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节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2、会紧密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自主探究蒸发致冷实验,加深对蒸发致冷的深刻印象。【学习重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课前自学】1、解释现象:湿布擦桌子一会儿变干了;湿衣服晾一天也变干了;打针前皮肤上擦些酒精,有什么感觉?。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3、汽化的两种方式: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 。 4、探索实验一: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高低的关系②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 ③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设计实验步骤:得出结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5、探索实验二:沸腾实验观察(可以先回家观察)(1)、水沸腾前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内部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__________(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6、思考: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学以致用】让学生介绍晾衣服时,我们操作的具体步骤:探究酒精蒸发是否吸热?用两支温度计做对比实验:一支干燥的温度计、一支温度计的液泡上有酒精或包裹着蘸有酒精的棉花。观察示数?喝开水烫嘴时,常向水面吹气并用两个杯子来回倒水,你能解释原因吗?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5、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有什么用?为什么?6、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热,所以蒸发有______作用。7、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8、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B、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9、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D、以上都不对第六节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道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能列举液化现象及液化在实际中应用的事例。【课前自学】1、创设意境,组织引入现象1:现在已经入冬,天气很冷,晚上一般都要关上窗户睡觉,早上起来,窗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这是怎么回事呢?现象2:早上上学去,天气很冷,你准备去买一个刚出笼的馒头,看到打开蒸笼,冒出了很多“白气”。这些“白气”又是从何而来?现象3:刚才这个学生发言时,口中透出“白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2、液化定义提问:通过刚才现象的分析,你能告诉我什么是液化或者说液化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3、提问: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液化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雾、露等较难的液化现象)4、液化方法 提问: 由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什么条件下气体才能液化呢? 提问: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使气体液化? 讨论1:当水壶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后面一段能够看见?提问:这种方法较普遍地应用于生活中,你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呢? (介绍应用于运载火箭中的液化现象(图4-31))气体经液化后,体积减小1000倍左右,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5、一般来说,气体通过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液化为液态,当然反过来物质也可以由液态变为气体,这个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汽化,汽化是放热过程还是吸热过程,反过来液化是什么样的过程?讨论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和被100℃的水烫伤哪个更严重,为什么?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应用也比较广泛,例如高科技领域的卫星热管温控技术也是采用这种原理,使卫星两端的温度趋于平衡。日常生活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那么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冰箱工作时,其侧面或背面会发热。根据所学内容以及课后的阅读材料分析讨论:电冰箱工作时,其侧面或背面为什么会发热?【学以致用】1、冬天去看牙病时,牙科医生在专用金属制的小镜子探视牙齿前,往往先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怕病人碰到冷的小镜子着凉对病人负责再次进行消毒怕口腔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会液化而看不清医生的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2、 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汽化和液化a.doc 汽化和液化b.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