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沟通更有效》课件(共31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这样沟通更有效》课件(共31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李鸿章在曾国藩门下当幕僚时,有一回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会战于祁门,结果被杀得大败。曾国藩为争取主动,准备向朝廷奏表,请求处分。写好奏稿后,曾国藩与众幕客再三斟酌,均不惬意,便询问李鸿章。李鸿章对全稿并无意见,仅提笔将“屡战屡败”四个字,倒置为“屡败屡战”。此一改动,意思完全不同。结果,曾国藩不但没受到处分,还蒙受了嘉奖。从此曾国藩更加赏识李鸿章。
最有效率的四步沟通法
观察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克里希那穆提
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结果。

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但要懂得区分观察和评论。

若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了,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1.“爸爸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
“爸爸昨天出门时狠狠的关上门。”

2.“小李的做作业的时间太长了。”
“昨天小李在房间做作业到晚上12点。”
观察 or 评论?
3.“小莉很霸道。”
“小莉在姐姐换频道时,一下子把遥控器抢走了。”

4.“我妹妹经常不刷牙。”
“这星期我妹妹有两天早上起床没有刷牙。”
5.“妈妈在跟我说话时爱发牢骚。”
“这三天妈妈每天都说爸爸对她不好。”
感受
感受vs想法
想法:
“我觉得我钢琴弹得不好。”

感受:
“作为弹钢琴的人,我有些失落。”
“作为弹钢琴的人,我很郁闷。”
“作为弹钢琴的人,我烦透了。”
我觉得≠感受
“我觉得你应该懂得更多。”

“我觉得自己很无能。”

“我觉得他很负责任。”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
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
振作、振奋、开心、高兴、快乐、愉快、
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平静、自在、舒适、放松、
踏实、安全、温暖、放心、无忧无虑
可以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的词语:
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
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
气馁、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
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
不满、不快、不耐烦、不高兴、震惊、
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独、郁闷、
难过、悲观、沉重、麻木、精疲力尽、
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尴尬、惭愧、内疚、妒忌、遗憾、不舒服
可以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感受的词语:
以下句子是否表达了感受?
1.当你这样说的时候,我很害怕。
2.你能来,我很高兴。
3.我是个没用的人。
4.你能帮我,我很高兴。
5.我想打你。
需要

1.“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2.“你来的这么晚,让我很郁闷。”
3.“你无法来吃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4.“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
5.同学叫我外号,我很生气。
练习:是否表达了需要?
一定要具体!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1.“我希望你理解我。”

2.“我希望你更自信。”

3.“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练习:请求明确吗?
“我看到(听到)…”
“我感到(情绪词语)…”
“我需要(自己的需求)…”
“我想请你(表达请求)…”
小结:四步表达法
情景:

1.你的同学借走了你刚买的涂改带,很久没还你,于是你对他说......

A:你借我的涂改带怎么还没还给我了,是不是不想还了?
B:干嘛这么横啊,本来要还你,就不还你。
A:这是我的涂改带,凭什么不还我?
B:那你干嘛对我那么横啊,本来想还你,就不还你。
A:赶快还给我!
B:不还给你。
2.刚上完数学课,你和同学一同走出教室,你有重要的事情告诉他,可是他总是打断你的话,要和你讨论刚才那道数学题,于是你对他说......

A:你昨天看足球赛了吗? (同时说)
B:上节课那道数学题我想问你。(同时说)
A:你昨天看足球赛了吗?
B:先听我说!
A:听我说!
B:我先说!
A:不说了,真扫兴!
A:诶,你昨天看足球赛了吗?(同时说)
B:上节课那道数学题..... (同时说)
A:你先说!
B:你先说!
A:昨天的足球赛捷克对荷兰,捷克赢了,我最喜欢捷克队了。
B:是吗,恭喜你了!
A:谢谢,谢谢!
B:我上节课有道数学题没弄明白想问你。
A:是吗,那来吧。
3.当老师错怪你的时候......
? 赞美时,你该说……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2.透过第三者表达赞美。
   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3.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

  批评时,绝不要……
  1.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2.批评也可以很悦耳。
  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3.时间点很重要。
  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有“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放学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的心情。
  4.注意场合。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同学,这些话私底下关起门来说就好。
人际沟通的要诀
多关怀,少干涉
多赞美,少埋怨
多肯定,少批评
多宽容,少苛求
多感恩,少计较
这样沟通更有效
一、故事导入——说话是一门学问
李鸿章在曾国藩门下当幕僚时,有一回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会战于祁门,结果被杀得大败。曾国藩为争取主动,准备向朝廷奏表,请求处分。写好奏稿后,曾国藩与众幕客再三斟酌,均不惬意,便询问李鸿章。李鸿章对全稿并无意见,仅提笔将“屡战屡败”四个字,倒置为“屡败屡战”。此一改动,意思完全不同。结果,曾国藩不但没受到处分,还蒙受了嘉奖。从此曾国藩更加赏识李鸿章。

二、最有效的四步沟通法:——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克里希那穆提
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结果。
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但要懂得区分观察和评论。
若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了,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区分观察和评论
1).“爸爸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
“爸爸昨天出门时狠狠的关上门。”
2).“小李的做作业的时间太长了。”
“昨天小李在房间做作业到晚上12点。”
3).“小莉很霸道。”
“小莉在姐姐换频道时,一下子把遥控器抢走了。”
4).“我妹妹经常不刷牙。”
“这星期我妹妹有两天早上起床没有刷牙。”
5).“妈妈在跟我说话时爱发牢骚。”
“这三天妈妈每天都说爸爸对她不好。”

2、感受——区分感受和想法
想法:
“我觉得我钢琴弹得不好。”
感受:
“作为弹钢琴的人,我有些失落。”
“作为弹钢琴的人,我很郁闷。”
“作为弹钢琴的人,我烦透了。”

我觉得不等于感受
“我觉得你应该懂得更多。”“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我觉得他很负责任。”

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
振作、振奋、开心、高兴、快乐、愉快、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平静、自在、舒适、放松、踏实、安全、温暖、放心、无忧无虑

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气馁、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不满、不快、不耐烦、不高兴、震惊、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独、郁闷、难过、悲观、沉重、麻木、精疲力尽、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尴尬、惭愧、内疚、妒忌、遗憾、不舒服

以下句子是否表达了感受
当你这样说的时候,我很害怕。
你能来,我很高兴。
我是个没用的人。
你能帮我,我很高兴。
我想打你。

3 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练习:是否表达了需要
1).“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2).“你来的这么晚,让我很郁闷。”
3).“你无法来吃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4).“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
5).同学叫我外号,我很生气。

4.请求——请求越具体越好。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练习:请求明确吗?
1).“我希望你理解我。”
“请你能否告诉我,刚才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2).“我希望你更自信。”
“我希望你能多参加团体活动,我相信这会有助于你增强自信心。”
3).“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在进我的房间前,请先敲门好吗?”

四步表达法:
“我看到(听到)…”
“我感到(情绪词语)…”
“我需要(自己的需求)…”
“我想请你(表达请求)…”

情景练习:
你的同学借走了你刚买的涂改带很久没还你,于是你对他说......
A:你借我的涂改带怎么还没还给我了,是不是不想还了?
B:干嘛这么横啊,本来要还你,就不还你。
A:这是我的涂改带,凭什么不还我?
B:那你干嘛对我那么横啊,本来想还你,就不还你。
A:赶快还给我!
B:不还给你。
2.刚上完数学课,你和同学一同走出教室,你有重要的事情告诉他,可是他总是打断你的话,要和你讨论刚才那道数学题,于是你对他说......
A:你昨天看足球赛了吗? (同时说)
B:上节课那道数学题我想问你。(同时说)
A:你昨天看足球赛了吗?
B:先听我说!
A:听我说!
B:我先说!
A:不说了,真扫兴!
A:诶,你昨天看足球赛了吗?(同时说)
B:上节课那道数学题..... (同时说)
A:你先说!
B:你先说!
A:昨天的足球赛捷克对荷兰,捷克赢了,我最喜欢捷克队了。
B:是吗,恭喜你了!
A:谢谢,谢谢!
B:我上节课有道数学题没弄明白想问你。
A:是吗,那来吧。

3.当老师错怪你的时候。

赞美时,你该说……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2.透过第三者表达赞美。
  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3.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

批评时,绝不要……
1.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2.批评也可以很悦耳。
  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3.时间点很重要。
  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有“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放学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的心情。
4.注意场合。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同学,这些话私底下关起门来说就好。

小结:人际沟通的要诀
多关怀,少干涉 多赞美,少埋怨 多肯定,少批评
多宽容,少苛求 多感恩,少计较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