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连同世界的新航路课时作业(解析版)1.16世纪早期,如果有人想环球航行,就跟着_______船队航行。(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2.反映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启蒙运动3.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 ①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使美洲的物种传播到世界④使古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业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读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海的目的几乎相同 B.甲的航海规模远小于乙的规模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D.都使世界的经济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变化5.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请你为“哥伦布”选择一句最恰当的台词( )A.我经过了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印度 B.我发现了美洲新大陆C.我已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D.我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6.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称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7.《萍州可谈》一书记录了北宋航船上使用指南针的情况。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航海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载。据此判断,以下历史活动可能被史料记载使用到指南针的有( ?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郑和七下西洋 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④鉴真东渡日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帮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A.获得财富 B.传播文化 C.倾销商品 D.和平交往9.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没有到达印度洋的航海家有(???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0.如下图是新航路开辟时一位航海家的漫画,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据图可知,此航海家( )A.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跨越大洋的愿望 B.是“新大陆”最早的发现者C.最先发现通往亚洲的新航线 D.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11.“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这个“地理大发现”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是(???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雇佣劳动力增加C.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D.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12.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财富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B.航海家们的探索和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D.葡萄牙王室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13.中外学者对哥伦布的评价不一。下面是三位学者的论断,你如何看待这三种不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中国学者甲:“哥伦布即使不是海盗世家,也是半路出家的殖民主义海盗他嗜金如狂,受黄金的咒语驱使去美洲探险给蔓训印第安人带去的是种族灭绝的大屠杀。”中国学者乙:“哥伦布航行就性质而言,的确是殖民掠夺的征服.是对印第安人的奴役与杀戮但他接受了人文主义进步思想.开辟了抵选美洲的新航线.为欧洲原始资本积累作出过贡献,并且在他辟航之后,差洲印第哥人才走出原始进入文明。”美国学者丙:“即使不谈哥伦布所建功勋的巨大意义,就论人品性格这住伟大航海家也争人崇拜。他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和追求幸福的理想,爱好科学知识,喜爱新生事物,富有审美感……所以,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探险家之一”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雍正材料二:永乐(明成祖年号)二年,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遂下令禁民间海船……防其出入。1757年,乾隆帝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厦门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全部停止。材料三: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英法等西欧封建专制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材料四:相较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明中叶即15世纪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但此后400多年,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哪项政策? (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3)对照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四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原因。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明史?郑和传》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材料三:“三宝太监下西洋,费钱粮数千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回,于国家何益?”——刘大夏(明朝兵部侍郎)材料四:“……何以哥氏(哥伦布)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梁启超(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有何不同。(2)分析材料三,说说刘大夏对于郑和下西洋持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中“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材料四中“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的原因。16.想一想,写一写。学完本课后,对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有人提出“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同学认为“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侵略客观上也有利于历史的发展”。你同意哪个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17.星星论坛。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深入探究,讨论激烈。有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哥伦布远航开始了世界的新纪元,而比他们还早的郑和下西洋却没给中国带来转折?”同时,他们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出现了分歧,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意见一?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是相比较而言.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明朝政府后来禁止郑和下西洋是错误的。意见二?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劳民伤财,没有带来哥伦布航海那样的效应,所以毫无意义,遭到禁止是应该的。请你参与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看法。18.历史上,中国和欧洲曾先后进行过远洋航海活动。读下面两幅航海路线图,回答问题。(1)图1的A;B;C;D四条航线中,属于哥伦布远航航线的是________。(2)从图2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3)据图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1.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因此有人想环球航行,就跟着麦哲伦船队,故C正确。迪亚士到达的是非洲最南端,故排除A项。达·伽马到达的是印度,故排除B项。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的是美洲,故排除D项。故选C。2.A【解析】新航路的开辟通过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连接起来,并推动大洲之间物资与人员的流通,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因此A正确。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与题意不符,B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使英国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工业革命发生奠定基础,与题意不符C错误。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与题意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3.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美洲的物种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其它各地,故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和古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业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④不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4.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甲指的是明朝时郑和下西洋,乙指的是哥伦布的远洋航海,二者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故C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流,而哥伦布的远洋航海是为了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所以两次航海的目的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航海规模远大于哥伦布航海的规模,故B不符合题意;哥伦布的远洋航海,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使世界的经济有了质的变化,但是郑和下西洋促进的仍是封建经济的发展,未发生质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即美洲新大陆。因而排练历史剧《哥伦布》,最恰当的台词应该是我经过了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印度。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根据课本哥伦布发现的是美洲,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7.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制成指南针,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传到了欧洲以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因此,①项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②项明朝郑和下西洋、③项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些航海活动中都已经使用了指南针,故①②③项符合题意;④项鉴真东渡是在唐玄宗时期,那时还没有发明指南针,因此鉴真东渡没有使用指南针,故④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8.A【解析】此题考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相关的知识点。依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原因为西欧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需要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所以可以得出开辟新航路的一个目的就是追求财富。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9.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向西航行到了美洲,没有到过印度洋;麦哲伦的船队虽然完成了环球航行,但麦哲伦本身并没有完成环球航行,他在菲律宾因介入当地土著冲突而丧失,剩下的旅程由其属下船员完成,所以麦哲伦也没有到达印度洋。迪亚士船队到达了好望角,好望角位于非洲最南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达伽马带领的船队穿过印度洋到达了亚洲的卡里库特;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题干的“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是解题的关键,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说明这位航海家相信地圆学说,从而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ABC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11.D【解析】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D。12.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航海家们的探索和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是西班牙王室,而不是葡萄牙王室。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3.关于哥伦布的评价,基本倾向于认同中国学者乙的观点。①中国学者甲从道义观出发,认为哥伦布探险以索取黄金等财富为目的;在他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惨遭种族屠杀,但由此得出哥伦布是殖民海盗的结论,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除却道德是否完善,更要看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②美国学者丙的评价存有白人种族主义优越感而对哥伦布赞赏过度。哥伦布代表西班牙王室开拓殖民地,传播的是天主教,即使在15世纪末,天主教也不是进步的世界观。③中国学者乙指出哥伦布接受了人文主义世界观,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在道义上是卑劣的,但在人类迈向工业文明的历程中,也有值得肯定之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哥伦布远航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拿到整个大环境下讨论,学生回答合理,理由充分即可。如:中国学者甲从道义观出发,认为哥伦布探险以索取黄金等财富为目的;在他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惨遭种族屠杀,但由此得出哥伦布是殖民海盗的结论,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除却道德是否完善,更要看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美国学者丙的评价存有白人种族主义优越感而对哥伦布赞赏过度。哥伦布代表西班牙王室开拓殖民地,传播的是天主教,即使在15世纪末,天主教也不是进步的世界观;中国学者乙指出哥伦布接受了人文主义世界观,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在道义上是卑劣的,但在人类迈向工业文明的历程中,也有值得肯定之处。14.(1)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2)新航路的开辟影响:①促进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③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等地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犯下滔天罪行。(3)①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想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解析】(1)依据材料一“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的信息可知是以农为本;依据材料二“遂下令禁民间海船……防其出入”的信息可知是闭关锁国。(2)事件:依据材料三“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影响:依据材料三“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对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以及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等地进行殖民扩张等回答。(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从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回答。15.(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展现大国风度)。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寻找黄金(获取经济利益)。(2)反对态度。因为他认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于国无益。(3)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人类历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非经济利益驱使,结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因此无法长久维持。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能给欧洲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后继者甚多。【解析】(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依据材料一“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的信息可知宣扬国威;哥伦布航海的目的:依据材料二“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的信息可知是寻找黄金。(2)态度:依据材料三“纵得奇宝回,于国家何益”可知是反对态度。原因:依据材料三“费钱粮数千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回,于国家何益”的信息可知因为他认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于国无益。(3)依据材料四“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人类历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4)依据材料中信息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以及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不同回答即可。16.如:我支持前者.因为殖民者给殖民地带来了无尽的灾难,美洲印第安人濒临灭绝就是明证。(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要求表明观点,然后能用相关史实进行针对性说明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方殖民扩张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对西欧来说,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对殖民地来说,遭到西方国家的疯狂掠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些国家长期贫穷和落后。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同时还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以及新的思想观念,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工业文明的进程17.从航海的动机、影响等方面作答。如从郑和主要是为了显耀国威,而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为了获取黄金和其他宝贵的资源等角度进行分析,适当举例即可。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远航是为了宣扬国威,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是它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财政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成绝响;新航路开辟是为了获取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促进了全球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但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了对美洲财富、土地的掠夺,对印第安人、黑人的奴役,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18.(1)A(2)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共同点:都是航海史上的壮举;都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经济和文化的联系;都具有不畏艰险、勇于冒险的精神;都基于掌握了先进的航海经验、技术等。【解析】(1)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向西航行,到达今天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新大陆即美洲,所以只有A航线符合要求。故选择A。(2)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共计七次,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都是航海史上的壮举;都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经济和文化的联系;都具有不畏艰险、勇于冒险的精神;都基于掌握了先进的航海经验、技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