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解析版)1.如果你有幸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③农民在耕种甘薯和玉米 ④北京市民在戏楼中看京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3.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A.棉纺织业基地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4.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戚继光台州九捷5.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A.漳州 B.宁波 C.刘家港 D.广州6.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方方面面原因诸多。材料所示反映的原因是( )A.专制统治加强 B.实行闭关锁国 C.频遭列强入侵 D.政治极度腐败7.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相符的是( )①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②修建避署山庄,接见少数民族首领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赐子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清代诗人龚自珍有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 )A.经济凋敝 B.文化专制 C.君主专制 D.官场腐败9.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闭关锁国之策 D.重农抑商10.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 B.倭寇入侵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11.图片是对历史形象而直观的反映。阅读下列明清时期相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1、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跟我国古代哪两位民族英雄有关?荷兰殖民者投降后,清 政府对该地区是如何进行管理的?(2)图3中回归袓国的是蒙古族的哪个部落?当时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图4、图5、图6列举两项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4)概括上述图片所包含的共同主题并发表你的感想。12.阅读下面材料:19世纪前期马克斯曾预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哪一朝代?(2)根据所学内容,请列举出3项天朝帝国幻想自欺,逐步走向衰亡的表现。?13.清朝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清朝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自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在《百家讲坛》播出后,小强同学对这个朝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他为自己的习作拟定的部分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话说清朝那些事儿屹立世界东方 (1)清朝是哪一民族建立的?写出此民族的一位杰出首领。奠定中华版图(2)此政权在哪一年迁都北京,从而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强化君主集权(3)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皇权的进一步强化? 抗击外来侵略 (4)清朝时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依据是什么文件?这一文件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多民族的统一(5)清政府在西藏、新疆、台湾设置的机构或官职分别是什么?落伍的步伐 (6)哪一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7)关于清朝前期的历史,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14.当西方各国陆续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国进入了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人说是“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磁卡危机”。(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明清时期“盛世的繁华”的表现。 (2)从社会、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说说明清时期隐藏的“危机”? (3)明清的危机对我们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借鉴意义?15.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代中国落伍就是在国人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悄悄的走向没落。品味、思索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镜、知古预今,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材料一:马戛尔尼来了,不远万里,带着希望漂洋过海而来,马戛尔尼走了,带着万分的沮丧黯然而去。因为乾隆帝拒绝了英使的要求。因为他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也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材料二:康熙视察书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统治者的这种认识使中国失去社会转型的大好时机,沿着农耕文明的轨道缓慢前行。材料三:为巩固统治,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在晚明短暂辉煌后,走向没落,被西方彻底拉开了距离。 (1)材料中乾隆帝拒绝的底气是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什么?反映统治者什么心态?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中反映清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农耕文明经济特点是什么? (3)清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哪些方面?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晚明科学家是谁?16.阅读表格,回答相关内容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同时期的欧美国家比较表明清时期的中国同时期欧美国家政治史实①完成资本产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结论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比欧美国家落后经济史实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的仍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经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结论②思想文化史实③文艺复兴、宗教运动、启蒙运动结论文化专制,愚昧无知倡导自由、民主、科学对外政策史实嘉庆皇帝宣称:“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英国建立广阔的殖民地结论④实行殖民扩张政策(1)联系上述表格相关内容,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2)从历史观点的得出角度,写出一个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 参考答案1.C【解析】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是明朝时期,①不符合题意;雍正皇帝在位时期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明朝时期原产美洲的甘薯和玉米来到中国,清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道光年间京剧形成,北京市民在戏楼中看京剧符合史实,②③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A、B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A【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从题干中“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交流,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3.C【解析】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工工场即家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当时在江浙一带的苏州、松江的丝织业发达,苏州盛泽镇主要得益于丝织业的快速发展。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C。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克萨之战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叶,沙俄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筑城盘踞。清军和世代居住在那里的我国各族人民奋起反抗。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出军队,对沙俄侵略军发起自卫反击战,两次在雅克萨大败侵略军,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遏制了几十年来沙俄的侵略,使东北边疆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1662年,属于17世纪中期,不符合题意;台州九捷是戚继光抗倭的著名战役,是和日本之间的战役,不符合题意;山海关之战指的是公元1644年,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C发生在在17世纪末,且是和俄国之间的战役,中国取胜,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地方与外国贸易,故D项正确;A、C和B 不符合题意,排除。6.A【解析】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主要是封建制度实行专制统治导致,A正确;B从属于B项;C是直接原因;D从属于A项。7.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北方的管理清朝修建的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利用联姻、豪饮、围猎等手段,与他们联络感情。为了对西藏进行安抚,顺治帝赐予“达赖喇嘛”的称号。平定葛尔丹叛乱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不是对少数民族的安抚,这属于武力解决,故D正确。ABC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8.B【解析】上述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故选B。9.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和稳定,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外界隔绝”,所以C符合题意。君主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重农抑商和“与外界隔绝”没有关系,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的相关史实。清朝前期之所以实行闭关政策,是因为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可以自供自给。这是造成清朝统治者因步自封,虚骄自大,闭关自守不与世界接触,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其严重后果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选择答案A。11.(1)戚继光、郑成功。设立台湾府。(2)土尔扈特部;沙俄的压迫。 (3)册封制度、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等。(列举两项)(4)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等。【解析】(1)根据所学和图1、图2可知,这是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投降后,清政府设立台湾府进行管理的。(2)根据所学和图3可知,中回归袓国的是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当时回归的主要原因是沙俄的压迫。 (3)根据所学和图4、图5、图6可知,这些措施包括,册封制度、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等。(列举两项)(4)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等。12.(1)清朝(2)人口增长过快;官僚腐败;文化专制;思想控制严密;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重农抑商等等。 【解析】此题考查清朝乾隆盛世背后危机的表现。本题是基础题,19世纪前期可以看出这个帝国是清朝。乾隆盛世的危机有人口增长过快;官僚腐败;文化专制;思想控制严密;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重农抑商等等。13.(1)满族。努尔哈赤、皇太极等。(2)1644年。(3)军机处。(4)《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5)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6)闭关政策。 (7)学生回答合理即可,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是什么?【解析】①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建立。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其杰出领袖有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故答案为满族二努尔哈赤、皇太极等。② 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故答案为1644年。③雍正时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皇权的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故答案为军机处。 ④ 17 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了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中国的尼不楚和雅克萨建立了殖民据点。康熙帝1685-1687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 1689 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津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故答案为《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 ⑤ 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册封班禅和达赖,在新疆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在台湾设台湾府。故答案为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 ⑥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故答案为闭关锁国政策。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是什么?14.(1)提示:国家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2)提示:人口增长过快、官僚腐败、思想控制严密、工业水平落后 (3)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行对外开放;等等。【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国家政权稳固,社会相对稳定。这些有利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官僚腐败。思想方面,明朝采用八股取士,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当时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当时工业水平总体落后。这些方面隐藏着危机。(3)根据上述材料对明清时期出现的危机的探讨,给我们今在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提供了借鉴。我们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行对外开放;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学生言之有理即可。15.(1) “康乾盛世”;天朝上国;闭关锁国政策。(2)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的封闭性。(3)文字狱;宋应星。【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是“康乾盛世”;地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是天朝上国;第三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是闭关锁国政策。(2)依据材料二“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可知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的封闭性。(3)依据材料二“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可知是文字狱;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是宋应星。16.(1)①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或设厂卫特务机构;或清设立军机处。②明清经济比欧美国家落后。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清朝设文字狱。④闭关锁国政策(2)论从史出【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中西方力量对比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清朝则设立军机处;同时期西方欧美国家完成了资本产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经济方面,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的仍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同时期的欧美国家经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从中可以看出明清经济比欧美国家落后。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清朝设文字狱,统治者加强对思想的控制,文化专制,民众变得愚昧无知。在对外政策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同时期的西方欧美国家实行殖民扩张政策。(2)本题考查的是论从史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历史观点的得出角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即论从史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