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文综热点“第四届东亚峰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高考文综热点“第四届东亚峰会”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届东亚峰会
【背景材料】
第四届东亚峰会10月25日在泰国华欣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六十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走向成熟,日益密切;中国参与和见证了东亚合作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东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各国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这也有力地推动了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
温家宝提出,本地区各国要秉持相互尊重、睦邻友好的原则,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分歧,维护稳定、安宁大局;要发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粮食安全、贫困和疾病等各种挑战,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本着兼收并蓄、相互借鉴的理念,促进文明的多样性与和谐共存;要遵循开放包容、循序渐进的原则,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朝着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不断迈进。
【课标链接】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知识梳理】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1)16世纪开始,在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开始了全球化的过程。
(2)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就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近现代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近代史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内容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统一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作为其附庸纳入其经济体系,成为其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市场发达的意大利。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本主义通过殖民扩张开辟了一定的市场。工业革命既是市场扩大的需要,又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列强对外扩张加剧,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传播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19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严重依赖于世界市场,以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市场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也决定于市场。英美两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就是明证。
2.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世界现代史上不断得到强化。相关知识有: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集团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也形成了。1947年成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5年建立WTO(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更加密切,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经济圈;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兴起并加强交流和合作,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对这种情况的变相反映;第三世界国家还与发达国家展开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
三.经济全球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近代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瓦解了旧的社会结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出现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并相继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区域性经济集团和全球性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热点训练】
1.东盟属于
A.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B.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的下属机构 D.政治性的国际组织
2.我国积极参加东亚峰会的目的是 ①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②充分利用东亚各国的经济资源 ③不断扩大在东亚市场的份额 ④努力减少对东亚各国的外贸逆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全球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把人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人们似乎都能嗅出全球化的气息,更能体验到它裹挟而来的威力:跨国公司兼并大潮一浪高过一浪,互联网络触角已把世界浓缩成一个“村落”,国际金融资本比人体的血液流动还快……各国经济就在这种来来往往中互通着有无。
全球化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我们惟有顺时而动、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舍此别无良策。
(1)生产的全球化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读“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网络”图,完成下列内容:
①这种生产网络分布反映了当今世界工业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其经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规模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2)为现在经济全球化注入新鲜活力的是
A.世界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 B.金融贸易活动趋于全球化
C.跨国公司经营企业全球化 D.高科技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
(3)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
A.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 B.金融交易活动的全球化
C.贸易活动的全球化 D.资源互补的全球化
(4)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维护本国利益的首要措施是
A.加快本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B.积极组建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
C.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吸引外资D.加强团结,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外籍劳动力被吸引到北美与西欧的原因是
A.欧美各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B.国际旧经济秩序已消除
C.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解放出大批劳动力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主要原因
(6)目前,我国已树立全球找矿观念,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可以与澳大利亚、巴西合作开采利用其铁矿资源B.我国可以与赞比亚、智利合作开采利用这两国的铜矿资源
C.美国、日本可以与我国共同勘探我国的海上石油D.俄罗斯、加拿大可以与我国共同开发我国东北三江平原的土地资源
(7)经济全球化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有条件地实现经济持续增长B.发达国家应当停止过度消费
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环境保护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8)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共同关心的三大问题是
A.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B.土地、大气和水资源问题
C.森林、矿产和生存问题 D.人口、城市和水资源问题
(9)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均出现了一些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请你各举一例,并谈谈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材料1 发达国家掌握着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未从中受益,有些甚至正在被边际化。
材料2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材料2”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发达国家在现行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中的主导权,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怎样面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1)①由集中趋向分散 提高经济效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资源,或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或接近技术力量强的地区 ②中小型
(2)D (3)B (4)D(5)AD (6)ABC (7)AC (8)A
(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认识:从根本上说,都是现代化科技发展、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从整体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将是全球化的一个阶梯,但二者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10)①从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全面影响;各国国情不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同;机遇与挑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等三方面加以深入剖析。②加强本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从根本上提高本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调整和优化本国经济结构,适应世界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改变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公正、公平、合理、有序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