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九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复习(核心考点排查+思维导图+热点链接+真题试水+原创练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0】九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复习(核心考点排查+思维导图+热点链接+真题试水+原创练兵)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核心考点梳理
第3课 追求民主价值
1.民主价值的实现靠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怎样确立的?(P30-32)
①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有哪些(优越性)?(P33-35)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⑤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3.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我国建立了哪些民主制度?(P35)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4.公民为什么参与民主生活?为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38)
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将不断增强。
5. 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P38-40)
①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直接和间接等额和差额、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积极主动理性参与)
②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③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公民: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6.参与民主生活对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P41)
①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7.如何塑造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增强公民意识的方法)?(P42)
①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②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③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④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4课 建设法治中国
1. 我国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P45-47)
①人民: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国家: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P45-46)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如何认识中国的法治蓝图?(P47-48)
①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哪些要求?(P49-50)
①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掩护,使每一步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 如何认识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及其宗旨?(P51)
①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②权力来源:人民。
③宗旨:为人民服务,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6.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P52)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7.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53)
①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8.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如何厉行法治)?(P53-55)
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③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⑤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⑥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9. 如何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复习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及民主制度。。
2.理解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会说明增强民主意识的做法。
3.说明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及法治的要求;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4.知道建设法治政府的做法及厉行法治对各个层面的要求;分析说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复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排查、相互排查、热点剖析、实战演练等。
【复习重难点】1.重点:厉行法治。2.难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复习过程】
一、知识网络构建


二、核心考点速查
第3课 追求民主价值
1.民主价值的实现靠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怎样确立的?(P30-32)
①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 )和(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 )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有哪些(优越性)?(P33-35)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 )的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 )、最真实、( )的民主。④有事好商量,( ),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和独特优势。⑤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落实在国家( )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3.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我国建立了哪些民主制度?(P35)
①( )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③( )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④实行( )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4.公民为什么参与民主生活?为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38)
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 )将不断增强。
5. 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P38-40)
①( )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直接和间接等额和差额、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积极主动理性参与)②( )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③( )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公民: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6.参与民主生活对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P41)
①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 )意识;②不断增强( )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 )、辩证地看问题;③( )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7.如何塑造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增强公民意识的方法)?(P42)
①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 ),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②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 )参与民主生活。③其次,公民要不断( ),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④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 ),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4课 建设法治中国
1. 我国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P45-47)
①人民: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 ),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 ),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使人们( )地生活。②国家: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 ),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 ),是解决(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P45-46)
①法治要求实行( );②法治还要求( )。
3.如何认识中国的法治蓝图?(P47-48)
①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哪些要求?(P49-50)
①使每一项( )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掩护,使每一步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 ),使每一个( )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 )、遵守者、捍卫者。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 如何认识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及其宗旨?(P51)
①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②权力来源:人民。③宗旨:为人民( ),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6.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P5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7.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53)
①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保障公民的( )、参与权、( )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 )和( )。②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 ),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8.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如何厉行法治)?(P53-55)
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③公民要增强( )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 ),树立正确的( )观念。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 )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⑤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 ),共同营造良好的( )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 )。⑥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 )作用。
9. 如何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体现(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 )。③以道德滋养(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 )。④法律与道德( ),法治与德治( )。
三、热点命题猜想
(一)热点速览
热点材料 考点链接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特点)②宪法的基本原则 ③我国民主制度④形式民主权利的形式⑤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 ⑥增强民主意识 ⑦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⑧基本方略 ⑨厉行法治的要求等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二)命题猜想
热点信息 设问猜想 构建答案
材料一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民主有何优越性?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④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材料二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③厉行法治要求;④公民要求;⑤社会要求;⑥德法并举等。
四、中考真题试水
(一)选择题
1.(2019?四川南充学业考)2018年南充市委、市政府广泛征集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在充分尊重和顺应市民呼声的基础上,经多次论证、反复研究、综合考虑、慎重实施北湖公园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材料表明南充市民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参与了民主生活(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管理
2.(2019?四川南充学业考)近期,“高铁霸座”、“公交坠江”等一些既违背道德又违背法律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思考。有专家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构建与时代相匹配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因为(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3.(2019?浙江金华中考)G市坚持简政放权和改革创新相统一,推行“无证明城市”改革,依据“大数据共享”,实现群众“零跑腿”。对比漫画,G市这一改革措施有利于(  )
①在制度创新中提高工作效率 ②扩大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③拓宽民主协商和监督的渠道 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9?湖北武汉学业考)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型民主道路。下列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B.公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5.(2019?广东学业考)2019年初,上海五位中学生撰写了《关于进一步整治老年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建议》,经由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给全国“两会”。他们是在(  )
A.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B.保障两会科学决策
C.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6.(2019?湖南岳阳中考)针对司法系统对长期滞留在国外的腐败等犯罪嫌疑人无法顺利启动审判程序的问题,2018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刑事诉讼法,新增缺席审判制度。此举旨在(  )
①实行良法之治,使司法案件能够体现公平正义
②用法治手段推进反腐败斗争,提高办案效率
③彰显法治权威,给腐败分子以强大法律震摄力
④坚持科学立法,让公民直接参与法律的修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19?浙江衢州中考)衢州电视问政节目《请人民阅卷》的开播,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参政问政平台,也有利于督促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这说明( )
①电视问政能够保障全社会的绝对公平
②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体现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电视问政是人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唯一渠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2019?江苏扬州中考)“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这句话启示我们,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9.(2019?湖南邵阳中考)你心头的难题,政府关心;你心中的疑问,政府想听。百姓的心声和建议可以通过网络、书信等渠道,传达给政府。每一个@国务院的地方都呈现出一点光,更多的光点汇聚,将点亮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只要通过网络监督,就能确保政府廉洁高效
B. 政府部门应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诉求
C. 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实现
D. 政府权力的行使受到了过多限制,不切实际
10.(2019?黑龙江绥化学业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C.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D.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11.(2019?湖北武汉学业考)如图漫画《严惩不贷》告诉我们(  )
①村霸行为危害大,全民执法显威力
②维护社会安全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③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2019?广东广州学业考)外商投资法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地方、部门、研究机构的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外国投资商协会、外商投资企业的意见,在网上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1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2000多条意见。这体现了(  )
①科学立法 ②民主立法 ③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3.(2019?贵州贵阳学业考)《2017中国禁毒报告》显示,2016年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6.8万名,缴获各类毒品82.1吨;共破获制毒物品犯罪案件449起,缴获制毒物品15846吨。以上材料体现出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  )
A.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B.严格执法得到有力保证
C.司法案件体现了公平正义 D.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
14.(2019?山东烟台学业考)“有德而无法,则道德会失其作用;有法而无德,则法律会降其威严”说明法律和道德( )
A.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B.本质不同,作用各异
C.互相渗透,互相代替 D.各有特点,各有范围
(二)非选择题
15.(2019?河北中考)公交车上,因坐过站硬要中途下车,纠缠司机,造成事故;高铁上,不肯对号入座,公然“霸座”,扰乱秩序;小区里,遛狗不拴绳,惊吓路人,甚至恶犬伤人……此类发生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这些社会舆论反映了对公民文明素质的期待;法治也及时作出了回应,触犯法律的行为受到了法律制裁,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法 治 回 应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宣判了3起拉拽公交司机案,3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不等的刑罚。
◇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霸座”男子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
◇2018年,广州警方处理涉犬警情纠纷1500余宗,处行政处罚260多人次。
(1)公众和媒体的态度反映了对哪些文明素质的期待。



(2)简要说明“法治回应”为什么能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3)据上述材料及问题,归纳出提升社会文明的途径。


16. (2019?甘肃庆阳中考)2019年4月2日,甘肃省委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扎实做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项工作,推动法治甘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法制保障。
(1)党中央、甘肃省委为什么高度重视法治中国、法治甘肃建设?






(2)为推动法治甘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四、备考2020沙场练兵
1.(2020·中考预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会议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说明(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020·中考预测)“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相符有( )
①科学立法,制定良法 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③全民守法,依法办事 ④无为而治,以德化民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3.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没有从源头上得以根本控制,亟须认真评估和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重大考验面前,一些地区的少数领导干部还存在着不敢担当、作风漂浮,甚至失职渎职的行为。社会上也还存在利用疫情哄抬物价、趁火打劫、销售过期医用口罩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网络上更不乏借机造谣滋事、混淆视听等逾越法治红线的举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强调,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疫情期间有人哄抬物价、趁火打劫、销售过期医用口罩,网络上更不乏借机造谣滋事、混淆视听。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2)厉行法治,建设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九下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参考答案
四、中考真题试水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D B D A A B A C A C D B A
15.参考答案:
(1)提高公德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义务意识,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做一个又教养的人。
(2)①立法角度: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处罚“霸座”男子提供了法律依据;②执法角度:严格执法,加大对涉犬警情纠纷案的处罚力度; ③司法角度:公正司法,法院的审判制裁了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3)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既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也要发挥法治的规范作用。
16.参考答案:
(1)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②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等等。
(2)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
②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③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自觉遵守法律。
④树立法治信仰,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
⑤加强道德修养,增强守法自觉性。
⑥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等等。
五、备考2020沙场练兵
1.B 2.C
3.参考答案:
(1)①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相关立法,加强监管,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厉打击惩处类似不法行为;加强法治宣传,加大诚信教育,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和诚信社会风尚。
②经营者: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增强法治意识,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及时举报非法经营和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
④社会及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及时曝光违法行为,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①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养成守法习惯。
③积极参加法治宣传活动,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捍卫法治尊严,以实际行动为厉行法治、建设法治国家做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7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