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一(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一(含解析)

资源简介

(
……
……
○……
……
外……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
……
○……
……
内……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
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2.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下列不是这个帝国被打垮的原因的是(??? )


A.?对外关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B.?鄙视科学技术,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
C.?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D.?中国处在外国殖民地的包围圈中
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争取民族独立????????????????B.?建立近代化工业????????????????C.?追求民主自由????????????????D.?探索近代化道路
4.政策的调整、创新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回顾美国历史,19世纪60年代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维护了国家统一??????????????????????????????????????????????????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于预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清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5.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这“第一人”(?? )

A.?领导议会武装打败国王的军队?????????????????????????????B.?领导军队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C.?领导大陆军打败英军???????????????????????????????????????????D.?领导北方军队打败南方叛军
7.明清时期科举制与唐朝科举制的最大不同点是(??? )


A.?考试的目的不同?????????????B.?考试的内容不同????????????C.?考试的方法不同???????????????D.?考试的管理不同
8.合作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某班同学在学习法国大革命内容时,以分组的形式组织了一场“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讨论会,讨论的主要观点如图。哪一组同学的观点较全面、辩证地评价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甲组????????????????????????????????????B.?乙组???????????????????????????????????????C.?丙组????????????????????????????????????D.?丁组
9.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小丽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祖国统一??????????????????????????????B.?中外交往???????????????????????????C.?民族团结??????????????????????????D.?抵抗侵略
10.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1.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C.?等级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
12.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13.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是(??? )

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②通过国家统治者颁布法令的形式
③奴隶和农奴获得真正的解放都是无条件的???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14.有位学者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 )

A.?分封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闭关锁国政策
15.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摆脱殖民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推翻封建统治??????????D.?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
16.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反映了上帝创世说??????????????????????????????????????????????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
C.?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17.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你认为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特点的是(??? )

①批判资本主义??????????? ?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③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8.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都是对农民的掠夺??????????????????????????????????????????????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9.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  )?

A.?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B.?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
C.?没有区别开外来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D.?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和迷信色彩
20.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C.?“太阳中心说”的创立???????????????????????????????????????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路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近代化路径不同的原因。
22.(2016?湖州)读阅读卡,回答问题。

(1)陈英士出生时,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史称什么运动?
(2)简述阅读卡中提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23.法治是近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主流,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和专制的循环,能有效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材料二: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她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文献代表着美国的建立。是法国于1776年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赠送给美国的礼物,1776年10月28日铜像落成。
材料三:美国的建国者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材料四:旧制度死亡,万劫不复;但是人们不可以以为在旧制度的废墟上,不会再建起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这是大革命的私生子;只有自由才是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在上帝的帮助下,自由有朝一日终将驱逐僭越者。
——引自(法国)托克维尔《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材料二中美国自由女神像右手托着的文献对美国的发展有何进步性意义?(不得照抄原文)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建国者”是谁?通过什么文献实现“对前人的经验加以转化”的?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的要求?
(4)根据材料四,“大革命的合法女儿”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场革命是通过什么来保证“大革命的合法女儿”的。
(5)上述文件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发表与颁布对欧美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24.(2016?丽水)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1)根据材料一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

(3)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对材料四中思想的探索取得哪些重大成果?

25.在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作者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1)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这则故事中,你能推断出哪些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技,故首先排除D;顽固派的阻扰、破坏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排除;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不是根本原因,C排除。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近代前夜危机考点的理解。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巨潮之中,西方列强纷纷抢滩,建立殖民统治。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已无法和西方工业文明抗衡。D是A、B、C导致的危机,也是本题中较为全面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近代前夜危机。

3.【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及综合归纳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分别是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总体趋势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及综合归纳能力。
4.【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林肯政府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作用及学生的比较能力。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解放了黑人奴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美国南北战争和罗斯福新政都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是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不正确,因为今天美国国内种族歧视依然存在。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林肯政府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作用及学生的比较能力。
5.【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历史时期的分段,主要依据的是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 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项
【点评】知道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6.【答案】 C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解甲归田,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1787年,华盛顿再度出山,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联邦宪法》。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因此,他是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大陆军打败英军,取得了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故选C。
【点评】知道华盛顿的地位和事迹。

7.【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掌握。明清时期可决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明清科举考试的变化。

8.【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相关知识。拿破仑对外战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对外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后期的对外战争扩大了法国的范围,具有侵略性。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激起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ABC项看法都较片面,故选D
【点评】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9.【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外文化交流考点的掌握。本题要求给这四幅图片拟定一个共同主题。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的佛教和建筑、医学等文化业带到了日本。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流。戚继光抗倭使得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倭寇是明朝对日本海盗的称号。这些历史事件都是我国与外国交流的历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能归纳历史事件的共同点。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农耕文明的繁盛考点的理解。明清两朝鼎盛时期,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然而,这一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巨潮之中,西方列强纷纷越洋抢滩,建立殖民统治。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已无法和西方工业文明抗衡。此时的中国皇权高度膨胀,闭关锁国,钳制思想发展,遏制近代化因素成长和阻碍社会变革,一味守护农耕藩篱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至近代前夜的清中期开始陷入深刻的危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明清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

11.【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级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等级制度,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它把社会成员分为四个等级,第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故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等级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等级制度的识记。
12.【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的理解。提线木偶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最能体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辛丑条约》的各项规定的具体影响。

13.【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资本主义的扩张考点的理解。美国北方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奴隶制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俄国工业虽有发展,但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其发展历程,也缺乏自由劳动力。因此,1正确。美国通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奴,俄国通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因此,2正确。废除奴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4正确。俄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因此,3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美国、俄国废除奴隶制的异同。

14.【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题目中涉及的是该制度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正好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所以C项符合要求。秦汉以前我国实行分封制,但是却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大繁荣,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汉开始以后实行的,也是政治管理制度,但不是文化、经济上的制度,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最重要的是这只是一项政策而不是一种制度,所以D项不符合要求。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比较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应用能力。
15.【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是对同类历史事件比较能力的考查。分析选项可知:A 、C两项分别是美国和英国所独具的;而B、D两项又是其所共有的。正确答案:A
【点评】知道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16.【答案】 C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从时间“20世纪初”,人物“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可判断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企业时代到来所带来的影响。故C正确。
【点评】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7.【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故①③ 是共同点,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故答案是D。
【点评】知道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

18.【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资本主义的扩张考点的理解。A只符合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因此,A错误。B不符合美国的战争形势。因此,B错误。D不符合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因此,D错误。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日本明治维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9.【答案】 C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在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洋”这个含义的理解,既有野蛮侵略的一面,又有工业文明传播的一面,应该区别对待。才符合辩证发展的历 史观。本题题干是侧重于排外。正确答案是C
【点评】知道义和团运动进步性和局限性。

20.【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人的发现考点的理解。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肯定人,注重人性,强调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
21.【答案】(1)西方路径:思想(精神)―制度―器物(技术);
中国路径: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精神)。
(2)原因:西方是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出现与壮大,进而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再到构建制度,发展生产力。中国自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后,长期处于萌发状态,一直没有诞生新兴的资产阶级;近代随着西方的入侵,先进的中国人首先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因而近代化率先从学习技术开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刻,从器物过渡到制度,再上升到思想文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西方近代化的途径。材料“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近代化的途径。故答案为:西方路径:思想(精神)―制度―器物(技术);中国路径: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精神)。
(2)本题考查中、西近代化路径不同的原因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原因:西方是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出现与壮大,进而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再到构建制度,发展生产力。中国自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后,长期处于萌发状态,一直没有诞生新兴的资产阶级;近代随着西方的入侵,先进的中国人首先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因而近代化率先从学习技术开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刻,从器物过渡到制度,再上升到思想文化。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适中,考查中、西近代化不同路径的相关知识。
22.【答案】(1)洋务运动
(2)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成立后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频频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崩溃。1915年,反袁活动(护国运动)爆发,迫使袁世凯撤销帝制。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由材料“陈其美,1878年出生在浙江吴兴”可知,在1878年陈其美出生时,又洋务运动的时间范围为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以当时中国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
(2)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成立后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频频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崩溃;1915年,反袁活动(护国运动)爆发,迫使袁世凯撤销帝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识记,以及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答案】 (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

(2)是第一部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要求的纲领性文献,第一部“人权宣言”。

(3)华盛顿、《1787年宪法》。联邦制共和国。

(4)自由;颁布《人权宣言》。

(5)自由、民主。为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解析】【分析】(1)光荣革命后通过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的政治体制即为君主立宪制,根据题意可知对控制者的控制指的是对国王的限制,为限制国王权利,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故答案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为《独立宣言》,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独立宣言》的意义。故答案是:是第一部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要求的纲领性文献,第一部“人权宣言”。
(3)美国的建立者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分权制衡原则是启蒙运动时的孟德斯鸠的理论,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实现是《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为联邦制共和国。故答案是:华盛顿、《1787年宪法》。联邦制共和国。
(4)根据对材料分析可知自由是大革命的女儿;根据所学知识,法国大革命时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人权宣言》,在这部文献中,充分体现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内容。故答案是:自由;颁布《人权宣言》。
(5)结合以上材料的共同点可知,资产阶级革命宣扬的共同点包括:自由、民主等,三部法律文献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故答案为:自由、民主。为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点评】(1)本题重点考查材料关键词的理解能力,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内容即可作答。
(2)本题较简单,考查法国大革命文献的影响
(3)本题重点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能力,通过“建国”“文献”“政治体制”即可判断出答案。
(4)本题的切入点是对材料的解读,认真阅读材料不难发现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就是自由。进而判断维护此次革命成果的就是《人权宣言》
(5)本题是一道主观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通过归纳即可得出三部文献的共性及共同作用。
24.【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

影响:掀起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了显著的作用。

(2)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③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

(3)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成果:①成立中国共产党;②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③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可知,戊戌变法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戊戌变法的推行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了显著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
(3)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三、四可知,“五四”运动前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五四”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就是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理解。
25.【答案】(1)①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②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③生产规模由小到大。
(2)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可知,施复夫妇生产目的由原先的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与分析材料“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点评】本题比较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