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资料,补习资料58【基础】总复习:电解池(一)—电解原理和规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资料,补习资料58【基础】总复习:电解池(一)—电解原理和规律

资源简介

电解原理和规律

【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结合原电池工作原理,加深对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理解。
2.掌握离子的放电顺序,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池总反应方程式。
3.掌握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
【考点梳理】
考点一:电解原理
1.电解的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电解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可将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得以发生。
2.电解池的装置特点:有外接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形成条件:(1)与电源两个电极相连;(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3)形成闭合回路。
4.阴阳极的判断及反应:
考点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
电解池
能量转化
化学能→电能
电能→化学能
反应特征
自发进行
非自发进行
装置举例
电极
电池的正、负极由电极材料决定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导体
阴、阳极由所连电源决定
阴极:接直流电源负极
阳极:接直流电源正极
电极反应
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阴离子或金属单质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负极正极
考点三:电解规律
1.电极材料
(1)活性电极:既导电又能反应(针对阳极,指金属活动顺序表Ag及Ag以前的金属。)
(2)惰性电极:只导电不溶解(惰性电极一般指金、铂、石墨电极,而银、铜等均是活性电极。) 2.离子放电顺序
(1)阳极:阴离子放电顺序
(活性金属)> S2—>I—>Br—>Cl—>OH—>含氧酸根>F—
(实际上在水溶液中的电解,OH—后面的离子是不可能放电的,因为水提供OH—的会放电) (2)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   阴极本身被保护,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   Ag+>Hg2+>Fe3+>Cu2+>H+(酸中)>Pb2+>Sn2+>Fe2+>Zn2+>H+(水中)>Al3+>Mg2+>Na+>Ca2+>K+。
要点诠释:         阴阳离子在两极上放电顺序复杂,与离子性质、溶液浓度、电流强度、电极材料等都有关,不应将放电顺序绝对化,以上仅是一般规律。 3.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方程式
(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①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电极材料,判断是电极材料放电还是溶液中的离子放电。阳极为金属活性电极时,电极材料放电。
②再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分析电极反应,并判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
③电解水溶液时,应注意放电顺序中H+、OH―之后的离子一般不参与放电反应。
(2)电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①必须在长等号上标明“电解”。
②仅是电解质被电解,电解化学方程式中只写电解质及电解产物。
如电解CuCl2溶液:CuCl2Cu+Cl2↑
③仅有水被电解,只写水及电解产物即可。
如电解NaOH溶液、稀H2SO4:2H2O2H2↑+O2↑。
④电解质、水同时被电解,则都要写进方程式。
如电解AgNO3溶液:4AgNO3+2H2O4Ag+O2↑+4HNO3。
4.电解类型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
电解质
组成特点
实例
电解
对象
电解质
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复原需加入物质
电解
水型
阴极:4H++4e―==2H2↑
阳极:
4OH――4e―==2H2O+O2↑
可溶性强碱
NaOH

增大
增大

含氧酸
H2SO4

增大
减小

活泼金属
含氧酸盐
Na2SO4

增大
不变

分解电
解质型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无氧酸
HCl
电解质
减小
增大
氯化氢
不活泼金属
无氧酸盐
CuCl2
电解质
减小
——
氯化铜
放H2
生碱型
阴极:2H++2e-==H2↑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
活泼金属
无氧酸盐
NaCl
电解质和水
生成新电解质—碱
增大
氯化氢
放O2
生酸型
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
阳极:4OH――4e―==O2↑+2H2O
不活泼金属
属含氧酸盐
CuSO4
电解质和水
生成新电解质—酸
减小
氧化铜
考点四:电解池中有关量的计算或判断
解题依据是得失电子守恒,解题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根据电子守恒法计算:
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根据总反应式计算:
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计算。
(3)根据关系式计算: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典型例题】
类型一、 电解原理
例1.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思路点拨】离子放电顺序:Cl->OH-;Cu2+>H+
【答案】A
【解析】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A项正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是因为水分子的作用,与通电无关,B项错误;电解过程中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阳极反应为2Cl--2e-=C12↑,在阳极附近可观察到黄绿色气体(氯气),C、D项错误。
【总结升华】对于电解池,首先要考虑阳极材料,若为惰性电极,溶液中的阴离子被氧化;若为活性电极,则被氧化的是电极本身。
举一反三:
【变式1】(2019 海南模拟)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B.阴极逸出气体
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D.溶液的pH变小
【答案】D
【解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发生的反应为2KI+2H2O2KOH+H2↑+I2(类似于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物是H2和KOH,阳极产物是I2。由于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所以阳极附近的溶液会变蓝(淀粉遇碘变蓝),阴极附近的溶液会变红(溶液呈碱性),ABC正确;由于电解产物有KOH生成,所以溶液的pH逐渐增大,D错误。
【变式2】(2019 北京通州摸底)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装置①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Fe上的反应为Fe-2e-==Fe2+
B.装置②研究的是电解CuCl2溶液,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装置③研究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中,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三个装置中涉及的主要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装置③B极为阴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类型二、 酸、碱、盐溶液的电解规律
例2.用铂电极电解下表中各组物质的稀溶液(如图)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池中溶液的pH均减小,且在①和④两极的电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选项
A
B
C
D

KOH
H2SO4
Na2SO4
CuSO4

CuSO4
AgNO3
HCl
HNO3
【思路点拨】甲乙装置为串联在一起的电解池,电极①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甲中电解KOH时,实质为电解水,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A不正确;甲中为硫酸时,甲中pH减小,①为阳极生成氧气,④为阴极生成银单质,当有1 mol氧气生成时会生成4 mol的银单质,B不正确;甲中为Na2SO4时,通电之后溶液pH不发生变化,C不正确;甲为硫酸铜溶液时,①为阳极:4OH――4e―==2H2O+O2↑,阴极:Cu2++2e―==Cu,溶液pH减小,乙中为硝酸,电解时溶液pH减小,④为阴极:2H++2e―==H2↑,当转移电子数相同时,在①和④两极的电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正确。
【总结升华】用惰性电极电解酸、碱、盐溶液,其溶液pH变化的判断方法是:先分析原溶液的酸碱性,再看电极产物,即无氧只放氢,pH升;无氢有氧放,pH降;氢、氧一齐放,是碱pH升,是酸pH降。
举一反三:
【变式1】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
【答案】D
【变式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CuCl2 [CuO] B.NaOH [NaOH] C.NaCl [HCl] D.Na2SO4 [NaOH]
【答案】C
【解析】A应补充适量的CuCl2,B、 D均应补充适量的水;C中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损失的是HCl,因此需要补充适量的HCl。
【总结升华】溶液恢复为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指:反应后的溶质要恢复原来的溶质,并且其浓度也要恢复为原来的浓度。
类型三、 电解的有关计算
例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的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质溶液的pH由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则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是(  )   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   【思路点拨】忽略电解前的氢离子,即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为10-3mol/L。利用电解方程式进行计算。
【答案】B
【解析】由总的电解反应式:4AgNO3+2H2O4Ag+ O2↑+4HNO3
得计算关系式:4Ag~O2~4H+~4e—
因为有HNO3生成,所以pH要变小。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10-3-10-6)×0.5 mol≈0.5×10-3mol(即忽略原溶液中的氢离子),所以析出银的质量为0.5×10-3mol×108g/mol=54mg  
【总结升华】依电子得失守恒,可得常见的计算关系式:2Cu~2H2~2Cl2 ~4Ag~O2~4H+~4OH- ~4e—
举一反三:

【变式1】电解2L 4mol/L的NaCl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2mol电子时,若不考虑由于电解而引起的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的pH为
A.2 B.7 C.11 D.12
【答案】D

【变式2】Na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1L,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2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Na+)为   A.0.5mol/L   B.1mol/L   C.1.5mol/L   D.2mol/L
【答案】D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右边的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2.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作原电池电极时,Z为正极。Y和Z的离子共存于电解质溶液中,Y离子先放电。M的离子氧化性强于Y的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M B、XZMY C、MZXY D、XZYM
3.(2019 湖南祁阳县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所盛溶液体积和浓度均相同且足量,当两装置电路中通过的电子都是1mol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变化:甲减小乙增大
B.溶液pH变化:甲减小乙增大
C.相同条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V甲=V乙
D.电极反应式:甲中阴极为Cu2++2e-=Cu,乙中负极为Mg-2e-=Mg2+
4.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溶液,其pH变化趋势相同的是( )
A、H2SO4、Na2SO4 B、H2SO4、NaOH
C、AgNO3、BaCl2 D、HCl、NaCl
5.工业上电解食盐水的阴极区产物是( )
A、氯气 B、氢气和氯气 C、氢气和氢氧化钠 D、氯气和氢氧化钠
6.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用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CuSO4    B.H2O   C.CuO    D.CuSO4·5H2O
7.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mL 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H+浓度约为(  )   A.4×10-3mol/L   B.2×10-3?mol/L   C.1×10-3?mol/L   D.1×10-7mol/L
8.将质量分数为5 .2%NaOH溶液1L(密度1.06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的质量分数改变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
NaOH的质量分数
阳极析出物质的质量/g
阴极析出物质的质量/g
A
6.2%
19
152
B
6.2%
152
19
C
4.2%
1.2
9.4
D
4.2%
9.4
1.2
9.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生成的铜为3.2g?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电解后溶液呈碱性 10.(2019·广州7校联合体第三次测试题)某学习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右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与M、N均断开,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质量变大
B.K分别与M、N相连时,铁均受到保护
C.K与M相连时,每转移1mol电子Fe表面生成32gCu
D.K与N相连时, 碳棒上产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
11.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N装置中两个电极均为石墨棒)( )
A. C1上发生氧化反应
B. M 装置中SO42-移向Cu电极
C. 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M 中溶液pH变大,
装置N中溶液pH变小
D. Cu电极与C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相同
12.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下表中的( )。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Z溶液
A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正极
AgNO3
D

石墨
负极
CuCl2
二、填空题
1.采用惰性电极,从NO3-、SO42-、Cl-、Cu2+、Ba2+、Ag+、H+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并电解。
(1)若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电解质可能为________。
(2)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可能为________。
(3)若两极均放出气体,且体积之比为1∶1,电解质可能为________
(4)若既无O2又无H2放出,电解质可能为________。
2.(2019 北京西城质检)右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 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2.D
3.C
【解析】A项甲为电解池,总反应为2CuSO4+2H2O2Cu+2H2SO4+O2↑;乙为原电池,总反应为:Mg+2HCl=MgCl2+H2↑,故甲溶液质量减小,乙溶液质量增大,故A正确。B项甲中生成H2SO4,pH减小,乙中消耗HCl,pH增大,故B正确。C项当两装置电路中通过的电子都是1mol时,甲中产生0.25mol O2,乙中产生0.5mol H2,故相同条件下,甲乙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故C错误。D项甲中阴极为Cu2+放电,电极反应为Cu2++2e-=Cu,乙中负极为Mg放电,电极反应为Mg-2e-=Mg2+,故D正确。故选C。 4.D
5.C
6.C 【解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电解方程式是2CuSO4+2H2O2H2SO4+2Cu+O2↑,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项C正确。
做题的思路:明确溶液中存在那些离子;阴阳两极附近有那些离子;根据阳极氧化、阴极还原分析得出产物。根据原溶液的酸、碱性和电极产物可对电解后溶液的pH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若电极产物只有H2而无O2,则pH变大;若电极产物只有O2而无H2,则pH变小;若电极产物既有O2又有H2,原溶液呈酸性,则pH变小,原溶液呈碱性则pH变大,原溶液呈中性,则pH不变。 7.A 
【解析】根据方程式:2CuSO4+2H2O2Cu+O2↑+2H2SO4?计算,或依据计算关系式:Cu~2H+~2e— 计算。
先求出H+物质的量为:2×10-3?mol,再结合溶液体积0.5mL求出H+浓度为:4×10-3mol/L。 
8.B
【解析】用铂电极电解NaOH溶液,实则电解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应增加,故排除C、D选项,阳极产生的氧气质量大于阴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故选B。
9.B 【解析】CuCl2Cu+Cl2↑,阳极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即收集0.1 mol Cl2,转移0.2 mol电子,阴极生成Cu 0.1 mol,质量为6.4g,电解后溶液仍为CuCl2溶液,只是浓度减小,溶液仍因水解呈酸性。 10.D
【解析】K与M、N均断开,铁和氯化铜反应置换出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质量变小,A错误;K与M相连时,铁作负极,被腐蚀,K与N相连时,铁作阴极受到保护,B错误;K与M相连时,每转移1mol电子C表面生成32gCu,C错误;K与N相连时, 碳棒作阳极,氯离子在碳棒上放电,生成氯气,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D正确。
11.B
【解析】装置M属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装置N属电解池,C1为阳极,C2为阴极。
12.A
【解析】由a极板质量增加,知溶液中阳离子在a极板析出,则a为阴极,X为负极,A对;B中a极板不析出金属,B错;C中X为正极,C错;又由b极板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D错。
二、填空题
1.(1)Ba(NO3)2、HNO3、H2SO4 (2)CuSO4、Cu(NO3)2、AgNO3 (3)HCl (4)CuCl2
【解析】(1)电解实质是电解水;
(2)阴极:Cu2++2e-==Cu,Ag++e-==Ag;阳极:4OH--4e-==2H2O+O2↑;
(3)2HClH2↑+Cl2↑,产物体积之比为1∶1;
(4)CuCl2Cu+Cl2↑。
2.(1)① ④
(2)2H++2e―==H2↑(写2H2O+2e―==2OH―+H2↑同样给分) Mg2++2OH-==Mg(OH) 2↓
(3)4OH――4e―==2H2O+O2↑(写2H2O―4e―==2H++O2↑同样给分)
(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
【解析】根据图可以确定,A极为阴极,B极为阳极。A极H+放电,A极附近OH―浓度增加,溶液碱性增强,A极附近溶液变黄色,同时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B极OH―放电,使得溶液中H+浓度增加,B极附近溶液显酸性,溶液仍为红色。电解后,将电解液倒入烧杯中,A极附近生成的Mg(OH)2与B极附近生成的H2SO4反应,生成MgSO4,即沉淀溶解,溶液呈红色。根据上述分析,a中收集的是氢气,b中收集的是O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