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单选题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而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 左宗棠 B. 魏源 C. 林则徐 D. 邓世昌“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 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期间?(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鸦片战争下列不平等条约签订最晚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抵抗侵略的抗争史、救亡图存的探索史……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有郑成功、邓世昌、左宗棠等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A. 乾隆 B. 嘉庆 C. 道光帝 D. 咸丰2015年10月4日,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的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中,舰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于近日陆续重见天日,再现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A. 邓世昌 B. 左宗棠 C. 丁汝昌 D. 关天培“林公(林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一血性,一才气,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外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该材料反映了英国发动战争是因为( )。A. 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 B. 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 C. 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 D. 英国的商人们无以为生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 包括钓鱼岛。1943年,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中国领土必须全部归还中国。”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下列关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成败的关系,看法正确的是(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1)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的动机不纯,只是想扩充个人实力,不想加强国防力量因为国家贫弱,李鸿章筹建的北洋舰队只是徒有虚名,战败是必然的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与李鸿章避战自保有很大的关系,但清政府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北洋舰队官兵只能是有心报国,无力御侮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直言不讳:“野蛮战争的邪恶,必然导致这些与我们自诩的文明格格不入的种种行径。”这里评说的史实是( )。A. 贩卖鸦片烟 B. 割占香港岛 C. 火烧圆明园 D. 拆毁大沽炮台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品大量进口 B. 农业税收减少C. 军费开支增加、战争赔款支付 D. 茶叶、棉花等传统产品滞销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签订《南京条约》 C. 火烧圆明园 D. 签订《辛丑条约》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 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在“圆明园2010年罹难150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圆明园管理处表示将联合清华大学,对园内的石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 )。A. 英美联军 B. 八国联军 C. 德日联军 D. 英法联军英国商人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 向中国大量输入棉布 B. 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C. 让清政府降低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D. 断绝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龚书铎教授认为: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A. 道光帝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洪秀全二、材料分析题(10分)北海市现在还完整地保留英、法、德三国原领事馆建筑,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实证,一个地方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反映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的哪些侵略战争?(3分)三则材料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对应的是哪一个条约,请依序写出三个条约名称。(3分)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史实。(2分)根据三则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1分)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分)(8分)抗击侵略是近代中国的一抹亮色。(1)受道光帝委派在虎门销毁鸦片的历史人物是 。(2分) (2)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英勇杀敌的管带是 。(2分) (3)19世纪70年代指挥清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 (地名)的民族英雄是 。(4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 C D D C A B C C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C A D C D D B B B材料分析题21、(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2)分别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3)史实: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答对其中两项即可,2分)(4)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败无能。(答对其中一点或者意思相近即可,1分)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其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22、(1)林则徐。(2分)(2)邓世昌。(2分)(3)新疆。(2分)左宗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