E是________,支流F是________.(3)黄河从内蒙古________到河南郑州________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________,大量泥沙冲入河道,河水的泥沙量急剧上升.下游进入________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__.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中游的________.20.读下列《中国地形图》,完成各题。山脉名称:(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____(5)___________ _____(6)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 ______(8)___________ ____(9)________________(10)______?????? ___? (11)______ _________(12)__________ ____(13)_______???? _____(14)_______ ________(15)__________ ____(16)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高原: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三大平原:E__________ __ 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四大盆地:H_________ ___ I____________ J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图中四个剖面图中,最符合我国地势特征的是A图,故选A.2.C3.D【解析】2.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故选择答案C。3.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故选择答案D。4.D【解析】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亚洲东部,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故选D。5.A【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五种陆地地形,可谓地形复杂多样,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大,故选择答案A。6.A7.B【解析】本题考查行我国南北的气候差异。6.读天气预报图可知,绍兴位于南方地区气温5℃-2℃,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气温-11℃–-20℃,依据气温值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这个节假日最有可能是春节;故选:A。7.结合图文,小王春节期间去黑龙江省哈尔滨旅游,此时哈尔滨应该是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依据图片,B图符合题意,故选:B。8.B【解析】根据题干“我国既有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可知我国地势高低起伏很大,故选择答案B。9.C【解析】我国的人口大部分分布在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以东,少部分分布在此线以西,该线也成了我国最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故选C.10.B11.B【解析】秦岭和淮河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10.读图可知,乙是北方地区,丙是南方地区,甲是淮河,秦岭和淮河构成了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故根据题意选B。11.读图可知,乙地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丙地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故①正确;乙地北方以早田为主,丙地南方以水田为主,故②正确;乙丙两地都为季风区,故③不正确;乙地是北方地区,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面食是主食,丙地是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所以主食以米饭为主,故④正确。根据题意选B。12.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标签上来看,基诺族的语言是基诺语,信仰是太阳,可见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和信仰,②是正确的。标签上显示基诺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说明了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③是正确的。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题干的信息中也能印证这一点,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基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在给出的信息中无法看得出来,排除。②③④是正确的,故本题选D。13.【解析】青藏高原 ---------- 高山林立,雪峰连绵,冰川广布,湖泊稠密;内蒙古高原 -------- 地势低平,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四川盆地 ------------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环绕,气候暖湿,农业发达;东南丘陵 -----------海拔不高,盛产茶叶,竹制品。14.河西走廊 新疆 高山冰雪融水 地下水 粮棉瓜 【解析】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使这里成了粮棉瓜果之乡,如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非常有名,故绿洲农业: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使这里成了粮棉瓜果之乡。15.银川 河套 河西 【解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及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形成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区。16.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 东部和中部 边疆西南 西北和东北的边疆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和睦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东北边疆地区。17.13.7 142.7 大 小 【解析】本题考查了全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平均人口密度为142.7人/平方千米。但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匀。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8.(1)大兴安岭 ;B ;黑龙江省(2)A ;世界屋脊 ;一(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4)C ;南 ;珠穆朗玛峰【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读图可知,(1)一山脉西侧地势较高,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气候干燥,草原茂盛,牛羊成群;它的东侧地势低平,沃野千里,这是我国的大兴安岭山脉,它的西侧是B内蒙古高原,东侧是黑龙江省。(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3)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其有利影响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沿着西高东低的地势爬升,深入内地,带来丰富的降水。(4)2山脉为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东侧的地形区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C长江中下游平原.H是南海.4是珠穆朗玛峰。19.(1)巴颜喀拉山 ;渤海(2)渭河 ;汾河(3)河口 ;桃花峪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地上河 ;水土保持工作【解析】(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A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B渤海。(2)黄河中游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有无定河、E渭河、F汾河等支流汇入。(3)黄河自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为上游,从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从图中看出,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势平坦,落差急剧减小,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尤其是在于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20.山脉名称:(1)台湾山脉?(2)长白山脉(3)武夷山脉(4)南岭(5)雪峰山(6)巫山(7)秦岭(8)太行山脉(9)大兴安岭(10)阴山山脉(11)祁连山脉(12)昆仑山脉(13)天山山脉 ??(14)阿尔泰山脉(15)喜马拉雅山脉(16)横断山脉四大高原: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三大平原:E东北平原 F华北平原 G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盆地:H准格尔盆地 I塔里木盆地 J柴达木盆地K四川盆地【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的山脉和主要地形区。读图可知,山脉:(1)台湾山脉(2)长白山脉 (3)武夷山脉 (4)南岭(5)雪峰山 (6)巫山 (7)秦岭(8)太行山脉(9)大兴安岭(10)阴山山脉 (11)祁连山脉(12)昆仑山脉 (13)天山山脉 (14)阿尔泰山脉 (15)喜马拉雅山脉 (16)横断山脉四大高原: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三大平原:E东北平原 F华北平原 G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盆地:H准格尔盆地 I塔里木盆地 J柴达木盆地 K四川盆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