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伟大历史转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三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老师: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全国人民掀起了学习、践行十九大的热潮,这使我们不禁想起在四十年前,我们伟大的党也召开了一场重大会议,将中国带入一个新的时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属于那个时代的声音。历史的老人笑了,因为什么?因为谁?生:邓小平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到作为1978年年度人物的邓小平是如何将中国这艘巨轮驶入正确的港湾的。文革后,人民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生:安定 平和生活(各抒己见)师:而这个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呢?我们一起通过李阳的一篇日记来看一下当时的中国什么现象依然存在?生:思想依然被束缚。师:文革后华国锋同志提出了“两个凡是”方针,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读一下方针的具体内容?生:学生读“两个凡是”。师:而在同一时期,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激烈的思想论战就此展开。展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师:同学们支持哪方观点呢?生:实践。师:那么这场思想讨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同学们请结合材料,阅读课本内容找出答案。哪位同学可以来说一下?生:这场思想讨论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实践才可以检验真理。 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也为后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下面我们来一起感受那场会议的盛况。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意义、问题:思想上由“左”倾错误思想转变为什么的方针?学生答师:在政治方面又是如何反正的呢?生答师: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又是如何进行的呢?生答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伴随着思想上的解放而进行,会议后的中国又有哪些变化呢?师:会议后文革时期的冤案都得到了平反,包括文革时期的第一冤案——刘少奇。那么文革给我们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一些历史问题?展示:拨乱反正师:在拨乱反正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勇气直面现实,在1981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一份极为重要的文件,这份文件叫什么名字。生:根据要素寻找答案作答师:这份决议的通过也标志着我国在思想方面的拨乱反正正式完成。至此,中国这艘巨轮驶向蔚蓝的大海。课堂小结:文革结束以后,我们中国这艘巨轮以实事求是为动力,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礁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拨正了航向,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拨正航向后,共产党人又以大无畏的精神正视自己,带领巨轮穿过拨乱反正的浅滩,终于让巨轮驶向辽阔的大海!现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相信我们都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