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种植植物【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通过种植一种植物的实践,100%的学生了解植物怎样从一粒种子形成一棵幼苗,进而长成一株成熟的植株,并开花结出新种子的全过程。2.在种植过程中,95%的学生知道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外部条件。过程和方法:98%的学生能够参加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习记录植物不同时期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种植植物,培养100%的学生珍爱生命。2.95%的学生乐于合作学习,乐于欣赏和与他人分享合作学习中取得的成果。【教学重点】学习种植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制定种植计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多数植物都种植在土壤中。现在我们自己种植一种植物,你们愿意吗? 二、探究研讨: 1.师:那么究竟怎样种植植物呢?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关于种植植物的资料,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怎样种植植物。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如何制定种植计划呢? 5.学生查阅资料:如何制定种植计划。 6.学生汇报 7.教师讲解如何填写“种植计划表”。8.学生填写书中的计划表。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回家后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把种子种到土里。 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说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等条件。2.能力方面:初步培养设计并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的对比实验的能力。3.态度情感:激发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培养记录实验过程的习惯和毅力。【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 【教学重点】说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等条件。【教学难点】初步感知生命的生长发育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两粒菜豆的种子。(其中一粒已经萌发了)2.提问:这两粒种子有什么不同?3.谈话:这样的种子我们就说它萌发了4.提问:怎样使另一粒种子也萌发呢?5.谈话:是否按你们所说得去做,种子就会萌发呢?(点明课题)二、探究研讨猜想种子萌发的条件1.讨论:你们认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你为什么认为?2.汇报:设计证明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谈话:在同学们设计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王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看看他的实验方案给了我们那些提示。1.分析王小明设计的实验:(1)实验中那些条件相同,那些条件不同?并记录。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2)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有哪些?(3)他这样实验,能证明前面“种子萌发需要水”的猜想吗?若不能,你认为哪些条件干扰了结论的得出?(4)我们应该怎样控制这些条件,实验结果才不会受影响?2.提问:通过分析王小明设计的试验,你对设计这样的实验有哪些认识?3.教师小结。(强调对实验变量的控制)4.分组设计实验。(各小组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并将实验方案写在教材上)5.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共全班评价。6.在班级评价及教师帮助的基础上,各小组完善设计方案。(有条件的话,可将设计方案复印,人手一份)7.实施实验(课外进行)(1)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种子,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当地常见的种子进行实验。(2)学生至少选择一个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多选更好。(3)简单介绍教材记录表的填写方法。(4)鼓励学生坚持观察、记录。(可用文字,也可用图画、照片等)(5)总结:8.学生谈在本节课的收获。9.教师再次强调设计实验对一些因素要有所控制。(过一周,汇报、展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鼓励学生去探究种子萌发是否还需要其他条件,同时将萌发的种子种到土壤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