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工业革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工业革命(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一、单选题
当初,纺织业的机器因为经常出现故障,曾被当作怪物。直到1806年,曼彻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家由蒸汽机转动的织布厂之后,英国人才真正明白机器生产是发财致富的便捷途径。与上文中的蒸汽机的出现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爱迪生 C. 瓦特 D. 史蒂芬孙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
A.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研制改良内燃机 B. 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C.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D. 发明电子计算机;发明电话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
A. 农业 B. 交通运输业 C. 面粉加工业 D. 棉纺织业
1819年,在某一科学家的讣告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发明:“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爱迪生 C. 爱因斯坦 D. 瓦特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蒸汽机的应用推广 B. 铁路运输能力提高 C. 火力发电的需求增加 D. 煤炭出口贸易扩大
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纪念一位把人类历史带入“蒸汽时代”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
A. 牛顿 B. 富尔顿 C. 瓦特 D. 史蒂芬孙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
A. 电气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子时代 D. 金属时代
人们之所以称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的时期为“蒸汽时代”,依据在于( )。
A.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B. 蒸汽机的改良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性变化
C. 蒸汽机的改良引起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D. 蒸汽机的改良在工业革命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
7.1 工业革命
(
1
)

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
A. B.
D.
C.

火车的发明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第一列火车诞生在(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它是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发明,为大机器生产解决了最关键的动力问题。“它”指( )。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蒸汽机车 D. 内燃机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 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 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在1851年英国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最有可能展示的科技产品是( )。
A. 纺纱机;蒸汽机 B. 汽车;轮船 C. 蒸汽机车;电灯 D. 电话;电动机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
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从1800-1914年,欧洲人口由1.9亿发展到4.6亿;与人口成长紧密相连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西方社会不断城市化。英国1901年的人口统计说明,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工业企业雇佣的人口的20%左右。”材料最能说明( )。
A. 启蒙运动的影响 B. 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 )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

大门。”
A. 达尔文 B. 瓦特 C. 卡尔·本茨 D. 福特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我国进入高铁时代。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史蒂芬孙 C. 爱迪生 D. 瓦特
英、法两国的发展道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同时开始了工业革命
③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④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 )。
A. 冶金业 B. 交通运输业 C. 采矿业 D. 棉纺织业

二、材料分析题
(8分)创新是长远发展的动力。先进理论的诞生是思想创新,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制度创新,科技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社会上先后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易中天《百家讲坛》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历史的发展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到18世纪时,法国把启蒙运动推向高峰……
材料四




材料五

(1)材料一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当时思想领域出现的哪一局面? 后来秦始皇采取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创立了我国两年多年封建王朝统治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
图一历史人物是我国哪一科技发明的改进者?(1分)
材料三中“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1分)
图二反映了英国的什么政治体制?图三“权力构建”思想的提出者是谁?(2分)
图四是以什么为动力的?(1分)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你认为:思想解放、政体变革和发明创造有何内在联系?(1分)

(11分)参观博物馆是近距离观察历史文物、学习历史的有效方式。大英博物馆精选一百件文物阐述世界联系的发展过程,并在2017年到北京和上海等地开展。请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开启定居生活,不同族群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既进行着族群与近邻间物品、技术和思想的交流,也进行着一些族群向外寻找新的定居地而使各种知识技艺向外的传播。
——闰志《全球史视野下的文明互动》材料二
直到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后,世界逐渐形成同一的共同体,并伴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技术和文化的传播,开启了现代早期的全球化。早期全球化对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欧洲人从中获益最多。
——闫志《全球史视野下的文明互动》材料三




材料四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促使复杂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起来。维多利亚早期茶具就是十九世纪全球史的一个缩影,而茶具盛装的饮品——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茶叶以及加勒比地区的糖,背后隐藏的是国际贸易体系框架下各大洲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动、数百万人口的流动迁徙以及全球航海业的发展。
——闰志《全球史视野下的文明互动》
(1)材料一提到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亚非文明古国有哪些?(4分)
材料二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二为什么说“欧洲人从中获益最多”?(2分)
材料三中的图一是纪念历史上第二位实现环球航行的英国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文物,请问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船队领导是谁?图二中的银币的材料来自南美洲,这是因为哪位航海家的发现导致的结果?
(2分)
材料四中提到的“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其中,生产的根本性变革是指?再举一例说明生活方式的变革。为什么英国最早能在全球各地进行商品的贸易?(3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D A C C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A B C B B A D



材料分析题

21、(1)百家争鸣。(1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或中央集权制。(1分)
(2)造纸术?。(1分)
(3)人文主义。(1分)
(4)君主立宪制。(1分)孟德斯鸠?。(1分)
(5)瓦特蒸汽机。(回答蒸汽机不给分,1分)
(6)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或思想解放和发明创造都能够推动政体变革,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解放和发明创造。(意思相近也可,1分)

22、(1)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4分)
(2)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3)麦哲伦;哥伦布。(2分)
(4)工业革命;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试车成功和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利用蒸汽作动力的船“克莱蒙号”。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