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上 名词动词形容词 课件(共9张PPT)+教案+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上 名词动词形容词 课件(共9张PPT)+教案+反思

资源简介

课件9张PPT。名词、动词、形容词学习目标:
1.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定义和分类;
2.辨别句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
3.品味动词、形容词的表达效果;
4.运用动词、形容词修改习作。活动一:我会分类★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口述三种词性的分类。★预习反馈上画活动二:我会辨别★请找出下面语段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儿,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名手卧是城济南内山坡古老村庄房顶外水墨画雪唐代
前面一般可以加表示数量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着” 。 狭窄宽敞小一般能受表示程度的“很”“那么”等词的修饰。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儿,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儿,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儿,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活动二:我会辨别★请判断红色词语的词性类别。
1.(1)过去破烂不堪的民房如今变成了高楼。
(2)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
2.(1)雨声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
下,水花在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2)他跑上楼,不一会儿又下来了。
3.(1)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2)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4.(1)这场足球比赛我们胜利了。
(2)这次胜利将帮助我们班进入半决赛。名词动词名词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动词活动三:我会赏析★请品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品析:
这一段通过描写在百草园里的“菜畦”“石井栏”等一系列景物,表现了百草园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热爱之情。
活动三:我会赏析★请品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的动作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品析:
这段话连续用了“扫开、支起、撒、系、牵、拉”六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闰土捕鸟的灵活熟练,表现了冬天百草园给童年的我带来的快乐。活动四:我会运用★请为下面的文字加入合适的形容词和动词,使语言更加生动。
开始的口哨吹响之后,我们班的第一个同学跑得很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班的同学摔倒了,最终我们获得了第三名。活动四:我会运用 “啪!”随着老师一声哨响,我们班男生飞快地冲了出去,一下子就领先了。第一个男生跑完后把接力棒交给了女生队伍中的第一个人,女生也不甘示弱,快速地向前跑。无奈对手实力太强,三次交接棒下来,我们只能位于小组第二名。同学们焦急地呼喊着:“七班加油!七班加油!”渲染氛围终于,接力棒传到了小曾同学手中。小曾同学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将,正想通过这次运动会来为班级争光,证明自己的实力。(插叙)只见他手中紧紧攥着接力棒,快速摆动着双臂,迈着大步奋力向前飞奔。也许是太想为班级争得荣誉,突然,他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他仍然没有起来,看样子摔得很严重。同学们担心得直跺脚,紧张地张望着,加油声越来越大。小曾同学似乎感受到了同学们的传递给他的力量,慢慢地抬起头,挣扎着站起身来,捡起掉落在一旁的接力棒,吃力地向终点跑去……名词、动词、形容词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定义和分类;
2.辨别句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
3.品味动词、形容词的表达效果;
4.运用动词、形容词进行描写。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明确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分类;辨认名次动词形容词。
2.难点:学会依据语境来辨别兼类词的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预习反馈(活动一:我会分类)
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口述三种词性的分类,并选派代表上台展示。
二、学会辨别(活动二:我会辨别)
1.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儿,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请找出文段中的名词,并观察其特点。
名词:济南、城、山坡、村庄、房顶、雪、水墨画、唐代、名手、内、外、上
特点:前面一般可以加表示数量的词。
(2)请找出文段中的形容词,并观察其使用特点。
形容词:古老、狭窄、宽敞、小
特点:一般能受表示程度的“很”“那么”等词的修饰。
(3)请找出文段中的动词,并观察其特点。
动词:卧、是、画
特点: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着” 。
2.请判断加点词的词性类别。
(1)①过去破烂不堪的民房如今变成了高楼。(名词)
②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动词)
(2)①雨声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名词)
②他跑上楼,不一会儿又下来了。(动词)
(3)①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形容词)
②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
(4) ①这场足球比赛我们胜利了。(动词)
②这次胜利将帮助我们班进入半决赛。(形容词)
三、学会赏析(活动三:我会赏析)
1.请品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品析:
这一段通过描写在百草园里的“菜畦”“石井栏”等一系列景物,表现了百草园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热爱之情。
2. 请品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的动作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品析:
这段话连续用了“扫开、支起、撒、系、牵、拉”六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闰土捕鸟的灵活熟练,表现了冬天百草园给童年的我带来的快乐。
四、学会运用(活动四:我会运用)
请为下面这段文字加入合适的形容词和动词,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屏幕出示图片)
开始的口哨吹响之后,我们班的第一个同学跑得很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班的同学摔倒了两次,最终我们获得了第三名。
【板书设计】
名词、动词、形容词
词性
定义
用法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的名称、时间、方位等意义。
前面一般可以加表示数量的词。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可能意愿、动作趋向、判断等意义。
一般能受表示程度的“很”“那么”等词的修饰。
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状态、性质、颜色、形状等意义。
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着” 。
学会为学生搭梯子
——《名词、动词、形容词》公开课教学反思
本次赛课,我所讲授的内容 “名词、动词、形容词”。我把学习目标设定为:明确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定义和分类;辨别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品析语段中的动词、形容词的表达效果;运用恰当的动词、形容词修改习作。依据这四个学习目标,我分别设置了四个活动:我会分类、我会辨别、我会品析、我会修改。
可是,相同的学习目标和活动设计,在试教和赛课的两堂课中,却收获的了不同的效果。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赛课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无意间看到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原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任务就是要搭建好梯子,帮助学生完成从这个发展区到下一个发展区的跳跃。
在这一观点的启发下,我试着将两堂课进行了更加具体的比较分析。
学习材料的选择
教学环节
学习材料
试教
赛课
我会辨别
(一)
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儿,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济南的冬天》
我会辨别(二)
1.(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2.(1)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2)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3.(1)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2)你自个儿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4.(1)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2)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1.(1)过去破烂不堪的民房如今变成了高楼。(2)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
2.(1)雨声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2)他跑上楼,不一会儿又下来了。
3.(1)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2)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4.(1)这场足球比赛我们胜利了。(2)这次胜利将帮助我们班进入半决赛。
我会品析
1.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秋天的怀念》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我会辨别(一)”活动中,学生需找出语段中所有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在此过程中,学生难以判断“道”是动词,“对着”是介词。原因在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白话文刚定型阶段的文章,此处的“道”是一个具有文言意味的词语,而初一的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是难以判断出来的;介词这个词类学生尚未接触过,虽然英语当中也有介词,但二者是大相径庭的。赛课中的此环节,我对学习材料进行了调整,换成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除了文言词和未学知识点的干扰,学生便较快地完成了活动任务。
在“我会辨别(二)”活动中,学生需辨别在具体句子中兼类词的词性。在试教课上,我选用的句子相对较难,尤其是“朦胧”一词,这对初一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而赛课上,我删去了这一个例子,换成了学生思维导图中出现的兼类词“过去”“上”“下”,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前积累的知识上,进一步获得辨别兼类词的能力。
在“我会品析”活动中,学生需找出相应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对语句进行品析。在试教课上,我选用的两个语段来自两篇不同的文章,而其中《秋天的怀念》是相对较难的哲理散文,且这是刚开学时学的文章,过去的时间较长,学生需要在回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语段进行赏析,这无疑是难上加难。在赛课的过程中,我将第一个文段换成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要求背诵的景物描写的片段。这样既保证了课堂容量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又减少了学生回忆两篇不同课文内容的思维负担,将精力集中到品析句子上面。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发现,因试教中我提供的学习材料较难,即老师为学生搭建的梯子台阶过高,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跨度,导致了在试教的过程中学生活动开展得较为吃力。
二、知识点的讲解
试教课在辨析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过程中,运用了“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的术语来讲解。例如,“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在解释“对着”是介词时,我说道:“在汉语当中,一个句子如果不是复句,是不能出现两个谓语动词的。如果有两个动词,那么其中一个是用作介词。”虽然从理论上说,我的讲解没有知识性的错误。但是,即使学生早在英语课上就接触过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学生也并不清楚这些概念在英语中的实际含义,更不必说把这些概念用到汉语语法课上了。
在上面的讲解中,老师给学生搭的梯子其实是脱离了学生的起点的,是悬空的。这导致学生当时所学的抽象概念没有弄明白,还多了一些更加模糊的概念,平添了学习的负担。
三、环节之间关系的把握
要搭好梯子,除了前面提到的梯子台阶的跨度不能过大、不能脱离起点之外,梯子的每一级台阶也要足够牢固。这每一级台阶相当于教学设计中的不同环节。
以对“对着”这个词的词性判断为例,学生之所以在这个活动中出现疑惑,原因在于第一个活动“我会分类”中,对动词的定义及分类把握不到位。如果在第一个活动中,课堂上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重新温习课前思维导图的内容,明确汉语中的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可能意愿、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动作趋向、判断的词语,那就不会将“对”判断为动词。
通过这两堂课,我明白了,一堂课中学生活动应是环环相扣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前一个活动没有落实到位,后面的活动必然难以推进。梯子的某一阶踩空,某一步没有走好,后果难以设想。
小结
要让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缩小,关键在于教师为学生搭好梯子。梯子搭得好不好,也许在于所搭建的梯子与学生起点和本课学习目标间的契合程度。在以后的教学中,希望自己能尽量做到摸清了学生的起点和难点,知道学生的已知点、未知点和模糊点,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梯子。
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依然是个学步的孩子。在本次赛课的过程中,其实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环节的把握和时间的分配上不够合理、发出的指令不够明确、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对学生的引导过于生硬等等,碍于篇幅过长便不再赘述。
最后感谢师父、刘雪华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科组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