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工业革命同步练习(解析版)1.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了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2.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某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然而到1809年却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出现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C.铁路大规模兴建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 )A.电气时代 B.信息时代 C.蒸汽时代 D.太空时代4.有学者提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是指(???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美国5.工业革命中出现了许多工业部门,最早出现的是(?? )A.采矿业 B.毛纺织业 C.棉纺织业 D.冶金业6.1830年,一位英国女演员这样描述她的一次旅程: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可以用电灯照明C.坐飞机长途旅行 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8.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9.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有利条件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③拥有广大殖民地????????? ④机器工厂的出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1765年哈格里夫斯制造出“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这些成果出现在(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11.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英国?领航)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到60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年则达到125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美国?追赶)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衣业生产。——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2)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生产领域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与美国内战有何关联?(东方?竞渡)面对工业革命大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在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宜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扶持私人工商业;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在中国,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由官方开办辅助于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历史与社会》(3)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根据材料,你认为当时的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12. 2018年,美国制裁我国高科技企业中兴,2019年5月,美国封杀我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引发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强烈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读图(1)分别写出图中两种物品的发明者。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材料二 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全民教育为德国培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枝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电视纪录片《大国强起》解说词(2)根据材料二提炼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语句通顺)13.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面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材料一 (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4.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1)图一反映了________;(填代号)图二反映了________。(填代号)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自然科学革命???????? D、天文学革命(2)图一反映的重大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开始于什么时间?(3)图二反映的重大事件开始于何时?请列举除此之外的该时期三项主要技术发明。(4)图一和图二反映的重大事件分别把人类社会生产推进到什么时代?15.读一读,写一写。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这样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课外阅读《双城记》,并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16.阅读下表,回答问题。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统计表(单位:万人)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纽约6.469.6191.2343.7纽约95.9268.1476.7658.1东京80/105160悉尼0.8222.548.2(1)从1800年到1900年,近代城市人口变迁的总体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的发展,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至少举出三条)(2)观察上表,说说产生这种人口变迁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请你找出纽约、伦敦与东京、悉尼人口变化的明显不同,并简要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830年,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的交通工具只有轮船和火车,而在山路上行使的“蒸汽马”,应该是火车;因为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出现了题干的现象,故答案选B。3.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的发明是蒸汽机,它将人类带到了“蒸汽时代”。4.A【解析】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5.C【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识记。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部门开始的,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所以此题选C。6.B【解析】根据材料“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交通工具是火车,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7.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知识,工业革命时期在交通领域的发明是火车和轮船,电灯、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8.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知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89年,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此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恩格斯的这句话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9.A【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有利条件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拥有广大殖民地。机器工厂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表现,它们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经济的保证,故选A。10.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史实,1765年,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首次在英国出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故答案是B。11.(1)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或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工场;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②蒸汽机或机器生产被运用于煤炭开采领域,提高了煤炭的生产效率。(2)美国在生产领域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下降。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有:进行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废除封建制度;鼓励、支持包括私人工商业在内的近代工业发展;重视普通群众的教育,提升国民素质。【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核心动力--蒸汽动力的应用促使煤使用量增加,英国煤产量也随之迅速增长。蒸汽机或机器生产被运用于煤炭开采领域,提高了煤炭的生产效率。(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生产领域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根据材料三可知,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有:进行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废除封建制度;鼓励、支持包括私人工商业在内的近代工业发展;重视普通群众的教育,提升国民素质。言之有理即可。12.(1)瓦特 莱特兄弟 计算机网络系统(2)示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思相近即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意思相近即可)古代中国引领世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功不可没,也对世界文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的发展,科技落后,中国也逐渐落伍;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工业革命,英国掌握了先进技术,使其成为世界工厂,成就了“日不落帝国”;近代日本,除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外,还大量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成为亚洲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抓住机遇,掌握新技术,应用新发明,促进了经济的巨大飞跃,成为世界强国。 (任选三点即可)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重视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科技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蒸汽机”可知是瓦特改良者;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图二飞机模型可知是莱特兄弟;第三小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系统。(2)本题属于属于历史小论文撰写,是开放题型中一种,首先依据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枝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的信息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提取观点,论证结合所学从古代中国引、近代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后科技的引领作用。或者从近代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论证回答。13.(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解析】(1)根据材料“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可知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爆发的三项因素是市场、资金、劳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市场方面,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方面,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方面,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社会生产发展,实验科学长期孕育,促使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4.(1)A ;B(2)英国;18世纪60年代。(3)19世纪70年代;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4)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解析】(1)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图一为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图二是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所以工业革命率先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广泛应用于工厂,取代了蒸汽,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该时期的主要发明有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电气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两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和发展。15.本题为开放性设问,理解要针对材料中的论述,围绕工业文明是把双刃剑,从正反两方面用相关史实加以例证说明。如: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革,加快融入现代化潮流。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频发;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激化;殖民扩张加强,亚非拉人民灾难加深;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日益破坏。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主流毋庸置疑还是进步的。【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以狄更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双城记》作为载体,实际上考查工业革命时代下的诸多社会问题,考查形式新颖、立意高。根据材料相关信息,不难直接判断得出,“这个时代”即指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这样来解读题干材料狄更斯的那段话:一方面:①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民主范围逐渐扩大;另一方面:①工业革命时代下,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资源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大,殖民掠夺与扩张不断加强,加剧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与落后;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态环境日益破坏。总认识:从近(现)代化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时代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这些国家的近代化,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进步的。16.(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环境污染;交通、住房拥挤;失业率上升;犯罪率升高等。(2)工业化。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促使农业人口流向工业,乡村人口流向城市.从而促进了城市化。(3)纽约、伦敦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比东京、悉尼要快。原因:19世纪工业革命首先在欧美完成,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解析】(1)依据材料的表格信息可知,从1800年到1900年,近代城市人口变迁的总体趋势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这种趋势的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环境污染;交通、住房拥挤;失业率上升;犯罪率升高等。(2)依据材料的表格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促使农业人口流向工业,乡村人口流向城市.从而促进了城市化。(3)依据材料的表格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纽约、伦敦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比东京、悉尼要快,主要原因在于19世纪工业革命首先在欧美完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